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記住不要在這「五個時間」責備孩子,不然還會「害」了孩子

父母們記住不要在這「五個時間」責備孩子,不然還會「害」了孩子!

「你知道錯了嗎?以後還會這樣嗎?」

孩子應著:「知道了。」

父母責備孩子是最常見的現象,為了讓孩子懂道理明是非。但是,責備孩子是要講竅門的。

父母不分場合的責備孩子,不僅沒效果,還會害了孩子。這五個時間說孩子,孩子會越說越皮!

一·吃飯的時候

好像很多中國家庭都有這樣一幕經典的場景:一家人吃飯,爸媽總愛說孩子幾句。

「你平時怎麼學習的!一讓你看書你就磨磨唧唧,玩會手機、上會廁所的。」

「你都幾年級了,成績這麼差,自己不知道著急的嗎?」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人家爸媽什麼時候像我們這麼操心過孩子學習啊!」

孩子也氣鼓鼓的扒幾口飯就放下碗筷說:「我不吃了,吃飽了。」摔門把自己關在小臥室里。

這可不是孩子耍小性子,相信你也有心情不好吃不下飯的時候吧,那是因為心情跟脾胃有著直接關係。

吃飯的時候批評孩子,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還會捨得其反。一來影響親子關係,二來會讓孩子脾胃虛弱,傷害身體。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飯,是交流感情的好機會,爸媽們可千萬別把餐桌當講桌。

二·孩子認錯的時候

孩子天生很敏感,其實很多時候,在孩子犯錯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錯了。

「桌子又不會動,你還往上撞,你沒長眼睛嗎?」

「這麼點小事,你怎麼都能搞砸!」

「跟你說了多少遍,你都不聽,這下長記性了吧!」

這種責備不僅沒有意義,還會讓孩子變得消極。有研究證明,經常受到責備和經常被表揚的孩子,面對困難的做法也不一樣,前者退縮避讓,後者積極解決。

孩子知道錯了,就別再責怪他了,忍一時,換來一個自信樂觀的孩子,父母何樂而不為呢。

三·人多的時候

 在地鐵上看到一位媽媽很兇的說他兒子:「我就不願帶你出來,看見冰淇淋就走不動道,給你買了還不好好吃,弄一身!你說你還能幹點什麼。」

小男孩可憐巴巴的低著頭,默不作聲。

有些爸媽是急性子,孩子一犯錯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氣,也顧不上身邊還有其他人在場,當眾就「吼」孩子,一點面子都不給。

還有些爸媽,故意趁著人多,當眾給孩子難堪,好讓孩子長記性。

別看孩子小,他們也有自尊心,如果我們在大庭廣眾被訓斥也會很不爽,為什麼要這樣對孩子呢?

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外人面前,也請給孩子留點餘地。

四·睡覺的時候

 現在爸媽們都工作忙,如果回來的晚,孩子可能都要睡覺了,爸媽也就只能利用孩子睡前的時間問問孩子的情況。

這個時候儘量用和風細雨般的語言來跟孩子溝通,否則孩子帶著沮喪睡覺,要么半天睡不著,睡著了也容易做噩夢。

聰明的爸媽會在孩子臨睡前,跟孩子說一點歡快的事情,讓好心情進入孩子的潛意識,慢慢地孩子會更陽光、自信。

五·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

 有時候孩子犯的也不是什麼大錯,只是爸媽自己心情不好,煩上加煩,一時沒忍住,衝著孩子大發脾氣。

一通「狂風暴雨」的「怒吼」之後,質問孩子「你知不知道錯!以後還敢這樣嗎?」

孩子害怕的點點頭,應著:「知道了。」

其實孩子哪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爸媽竟然這樣生氣。孩子只想著,什麼時候才能教育完我。

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爸媽批評孩子前,自己先冷靜下來,別讓自己的「怒火」誤傷孩子。

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那孩子犯錯了,爸媽應該怎麼教育他們呢?

告訴他錯哪了

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解氣,而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哪了,知道錯哪了才能改正錯誤。

不人身攻擊

爸媽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就事論事,千萬別比說「你是豬腦子嗎!」、「我怎麼生了你這麼笨的小孩!」這類人身攻擊的話。

說孩子的目的是教育,不是打擊孩子哦~

告訴孩子如何改正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幫孩子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才是為人父母最該做的。

感謝您的認可與支持 如果您覺得此文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關注、轉發、收藏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M69LWwB8g2yegNDh2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