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人用匠心助力「湖南智造」
湖南職教步入「黃金時代」,培育大批「製造湘軍」、「傳媒湘軍」等高素質技術人才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師生正在製作一期精美的《我和我的祖國》視頻節目。圖/范艷軍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正在永愛養老模擬中心學習。圖/受訪者提供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空中乘務專業學生正在進行禮儀訓練。圖/劉嫄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數控實訓中心內學習操作。圖/受訪者提供
你或許從沒想過,職業教育可以這麼有趣:一部視頻節目的錄製,編導、演員、攝像等全程參與,完全就是一場大型的實訓課程;學習操作數控工具機,對零件的精準度把握要細緻到頭髮絲的四分之一……湖南職業教育服務能力不斷升級,培育了大批「製造湘軍」、「傳媒湘軍」等高素質技術人才。
藍色的機械手臂來回「忙碌」著,操作人員站在生產線外,通過大螢幕監控生產過程……在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200平方米的智能製造實訓中心內,這條智能製造生產線能完成產品生產製作的各個環節。
作為智能製造大省,近年來,湖南智能製造產業飛速發展,湖南的職業院校為智能製造企業培育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
近幾年來,我省依託示範性職業院校和行業龍頭骨幹企業,組建了湘繡、湘菜、湘瓷、湘商、湘茶等5個湘字號特色學院,42個省級職教集團,加盟企業達1890家。
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余偉良介紹,目前,湖南招生的高職高專院校達71所,在校生56.04萬人,辦學規模排全國第5位。
匠心
精度要求細到頭髮絲的四分之一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省技能大師歐陽陵江經常和數控工具機打交道。他介紹,生活中用到的大部分產品都是由數控工具機直接或間接生產出來,比如塑料製品,都是由模具生產出來,而模具由數控工具機生產。一些尖端產品,比如航空、航天、軍工等裝備的生產也都離不開數控工具機。「數控操作,最大難點在於對切削位置的精準校量,」歐陽陵江說,「一絲是0.01毫米,我們對產品的加工精度是在2絲以內。一根頭髮大概是7-10絲,也就是說,我們對零件切削的精準度大概是一根頭髮的四分之一。」
正是憑著這種對精度的執著追求,職教人為湖南的高質量發展鍛造了更強「匠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高職院校將大規模擴招100萬人,湖南職教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現代物流職院、湖南工業職院紛紛試點1+X證書制度,「1」是指學歷證書,「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意味著,職業院校的學生畢業時除了拿到學歷證書,還有望拿到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學生「一專多能」。
不久前,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婚慶服務與管理系的畢業生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婚禮秀」作為畢業答辯,贏得媒體關注。學校還邀請了婚慶行業專家,作為評審團進行評審答辯。一場「婚禮秀」,檢驗了學生創新創意、方案撰寫、主持、化妝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李斌看來,高職教育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現在已走到了內涵式發展的階段,更要注重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民政民生類的特色學校,該校在專業設置和建設上,開辦了學前教育、婚慶、老年服務與管理、老年護理、臨床醫學、社會工作、社區管理、殯葬等14個民政民生專業,涵蓋了「生老病養死」生命的全過程。
實踐
集中精力打造「少而精」特色專業
湖南職教的發展,不單注重理論學習,更注重在實踐中學習。
作為全國首家按照「前台後院」模式組建的公立傳媒高職學院,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製作了一期精美的《我和我的祖國》視頻節目,凸顯了濃厚的「傳媒職教特色」: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師生為出演者做出精緻的造型,傳播與策劃專業師生反覆研討拍攝方案,編導專業師生為分鏡頭腳本展開熱烈的討論,音樂表演專業師生為演唱亮出青春的嗓音,舞蹈表演專業師生獻上優美的舞姿,攝影攝像專業師生在校園各處架設好拍攝機位,影視動畫專業師生精心地設計著每一個特效的細節……這堂特殊的思政課,又同時成了一堂大型的專業實訓課。
走進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映入眼帘的是滿屏的大飛機,學院航空特色一目了然。其實,學校之前開辦了經、管、文、工等33個專業,而與航空產業緊密對接的僅有11個,在不斷適應市場的過程中,學校「砍掉」了對接不緊密的旅遊英語等23個專業,新增「通用航空器維修」等13個專業,形成四大專業群。打造「少而精」的航空特色專業群,成了該院的「制勝法寶」。
省教育廳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湖南積極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對接全省11大千億產業和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建設國家示範校45所、國家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規劃項目57所。近年來,全省職業院校輸送畢業生353.6萬人,「製造湘軍」、「傳媒湘軍」等「湘」字號技能大軍聲名鵲起。(瀟湘晨報記者 李柯夫 實習生 馮科星 鄧舟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PR0H2wBmyVoG_1ZIc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