曾幾何時,全世界都在擔憂人口大爆炸。幾乎每個國家都推出相應的計劃生育政策,美國也不例外。當然,他們更多是思想宣傳上,而不是強制行動上。
我們熟悉的巴菲特拍檔查理·芒格在年輕時就非常支持計劃生育。在芒格半自傳《窮查理寶典》里寫到,芒格認為美國女性要想清楚了,在有能力和喜歡孩子的情況下,才做好規划去生育。
這句話看似很正確,但是如果你一旦認可了這句話,那麼你基本上不用要孩子了。因為滿足這個條件是無限大的。
怎樣才算有能力?怎樣才算喜歡孩子?
孩子幾乎是父母所有的愛,愛多少,付出多少都不為過,那麼你會覺得自己永遠都沒有準備好。
最近新聞說,在上海,養孩子到初中要花80萬。
那麼你是不是要攢夠80萬以上才要孩子呢?
等你能力達到了,你會發現你的工作繁多,那麼你還有沒有時間去陪孩子呢?那麼是不是就沒法給孩子足夠的愛了?
到最後你會發現,如果你認同了芒格這句話,就意味著你不用生孩子了。
這就是美國人厲害之處,一句正確無比的話,就讓你在行動上望而卻步了。
01
人類對人口爆炸的憂慮,是從馬爾薩斯開始的。
馬爾薩斯是英國人,是世界上第一個經濟學教授。也就是說,從他開始,經濟學家成為一個新的職業。
他最著名的理論,就是人口論。簡單說,就是人口會爆炸性地發展,然後會壓垮這個世界。
馬爾薩斯是十九世紀初的人,當時的背景是,英國剛剛開始搞工業革命。
馬爾薩斯發現,財富確實在增加,但是人口也在增加啊。新增的財富會不會被新增的人口吃掉啊,那不就白忙一場嗎?
他想,財富的增加是線性的,而人口是幾何級增長的,是非線性的。那新增的財富怎麼趕得上人口增加呢?
這就是著名的「馬爾薩斯陷阱」。
當然,後來的歷史證明,並不存在這個陷阱。
只要有技術進步,和合適的制度環境,不僅財富的總量會增加,人均財富也會增加,不要過於擔心。過去40年,我們中國人是眼睜睜地看著這個過程發生的——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口增加了4.4億,但是經濟增長創造的財富並沒有被吃掉,雖然貧富差距大,但是無可否認,每個人都比40年前富裕。
但是,馬爾薩斯當年預言的這個恐怖未來,還是在很多知識分子心中留下了陰影。
直到今天,還是有人在擔心,如果全球人口爆炸,地球資源不夠用,最後大家要全完蛋。
02
他們的擔心也不能說沒有道理。
我們看一組數字:
1804年的時候,全球人口達到10億。
什麼時候到20億的呢?1927年。你看,增長10億人口,花了123年。
什麼時候到的30億呢?1960年,只花了33年,又漲了10億人口。
到40億人口,是1975年,只花了15年。
到50億人口,是1987年,只花了12年。
又過了12年,1999年,全球人口達到60億。
這種指數級增加要是繼續下去,整個人類就要像細菌一樣,瘋狂長、瘋狂生、瘋狂吃,最後把環境吃垮、資源吃光,然後瞬間全部死亡。
這個前景太嚇人了。
但是,第70億人口是哪年出現的?是2011年,從60億到70億,還是花了12年。
怪事,說好的幾何級增長呢,怎麼變成線性增長了?
按照人口學家的預測,第80億人口,會出現在2025年。也就是說再長10億,需要14年,多了兩年。
你看,人口增長變慢了。
現實的情況是,經濟繼續在發展,財富繼續在增加。人類的財富並沒有因為人口增長而被吃掉。
還有一點現實就是,經濟越發達,生育率就越低,很多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
有的人口學家認為,人類永遠不可能突破100億人口,那是峰值。
而且這兩年,這個峰值的預測也越來越低。
德意志銀行的一份報告甚至說,世界人口會在2055年達到峰值,87億,比100億又低了。
不管具體是多少了,現在的一個共識是,全球人口正在迎來一個下降的拐點。
全球人口增長率是在下降的,降到一定臨界點時,死亡人口就會超過增長人口,總人口數下降也就在所難免了
自華夏文明誕生以來,中國一直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在不久的將來,印度的人口將超過中國。
根據社科院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預測,中國總人口將在2028年左右出現負增長,且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從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負增長,2050年減少到13.64億,2065年減少到12.48億,即縮減到1996年的規模。
根據聯合國人口署發布了《世界人口展望》,中國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數預測值為6.13億,相對於2017年的14.095億,中國人口將消失50%以上!
這裡再提一點,未來不僅中國人口數量失去世界第一,漢族人口數量也會被印度斯坦族和孟加拉族超過。
03
按說,這是一件大好事。
200多年來的一個大憂慮,終於看到了緩解的希望,地球不用被撐爆了。
但,在過去的人類歷史上,從來沒發生過這件事情。
只有瘟疫、戰爭和饑荒的時候,人口才會下降;只要經濟繁榮,人口一直都是上升的。
我們一直在擔心人口爆炸,這就像我們不由自主地、被迫地爬一座高山,我們特別擔心,爬到了一定高度就會缺氧而死。
現在好消息來了,不用再爬了,很快就可以往下走了,缺氧的擔心沒有了。
可問題是,在人類的經驗中,我們沒有走過這樣的下坡路。一旦走上下坡路,那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日本已經是人口負增長的國家,一些鄉鎮空無一人,只能用稻草人來充人氣
我們現在看不見那段下坡路的樣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和人類歷史上所有的狀況都不一樣。
我們也許需要一個完全不同的體系,一個到目前為止我們一點準備都沒有的體系。
我們說幾個能夠看到的人口下降的預測吧。
首先是老齡化。
人口增長是停止了,但是醫療水平還在提高啊。
所以,到人口下降之日,就是滿世界是老年人之時。那麼點年輕人,能養活那麼多老人嗎?——現在已開發國家的養老金制度已經崩潰,未來中國的情況也會是如此。養老金制度要想良性運轉,必須有足夠的年輕人交錢,否則養老金就是坐吃山空,遲早吃完。
未來中國的老齡化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還有,已開發國家人口負增長,但是非洲人口還在大幅上漲。
結果呢?結果就是,這些人口會填滿原來已開發國家的空間。
這個情況要是發展下去,對現在的文化、地緣政治、社會秩序會產生什麼樣的衝擊?這是又一個問題。
法國國家足球隊,你說這支球隊是非洲來的,估計也有人信
再來,經濟發展,靠的是不斷出現新的社會分工。如果人口減少了,新的社會分工還會出現嗎?那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是什麼呢?
還有更要命的,如果人口增長過快,人類社會還有辦法,各種各樣的計劃生育唄。但是如果人口開始減少,那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以新加坡為例子,在李光耀執政初期,新加坡也是實行計劃生育的,但是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新加坡人連給錢都不生了。
在新加坡,一對夫婦如果生一個孩子,政府歡天喜地給5000美元補貼。如果生到第三個孩子,補貼高達18000美元。但是沒有用,大家還是不生孩子。
其實類似的情況,在已開發國家和發達的地區也是如此,看看我們中國各地的生育率,你就知道了。
目前我國的生育率大約是1.2,比日本還低。而發達地區的生育率,簡直慘不忍睹,北京上海兩地的生育率,單拎出來在世界排名的話,可以排第一第二。
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是韓國,0.98,比北京上海高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找不到任何讓人主動多生孩子的方法。
我們一直認為,只要給房子、給錢,養孩子一條龍服務,年輕人就會生。但是新加坡和歐洲某些已開發國家的做法,已經證明了,不管政府給什麼好處,民眾就是不生。
其實,剛才說的這幾條,還是我們可以想像到的結果。
而那些未知的風險呢?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因為這件事從來沒有出現過。
土耳其裔德國人越來越多,他們更希望把德國變成斯坦國,而不是融入德國社會
在過去的人類歷史上,從來沒發生過經濟繁榮導致人口下降這件事情
當人口下降之後,我們面對的已知挑戰和未知困境,這都將是本世紀最大的危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sanJW8BMH2_cNUgJk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