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起源和發展

2020-07-20   藝麟盛世

原標題:linux起源和發展

一、Linux的起源

什麼是linux?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作業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作業系統。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Linux得到了來自全世界軟體愛好者、組織、公司的支持。它除了在伺服器作業系統方面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外,在個人電腦、嵌入式系統上都有著長足的進步。使用者不僅可以直觀地獲取該作業系統的實現機制,而且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來修改完善這個作業系統,使其最大化地適應用戶的需要。

Linux不僅系統性能穩定,而且是開源軟體。其核心防火牆組件性能高效、配置簡單,保證了系統的安全。在很多企業網絡中,為了追求速度和安全,Linux作業系統不僅僅是被網絡運維人員當作伺服器使用,Linux既可以當作伺服器,又可以當作網絡防火牆是Linux的 一大亮點。

Linux與其他作業系統相比 ,具有開放源碼、沒有版權、技術社區用戶多等特點 ,開放源碼使得用戶可以自由裁剪,靈活性高,功能強大,成本低。尤其系統中內嵌網絡協議棧 ,經過適當的配置就可實現路由器的功能。這些特點使得Linux成為開發路由交換設備的理想開發平台。

Linux的起源

Linux作業系統的誕生、發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著五個重要支柱:Unix作業系統、MINIX作業系統、GNU計劃、POSIX標準和Internet網絡。

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硬體的性能不斷提高,PC的市場不斷擴大,當時可供計算機選用的作業系統主要有Unix、DOS和MacOS這幾種。Unix價格昂貴,不能運行於PC;DOS顯得簡陋,且原始碼被軟體廠商嚴格保密;

MacOS是一種專門用於蘋果計算機的作業系統。此時,計算機科學領域迫切需要一個更加完善、強大、廉價和完全開放的作業系統。由於供教學使用的典型作業系統很少,因此當時在荷蘭當教授的美國人AndrewS.Tanenbaum編寫了一個作業系統,名為MINIX,為了向學生講述作業系統內部工作原理。MINIX雖然很好,但只是一個用於教學目的的簡單作業系統,而不是一個強有力的實用作業系統,然而最大的好處就是公開原始碼。全世界學計算機的學生都通過鑽研MINIX原始碼來了解電腦里運行的MINIX作業系統,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大學二年級的學生Linus Torvalds就是其中一個,在吸收了MINIX精華的基礎上,Linus於1991年寫出了屬於自己的Linux作業系統,版本為Linux0.01,是Linux時代開始的標誌。他利用Unix的核心,去除繁雜的核心程序,改寫成適用於一般計算機的x86系統,並放在網絡上供大家下載,1994年推出完整的核心Version1.0,至此,Linux逐漸成為功能完善、穩定的作業系統,並被廣泛使用。

Linux的發展史

Linux作業系統的誕生、發展和成長過程始終依賴著五個重要支柱:UNIX 作業系統、MINIX 作業系統、GNU計劃、POSIX 標準和Internet 網絡。

984年,Andrew S.Tanenbaum開發了用於教學的UNIX系統,命名為Mininx。

1989年,Andrew S.Tanenbaum將Minix系統運行於x86的PC平台。

1990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學生Linux Torvalds首次接觸Minix系統。

1991年,Linux Torvalds開始在Minix上編寫各種驅動程序等作業系統內核組件。

1991年年底,Linux Torvalds公開了Linux內核源碼0.02版

1994年,Linux 1.0版本發布

1996年,Linux 2.0版本發布

2011年,Linux3.0版本發布

這裡面我們所介紹的發布時間,指的都是內核大版本的發布時間,次要版本號更新時間請參看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