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盤兩個一千元的單價漲幅,說明了什麼呢?

2019-10-21     住杭房產

在綠城·曉風印月開閘放出398套房源的同時,南面1.2公里開外的濱江區西興單元新掛牌了一宗宅地:建築面積差不多10萬方,容積率2.3。

根據掛牌文件,地塊今後的毛坯銷售均價不高於44700元/平方米,裝修價格不高於4500元/平方米。也就是說,精裝均價限制在49200元/㎡。

曉風印月的單價,大小戶型不等,最大的戶型均價為48100元/㎡。

明年的濱江區,撇開地理位置的不同,會事先張揚地上漲1100元/㎡。

地塊基本信息,預計2019年11月19日出讓

建築面積

容積率

樓面起價

上限樓麵價

上限精裝均價

備註

10.1萬方

2.3

22581元/㎡

29300元/㎡

49200元/㎡

20%商業

5%公租房

如今的濱江區,是基本沒有明顯價差的。

奧體是這個價格,杭州壹號院上次的開盤均價就是48100元/㎡,戶型都在170㎡以上,精裝標準為5000元/㎡;

濱江區政府一帶是這個價格,曉風印月144㎡以下房源均價47100元/㎡,144-160㎡房源均價47600元/㎡,160㎡以上房源均價48100元/㎡,精裝標準都是4500元/㎡;

長河一帶也是這個價格,中海·雲宸的均價為47000元/㎡,戶型都是139㎡,精裝標準為5000元/㎡;

甚至連嵌入蕭山區的時代·濱江悅,減掉精裝標準,價格也基本一致,毛坯均價42000元/㎡。

在濱江區這樣的行政範圍里,顯然新地塊不會做毛坯,所以明年濱江區的售價是49200元/㎡,不管戶型大小。比現在的曉風印月大戶型、杭州壹號院要高上1100元/㎡。

1100元/㎡,當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從基數來說,差不多是2%。而地理位置,杭州壹號院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標籤感,曉風印月也占據了地鐵口、銀泰、江南實驗學校等濱江區最受矚目的一些資源。

1.2公里開外,雖然相差不遠,但是新地塊離最近的地鐵口,要超過一公里。價格仍會上漲1100元/㎡。




製圖:好地網

當然,1100元/㎡,的確不算什麼。尤其是在濱江區。

只不過,首選項、超級備胎或者嚼之無味,各自的屬性會更清晰。

明年的濱江區,就算老樓盤跨了年可以有微弱的漲幅,首選項仍是杭州壹號院和曉風印月,都還有房可售;另外還會有區政府附近的時代·濱江四季,會毫無懸念地躍升至第一梯隊。

無獨有偶,南星橋的價格,也上漲了1000元/㎡。

濱江區是將來進行時,南星橋則是現在進行時。

純大戶型的豪宅——仁恆濱江園拿出了首批兩幢房源的預售證,一共120套144㎡以上的房源,精裝均價70800元/㎡。

仁恆濱江園是保利濱江·上品之後,南星橋剩下的最後一個樓盤,而上品的最後一批房源,均價是69800元/㎡。跟上品比,仁恆濱江園也漲了1000元/㎡,按基數計算,約1.4%。

單價漲了一千元,一時間議論四起。為什麼它可以漲1000元/㎡?

南星橋附近的望江新城,錢江新城東冀的江河匯流區,它們的限價標準都定在了69800元/㎡。憑什麼,仁恆濱江園可以漲1000元/㎡。對於開發商來說,貨值提不提升這1.4%,甚至會影響他拿不拿地。畢竟,在限價時代,每個樓盤的利潤率都太清晰了。

跟此前南星橋的兩個樓盤保利濱江·上品、信達濱江·壹品相比,只有一點不一樣,仁恆濱江園做了清一色的大戶型:建築面積約170㎡、190㎡、250㎡。

你看曉風印月,只有160㎡以上的房源才能拿到跟杭州壹號院一致的備案價。

所以仁恆濱江園還是在現有的限價體系下,「嚴格控制」出來的一千元漲幅。如果有其他樓盤有這麼大的膽子只做大戶型,這一千元也拿得到。只不過,這膽子不是誰都有,得看在什麼樣的地理位置上,是由誰開發的。

仁恆濱江園儘管漲了1000元/㎡,120套房源還是有691組登記,創下了南星橋搖號史上的中籤率最低紀錄。


在錢塘江兩岸,分別出現了單價一千元左右的漲幅,這兩件事情,說明了什麼?

兩個漲幅雖然都很小,只不過,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它們會不會構成市場的上漲預期。

2019年的市場啟動,誰也沒法否認與年初綠城建發·沁園以54000元/㎡的單價再次開盤毫無關聯,至少是根導火索。對賣方來說,覺得嗅到了價格上漲的氣息;對買方來講,感覺抱限價大腿的機會說不定哪天就消失了,該把握時就把握。

但是漲了一個沁園,就不太妙了,趕緊掐滅星星之火。於是回頭去看,老樓盤價格上漲迄今為止只有綠城建發·沁園;當然,還有下沙湖景居這樣的特殊情況。

新樓盤價格上漲倒是有一些,但是有一些是沒有價格比對,像春節前先出現在老餘杭的國開東方·鳳凰台;有一些是幾百元的單價浮動,像大學城北的龍湖·春江天越;有一些則是地價高或者板塊內有絕對優勢,像南部臥城的綠城·桂語朝陽……

直接的、明顯的漲幅,回顧前三季度仍然比較少,多數出現在上半年。

到了下半年,有單價漲幅的樓盤,基本消失殆盡。杭州市場上,有不少打碎牙齒往肚裡咽的樓盤,曾經在上半年批到過更高的備案價,但是仍然不滿意不肯開盤;到了下半年不得不開盤的時候,只能以更低的價格入市。

所以,如果要拿上、下半年分個界線,限價對市場的溫度影響,上半年是熱的,感覺忽如一夜春風來;下半年是冷的,秋風瑟瑟。

那麼,仁恆濱江園漲了1000元/㎡,還收穫了低至17.4%的中籤率,到底會不會構成市場上漲的預期?

別忘了杭州的「事先限房價」土地拍賣政策。

買不到南星橋,還有望江新城;望江新城也買不到,還能去江河匯流區試一試,都是69800元/㎡。今年買不到,明年買,明年買不到,後年都還有機會。

「事先限房價」,把我們的購房時間戰線給拉長了。偶爾出現的小水花,濺起來無傷大雅。

但是,這只限於高房價板塊。

如果是低房價板塊,就沒那麼樂觀了,時不時出現的水花,估計能濺你一身。

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的「事先限房價」板塊,價格上漲的已經不在少數,而且它們多數在房價較低的區位。

富陽高橋,從20800-22000元/㎡,不一定頂著最高均價賣,卻或多或少會加速目前價位樓盤的去化;

餘杭星橋,蘇寧地塊可以銷售的房價,是24000元/㎡,此前高層房源則是從14000-20000元/㎡左右不等,即使是7層的洋房,均價也控制在22900元/㎡;

餘杭崇賢,如今的房價帶裝修是20700元/㎡左右,新地塊的限價標準則是23000元/㎡;

餘杭勾莊,等城北萬象城·幸福里的單價出來,就知道跟明年的房價具體有多少差距了,勾陽站地鐵上蓋地塊的限價標準是29000元/㎡;

還有臨平山北……

這些區域,從中籤率就可以看出,但凡明後年房價有明顯變動,中籤率就高不了。


現在又多了個明年的濱江區,單價也往上拱了一千元左右。

限價時代,我們得時刻接收價格變化。有時是微弱的,有時是高頻的,有時是強烈的。

連微弱變化都沒有的地方,自然也不少,目前就有望江新城、奧體、蕭山市北、城東新城、筧橋、桃源、空港新城、新灣……等等。

以及,被稱為「限價重災區」的未來科技城核心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crv7G0BMH2_cNUgIB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