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一束雅花,靜一世心境

2019-11-07     花藝師徐琳

插花能給人帶來一種

心靈上的美感和愉悅

優秀的插花作品,雅致十足

一瓶一花,有著「如花在野」般的自在

先秦時代,中國民間就有

男女互贈花束以表達思念的風尚。

《詩經》中有記載: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南史》中也記載了最早的佛前供花情景:

「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罌盛水,

漬其莖,欲華不萎。」

這裡記述的是公元5世紀的事。

稍後有庾信的杏花詩:

「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

可見,

此時插花已不僅僅用於佛前供侍。



唐朝,花藝也蓬勃發展,

進入黃金時代。

君王提倡,文士尚雅,仕女愛花,

處處呈現一派爭奇鬥豔的盛況,

插花已深植於民眾日常生活,

舉國有以花會友、寄情花木之風。

史料《清異錄》中最早記載了

當時插花展覽的盛況。

與此同時,佛教盛行,

佛前供花也十分普遍,

於是深山古剎、尋常街巷皆花影婆娑。

至宋朝,插花盛於民間,

尤為文人所喜,常以花影人,

用插花來表達內心世界。

在中國文人的眼中,

花經常化作活生生的人,

成為文人的知音和情感寄託。

宋朝有一首詠海棠的詩:

「海棠脈脈要詩催,日暮紫錦無數開」,

意思是說海棠半舒半卷,

脈脈含情,非要詩人吟出好詩來,

否則就不肯開放。

至明清,

插花更重文人雅趣,

愛「天然」忌「雕飾」

袁宏道詩云:

「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

花枝雖淺淡,幸可托貧家。

一枝兩枝正,三枝四枝斜。

宜直不宜曲,斗清不鬥奢。

仿佛楊枝水,入碗酪奴茶。

以此顏君宅,一倍添妍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XnJT24BMH2_cNUg8k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