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紀委的同志不僅幫我把地收了回來,還幫我追回了3萬多元的土地承包款!」近日,唐山市豐潤區張家墳村村民郭某把一面錦旗送到該區紀委監委。
事情還得從一封舉報信說起。2019年3月,該區紀委監委接到實名舉報,反映張家墳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張某低價承租村民承包地並高價轉租,從中賺取差價的問題。該區紀委監委隨即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組成調查組展開調查。
經查,2010年3月,張某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低價承租村民郭某承包地並高價轉租給某公司建基站,從中賺取租金差價3.69萬餘元。2019年8月,張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轉租差價款已退還郭某。
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哪裡,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重點就在哪裡。豐潤區按照「黨委領導、紀委推動、部門履責、鎮村聯動」的思路,組成6個清查行動組,緊盯「農村三資」監管、惠民政策執行、土地違規使用、農村小工程違規、基層站所懶政怠政等問題,建立「先解決事、後解決人、再堵漏洞」模式,深化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該區通過下沉一線發放《調研督導活動明白紙》、填寫《調研督導活動調查問卷》、開展明察暗訪、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進行調研督導,精準發現問題。同時,綜合運用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巡察監督、社會監督等手段,緊盯損害群眾利益的重點人、重點事,優先查處。堅持以案為鑑,以案促改。在查處張某低價租用群眾土地,高價轉租從中牟利問題時,舉一反三,責成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開展自查自糾,發現處置問題線索14個,並發放紀律檢查建議書80份、監察建議書6份,督促涉案單位整改問題52個,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1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