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土一「農民墓」,挖出4件龍袍,韓國人得知後紛紛跑來認祖

2020-09-25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四川出土一「農民墓」,挖出4件龍袍,韓國人得知後紛紛跑來認祖

在1982年的3月30日,我國重慶市的織布廠在上橫街洗布塘打算擴建廠房,當時的建設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忙著打地基趕工。突然一個工人就在挖掘地基的過程中鑿出了一個深深的大洞,當時就叫來了一起施工的工頭。

當時工頭進去查看根據自己的經驗判定這很有可能是一座古墓,於是就趕緊將這件事情上報給了當地的文物局。文物局接到電話之後就直接前但是墓中竟然沒有屍體,隨葬品也十分稀少,於是考古人員就當成是一個小富農民的衣冠冢。

但是隨著勘測漸漸深入,他們在墓中竟然發現了四件龍袍,頓時驚動了考古人員。龍袍工藝精美,繡樣栩栩如生。這墓主人的身份頓時顯得撲朔迷離起開,難道就這小小的墓穴之中竟是埋葬了一位帝王嗎?

直到他們隨著考古進度加深,發現了一塊青石製成的「玄宮之碑」,當時的考古人員才知道這驚嘆這墓穴原來是明玉珍之墓,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在重慶稱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當這個墓穴的主人信息在網絡上發散之後,竟然有著數以萬計的韓國人跨過山水前來中國「認祖歸宗」?這又是為什麼呢?

說到這個我們就得先了解一下明玉珍何許人也,他出生於公元1329年,家中世代務農,是如今湖北的隨縣人。當時《明史》記載明玉珍身長八尺,目重瞳子,素有大志。什麼意思?就是說明玉珍身長八尺有餘,是一個雙瞳之人,而雙瞳之人歷來就是有著大志向的。也許明玉珍不平凡的一生就是從出生就是雙瞳有關。

當時的正是處於元朝末期的亂世,各地反王都是揭竿而起,明玉珍就算只是一個農家子也不甘落後。在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明玉珍集結鄉兵有千餘人屯於青山,但是當時卻並沒有主動出擊,而是先投靠了當時離他最近的反王徐壽輝。

當時的明玉珍深受徐壽輝的信任,前後受封多次,本想就此真正投靠徐壽輝。但是到了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後自立為帝,明玉珍於是就和陳友諒斷絕關係,不與相通。後又自立為隴蜀王。在重慶城南立徐壽輝廟,並尊其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為世宗。可謂是一名忠臣良將。

之後的明玉珍一直到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才在不下劉楨等人的擁立下於重慶稱帝,為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而立國號為大夏,建元大統,立妻彭氏為皇后,嫡子明升為太子。但是其在稱帝後不到四年就去世了,也就是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去世,享年38歲。

他死後不久朱元璋已經打下了江山,於是派遣使者前往重慶勸降,一開始明升並不同意。但是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派遣軍隊前往重慶攻打大夏,夏軍連連潰敗,於是明升只好投降,大夏就此滅亡。

當時投降後的明升年紀也就十多歲,朱元璋見狀也不忍殺他,又擔心他被人蠱惑。於是就與同樣還是孩子的陳友諒的兒子一同發配去了當時的高麗國,也就是現在的韓國與朝鮮兩國。當時朱元璋還通知高麗王,這夏皇帝和陳皇帝去了你的國都,不做軍,不做民,你就隨他自己悠閒自在的過活吧。

而明升前往高麗後也算是幸運,竟被當時的高麗公主看上做了高麗國的駙馬。本身自己也是有些才能的,得高麗王看重。於是就慢慢安心呆在高麗繁衍生息,如今得明氏一族,在高麗已經有了幾萬人之多了。

這一次明玉珍得墓穴被發掘,也引來了在韓國數萬得明氏族人前來祭拜。如今,到了每年得清明與明玉珍得忌日,都會有明氏族人組團前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hMow3QBd8y1i3sJkG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