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我多少啊?
那種因為理想創造奇蹟改變生活的故事,
我告訴你我早就不相信了。
你趕緊管理好你自己,少跟我這正能量。」
「我們知道,你一個人在北京不容易。」
「沒事。」
「你突然給我漲兩千?我肯定吃不消啊。」
「不行你就換個地兒住唄。」
「業績這麼差,你媽媽怎麼辦?」
「你這樣真的開心嗎?」
「我就是想賺錢。」
「人長大了以後真沒勁!」
「北京不是家,老家也不是家,
就像人被擱在中間了。」
「我不知道怎麼突然就,
活到了這個年紀,
覺得自己還沒長大呢,父母就老了。」
北京就像一個壞情人
在北京生活,吃飯、睡覺、呼吸,都得付出成本。
這麼冷、這麼土、還這麼干,一個人太難。
「北京就像一個壞情人,平時都對你很壞,偶爾對你好一下嘛還挺感動…當你正想著全力離開他的時候,他又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你就離不開它了。」
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北京故事。
白樹瑾的人生,你不會陌生
白樹瑾的人生,你不會陌生。
為了賺錢換了行業,沒能如日中天,卻被領導當面批評業績不佳。
想甩手不幹?哪能那麼洒脫,家裡還有生病的老母親等著她攢醫藥費。
情人節發現男友出軌,等到的只有不負責地隔著網路說分手,連句抱歉都沒有。
而過去曾堅持的文學夢想,已經成了書架上被擱置的蒙塵書稿。
電影里有句台詞很戳我,那個看似刀槍不入的白樹瑾終於崩潰,她說「那種因為理想創造奇蹟,改變生活的故事,我早就不相信了。」
20歲和30歲的碰撞
電影里就有這樣一個20歲的女孩。
她初來乍到闖北京,也因為合租闖進了白樹瑾的生活,雖然最初是為愛情而來,失戀後卻不萎靡,她下決心要留下來好好生活,哪怕處處碰壁,卻依然堅強樂觀。
因為在20歲的她的眼裡,只要努力拚搏,只要堅持不認輸,30歲就會塵埃落定,愛情甜蜜,成熟大方,事業有成,消費自由,有車有房,總之,30歲一定會應有盡有。
這個角色設定很妙,這個年輕的20歲女孩,像極了過去的我們,與其說白樹瑾和小女孩之間的相處是跨代際的相互支撐和陪伴,不如說是,現在的自己跟過去的自己奇妙的碰撞。
而這場碰撞,讓20歲的女孩看清現實,讓30歲的女人看清自己。
30歲的確沒有應有盡有,就像電影預告片里白百何說的,30歲也許有的只是「更多煩惱、更少的髮際線,更容易發胖」,所以20歲的時候更要努力,更要敢想敢做,不把幻想留在未來。
其實仔細回想,20歲的崩潰並不少,20歲栽的跟頭也更多,但那時候我們卻會拍掉身上的泥土,擦乾臉上的淚水,對這個世界說,沒事,放膽過來。
世界並沒有變得更糟,不敢放膽過來的是30歲的我們。
人生就是這樣,不破不立
崩潰之後,不是只能萎靡,崩潰之後,不破不立。
電影中,白樹瑾在一次次打擊和崩潰後再次選擇了回到北京,也拾起了當年的文學夢想,就算前途未必光明,但是當她猶豫和退縮的時候,她想起了20歲的合租女孩對她的加油和鼓勵。
能一步步堅持到30歲,不正是因為20歲那個不服輸的自己?能在困難面前不被擊倒,不正是20歲那個敢拼敢想的自己留給我們的勇氣?
看過這場電影,再回想這一年的最後一次崩潰,竟覺得意外的輕鬆。
其實,每崩潰一次,就能看清自己一次,每崩潰一次,都是剝掉那些煩惱和恐懼的外衣,赤誠的面對自己的本真。
而電影尾聲,30歲的白樹瑾也對這個世界說「我沒慫」。
是的,沒在怕的,我們也沒慫。
新的一年已經來臨,哪怕再難,我也敢來!
(轉自咪咕影院,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