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藍鯨為什麼能長成地球歷史上最大的生物嘛?

2019-05-13     伽藍工房

地球上生命的歷史已有38億年,期間無數種族滅亡又有無數新的物種出現。縱觀地球的生命史,如果單以大小來衡量,藍鯨毫無疑問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可以說藍鯨是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大動物,就連我們印象中巨獸橫行的恐龍時代都不曾出現過如此龐然大物。

藍鯨並不是魚,而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屬於鬚鯨亞目。我不知道大家到底對藍鯨的大小是否有直觀的概念,現有記錄的體型最大的藍鯨長約33米,相當於10層樓高。重達181噸,相當於2500個正常人類體重。它的一條舌頭就有2噸重,身體裡面的血液總共有8噸,腸子粗的甚至可以能讓一個小孩鑽過去。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非洲象,體重也不過藍鯨的1/30。

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在現代會有體積如此不合理的生物出現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那就是決定生物進化的兩個因素「食物」和「天敵」,從這兩個方面就很好理解了。

天敵自不必說,在生物界往往是體型決定你在食物鏈的位置,體型越大意味著能夠對你產生威脅的生物就越少。當然這個前提是環境中有能夠滿足需求的食物來供養你,否則長的太大沒有充足的食物那也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6500萬年前就是因為沒有充足的食物供應才導致大型恐龍紛紛滅絕,反倒是小型的獸腳類恐龍能夠適應環境一直存活至今。

我們可以看到藍鯨主要的棲息地就是在海洋寒流和暖流的交匯處,因為這種地方海水中富含浮游生物和磷蝦。您可別小瞧了這小小的磷蝦,正是因為它才能供養的了藍鯨如此龐大的身軀。磷蝦是一種典型的洄遊生物,磷蝦群每立方米海水竟然可以有3萬隻磷蝦。藍鯨一次可以吞食磷蝦200萬隻,每天都要吃掉4~8噸重的磷蝦。

正是因為有小小的磷蝦存在,藍鯨才不用愁食物的來源。餓了的時候藍鯨找到磷蝦群吸一大口海水再噴出來就可以完成進食了。那麼為什麼只有現代才有藍鯨這麼大的生物而以前沒有呢?

這還正是和地球當代的環境有關,磷蝦是一種喜歡寒冷環境的生物。如果洋流溫度過高那麼磷蝦群的數量會明顯減少。而地球史上真正低溫的時候只有4次,前三次都太遙遠了地球上都還沒有這麼複雜的生命。而最近的一次就是在近代了,南北極被冰蓋包裹,可以說是最適合磷蝦生存的環境了。藍鯨因為有了磷蝦不愁食物來源,再加上藍鯨是海洋生物,體重的負擔可以不用考慮,所以在近代藍鯨就可以無限制拚命長大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幅模樣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9-J_msBmyVoG_1Z9Ih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