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r Young說肝病

2019-10-18     肝博士

前言

中青年醫務工作者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力軍,是守護百姓健康、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為了更好的滿足中青年醫生的學術交流需求,北京華潤北貿醫藥經營有限公司從2017年起打造了liver young平台,迄今已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多種主題的交流會議。

在9月7日liver young青島會議期間,幾位中青年醫生代表就目前的肝病現狀及他們關注的研究和面臨的挑戰等話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視頻加載中...

點擊欣賞精彩視頻

順勢而為,緊跟肝臟疾病譜變化趨勢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脂肪肝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據統計,全球約有25%的人患有NAFLD,我國的NAFLD患病率為29.81%(大陸地區)。在C肝能夠治癒、B肝疫苗廣泛普及的今天,非感染性肝病已躋身為我國的第一大慢性肝病,引起了越來越多肝病醫生的關注。其中,中青年醫生代表李婕教授、李磊教授和蔡大川教授分別根據自身工作內容就目前肝臟疾病譜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暢談,同大家分享了他們眼中的肝病領域發生的變化。

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李婕教授:

隨著我國工業化水平及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目前我國患病率在29%左右。如何對患者進行科學地管理以及藥物干預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其中會涉及脂肪肝特殊的人群,例如:年長人群、肥胖、非肥胖以及糖尿病患者,今後也會將兒童脂肪肝作為關注的重點。

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科

李磊教授:

目前重點關注以下兩個方面的相關工作:

一是重症肝病及終末期肝病,主要圍繞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的圍手術期處理;

二是非感染性肝病。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抗病毒措施的實施、藥物可及性的增強、疫苗的接種,感染性肝病增量已被控制,非感染性肝病在臨床上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

所以我們目前對脂肪性肝病、遺傳代謝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診治也較為關注。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病科

蔡大川教授:

目前,隨著藥物的不斷研發,B肝抗病毒治療已實現高效、低耐藥的目標,C肝可實現97%的治癒率(SVR12)。長期隨訪的結果顯示感染性肝病的有效治療減少了患者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在感染性肝病領域已取得較好的成績。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非感染性肝病的患病率不斷提高,所以,非感染性肝病已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及熱點。

迎難而上,淺析肝病挑戰

我國作為一個肝病大國,肝病的臨床診療工作發展日趨成熟。然而,在醫學日益發達的今天,還有哪些肝病臨床需求是未被滿足的呢?下面,鄭明華教授、辛永寧教授、李海教授和李磊教授就日常遇到的臨床診療問題進行了暢談。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

鄭明華教授:

第一,科普工作不到位。很多人沒有認識到脂肪肝的危害,有研究表明,NASH已成為美國肝移植的首要原因。隨著肥胖的流行,NAFLD已成為我國第一大慢性肝病,未來我國肝硬化、肝癌可能大部分是由於脂肪肝引起的。

第二,缺乏準確的診斷。在臨床過程中,診斷是第一環節,目前我們主要應用B超、CT、磁共振對脂肪肝進行診斷,但是準確性有待提高,很多病人及其病情的嚴重程度處於被忽略的狀態。

第三,目前還沒有批准上市的藥物用於NASH的治療。在病人無藥可用的情況下,醫生如何管理好病人,也是面臨的挑戰之一。

青島市市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辛永寧教授:

目前,我們團隊圍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遺傳易感性的發病機制進行了相關研究,針對PNPLA3和TM6SF2基因做了轉基因動物模型開展相關的機制研究。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臨床診治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臨床上沒有獲批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藥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評估方面,肝穿患者的依從性較低。

目前應用MRI-PDFF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進行定量診斷,由於收費標準等問題,臨床普及還有一定的難度。

天津市西青醫院消化內科

李海教授:

目前我們團隊主要關心以下兩個研究方向:

第一,關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研究;

第二,肝纖維化的機制研究。

由於NAFLD的發病率及患病率不斷升高,NAFLD的研究越來越受到業內的關注,可以說是目前肝病研究進展最快的領域,但是NAFLD的預後仍然是目前面臨的挑戰。儘管所有學者皆認為NAFLD的診斷及風險需要分層,但是目前尚未發現合適的標誌物,即使是病理檢查,也很難確定和預後相關的標誌物,這是我們非常關心,也是我們下一步準備著重研究的。

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科

李磊教授:

目前,國內重症肝病主要是以慢性病毒性肝炎導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或者慢性肝衰竭為主。個人認為存在以下幾點挑戰:

第一,隨著我們抗病毒治療手段的提升以及相關政策的推進,大部分B肝患者可進行規範地抗病毒治療,不當停藥、耐藥是B型肝炎引發肝衰竭的主要誘因之一;

第二,C肝的治癒率很好,但是由於各種綜合因素,目前很多患者使用仿製藥,臨床上已經監測到由於使用仿製藥、藥物選擇不當、或治療方案不當引起的慢性肝衰竭或慢加急性肝衰竭。

上述患者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要加強正規的宣教,給相關部門提建議,進一步加強藥物的可及性,改善患者獲得正規治療的機會,減少疾病的發生。

直面挑戰,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面對肝病診療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中青年醫生計劃如何解決?他們下一步的應對計劃是什麼?李婕教授、李海教授、辛永寧教授、鄭明華教授、蔡大川教授和李磊教授就各類肝病問題的應對措施和未來的工作計劃與大家進行了分享。

山東大學附屬山東省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李婕教授:

病人的管理、藥物治療等都是目前面臨的挑戰,個人更關注的是在人群中如何篩選出患者,肝活檢是目前唯一能夠確診NASH以及評估纖維化程度的手段,由於其在臨床應用受限,如何通過非侵入性診斷方法替代肝臟穿刺活檢評估NASH是我們未來要做的。

天津市西青醫院消化內科

李海教授:

今後,我們將對脂肪肝患者的臨床預後開展相關研究,加強對臨床資料及樣本的收集,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庫及標準庫,對標本進行相關代謝物的檢測,尋找與NAFLD預後相關的標誌物。

青島市市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辛永寧教授:

我們團隊下一步將主要關注以下兩方面的研究:

第一,進行NAFLD功能基因組學發病機制相關的研究,爭取進一步闡明NAFLD的發病機制,圍繞發病機制開展NAFLD藥物研發方面的工作。

第二,臨床上希望與國內及國際大型藥企NASH藥物研發接軌,探索藥物干預後病情評估方面的工作。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

鄭明華教授:

在脂肪肝領域我們著重關注處於疾病進展期的病人,即發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併肝纖維化的患者,此類患者纖維化處於F2期以上,又處於肝炎的狀態,將來發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幾率較高,所以,如何在肥胖、糖尿病等人群中篩選該類患者,是我們今後的重點。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病科

蔡大川教授: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在過去的20年取得了較好的成果,B型肝炎疫苗接種使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流行率大幅下降,在目前沒有更好藥物出現的情況下,我們在追求通過疫苗接種將增量控制的同時,應該把患者更好的管理起來,避免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其次,轉氨酶作為抗病毒的指證,應考慮年齡、性別等因素,個人認為應擴大治療人群,積極解決存量的問題。對於C肝,個人認為需要關注實現SVR12後更長時間的SVR變化,關注患者治療後肝纖維化、失代償肝硬化、肝細胞癌等發生的風險。

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科

李磊教授:

第一,在重症肝病方面,我們正積極地與肝病科、影像介入科、內科、人工肝、肝臟外科和肝移植等科室合作,致力於打造閉合的重症肝病的救治鏈。

第二,加強遺傳代謝性肝病、脂肪肝等多學科的診療團隊的建設,積極拓展脂肪肝門診及其檢測的工作。

第三,目前脂肪肝還沒有引起大眾、患者甚至臨床醫務工作者的重視,下一步將加強脂肪肝的宣傳教育。

第四,計劃加強對基層醫院醫生及護士的培訓,增強基層醫務工作者對此類疾病的診斷意識,擴展其診斷思維,早發現患者,改善患者的預後。

未完待續

肝病的診療之路是一條崎嶇的路,正因為有了這些中青年醫生的不懈努力和付出,中國的肝病事業才得到了快速發展。前方的路荊棘叢生,我們期待中青年醫生們更精彩的綻放。

2020年北京華潤北貿醫藥經營有限公司liver young項目還將繼續,我們明年再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bI14G0BMH2_cNUgh3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