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營銷方式自從一開始就引起了網際網路巨大的爭議,還讓一些基於「社交電商」的網際網路公司重新審視自己的盈利模式。現如今,這個上線僅三年的購物app,伴隨著上市的成功,被用戶直指假貨泛濫、營銷手段低劣。一直被人們所吐槽。如今,「幫助砍價」這個字眼置信你肯定不會生疏,就在去年,拼多多開始霸占著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每天只需翻開微信,就能看到大量的拼多多「幫助砍價」的音訊。也就是借著微信這股東風,拼多多疾速生長為號稱超越3億用戶,月成交總額超越30億的超級電商平台。「砍價免費拿」活動就是簡單粗暴的對你的微信好友進行消費,最終結果很可能是砍價不成功,反而被群主踢出群、被好友拉黑等。
「親們幫我砍一刀!好人一生平安」
「能幫我砍一下價嗎?祝您快樂每一天」
「我已經砍了xx元!只差一點就能拿到了」
「僅剩24小時了,麻煩你啦,幫我砍下價吧」
以上的砍價文案,曾經有段時間在前輩朋友圈霸屏,這就是拼多多引爆全網的砍價活動。在此活動中的商品,用戶只需邀請好友砍價到0元,就可以免費領取。
拼多多正是藉助這一營銷模式積累了大量用戶。公開資料顯示,拼多多目前已擁有3億用戶,成為次於淘寶、京東的第三大電商平台。
下面對拼多多「砍價免費拿」營銷策略進行分析。
下圖是砍價介面「平台用戶信息泄露風險由中國人保財險承保」的活動規則和砍價記錄的介面。
點擊「規則」出現上圖說明。其中第5條「
每次砍價金額隨機
」以及第6條的
霸王條款
「同一用戶每天最多幫助3個好友砍價,同1個砍價只能砍價1次」。第5條「每次砍價金額隨機」,事實上,當砍價金額達到物品金額的90%的時候,好友砍價的金額通常都在幾分錢左右。最後還會提示你「你的砍價進度已經超過93%的用戶」,暗示你砍價就要成功了,趕快分享好友幫忙砍價。
整個砍價過程都會有倒計時提示。事實上最後剩餘5%的金額時通常只有通過邀請新用戶之後砍掉的金額會比較多。當你在規定的24小時內未砍價成功也就意味著前功盡棄,正所謂「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一看兩毛五」。
把一名網友把真實的例子發給大家看看:
本人對拼多多的印象除了滿電梯的線下廣告,便是鋪天蓋地的砍價連結。那麼砍價到底可不可信,是不是真的能領到商品?
本人親自砍了兩次。
第一次,本人選擇了一個最便宜的商品——貔貅手鍊,券後價22.96元。前輩需要在24小時內找人砍到0元,才可免費領取。
說干就干,揮起大刀,自己砍了一刀,一下砍掉7塊多,然後分享連結到群聊多砍了幾元,共砍了9元左右,剩下的13元需要好友幫忙。心想,一個人就砍了近一半,只需再找幾人就可以完成。於是信心倍增,立馬分享給好友砍價。
電光火石之間,手起刀落,一刀一刀又一刀,短短几分鐘內就砍出十幾刀,共砍掉3元,excuse me?除了自己砍掉的9元外,在這十幾位好友中,最多的砍掉2.18元,其餘都是幾毛到1元不等。
當十幾位好友只砍掉幾元,有些氣餒,不過轉念一想,也就只剩幾元了,再加把勁好啦。不願再麻煩朋友圈好友,於是加入了拼多多互砍群。經過前輩24小時的努力,終於,還是沒能成功砍到,最後還差2元多。
最後砍價以分為單位,讓前輩倍感無奈
統計發現,這款券後價為22元的貔貅手鍊,竟有將近50人幫前輩砍價,可惜還是沒有成功,實在讓人心累。砍價過程中發現,幫朋友砍價必須關注拼多多微信公眾號,且同一商品只能砍一次,每天砍價次數有限制。
在砍價進程過半時,好友砍價的金額會明顯降低,在砍價後階段,還會出現必須下載APP才能砍價、砍價為0的情況。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又選擇了一款券後價為309元的電烤箱,結果前輩一個人就砍去三分之一的價格。
不出所料,後面分享給好友砍價時,價格都是幾毛。顯然,這件商品也無法拿到。
為了解拼多多砍價成功的機率,在互砍群隨機問了20位「砍友」。其中有15位表示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參與砍價活動,有三位成功領到過商品。由此可見,要想領到商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夠堅持砍價的人更是十分之少,大多都是出於好奇、試一試的心態。
某日中午時分,拼多多突然發了一條消息給本人,告知幫助的某位好友砍價成功。
前輩懷疑是拼多多的激勵手段,於是向該好友詢問消息真實性。該好友告訴本人,消息屬實,幫她砍價的人數將近300。
除了砍價活動,本人還參加了1分錢拼團活動,拼團活動規則是除開團主以外,還需邀請五人參團,拼團成功就可抽獎。
共參了5個團,但都沒有中獎。為此在拼團用戶中做了個調查,發現沒有一位中過獎,這也導致很多人認為拼團是一個騙局。
實際上,拼多多在拼團規則中有說明:將從所有拼團成功的訂單中抽取中獎者。這並不意味拼團成功就一定能夠獲得商品,而是說成團之後才有抽獎資格,沒有成團的用戶是沒有抽獎資格的。(很多人都以為成團就可以獲得商品)
有人會納悶,平台每天都白送獎品,還有蘋果手機等昂貴物品,那怎麼贏利?其實,在任何一場拼團活動中,中獎的人數只占了極小的比例。
拼多多通過拼團活動不花一分錢便獲得了用戶的住址、電話等信息。對於平台而言,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經過幾輪體驗,本人終於有了發言權。對本人而言,拼多多的砍價活動「得不償失」,耗費如此大的心思去砍價,顯然有些不值得,浪費精力不說,還容易讓朋友反感。
根據《微信公眾平台運營規範》第3條「微信公眾帳號行為規範」的3.3.1誘導分享,具體內容是「通過外鏈或公眾號消息等方式,強制或誘導用戶將消息分享至朋友圈的行為。獎勵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實物獎品、虛擬獎品(積分、信息)等。 包括以下類型:強制用戶分享:分享後才能繼續下一步操作。包括但不限於:分享後方可預訂,分享後方可知道答案等。 利誘用戶分享:分享後對用戶有獎勵。包括但不限於:邀請好友拆禮盒,集贊,分享可增加一次抽獎機會等。」
拼多多的「砍價免費拿」的營銷模式事實上就是觸犯了《微信公眾平台運營規則》。經多名朋友反饋,通過用戶投訴後微信會對一些砍價頁面做限制分享的處罰。 拼多多的營銷行為如此影響用戶體驗為什麼沒有被微信全部禁止?因為微信是騰訊的,而騰訊的全資子公司入股拼多多的母公司。
原來是有利益關係,難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是其他的APP要是想通過微信這樣來分享,早就被騰訊封殺了,還記得王欣復出後的第一款APP叫馬桶(MT)就是被微信封殺了,結果逼的他又出了一款傳銷模式的APP。
文章來源:網絡采編,特此鳴謝!
轉載聲明:請遵守CC協議,轉載不註明來源上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