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既是我國主要食用油來源,又是食品和醫藥重要的加工原料,在農村種植十分普遍,花生味道美,生熟皆可食用,且種植相對簡單,倍受人民的喜愛。最近幾年,春花生出苗前常常發生爛種,導致花生田缺苗、少苗現象嚴重,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今天就談談如何防治露地花生播後爛種,達到苗壯、苗齊,為花生的豐產打好基礎。
春花生爛種的原因
春花生播種後,只之所以容易發生爛種現象,主要由於農戶在播種時沒有把好以下五道關:
1、市場購買的花生種子質量不好;或者自留種儲藏不當,導致變質或損壞;或播種前包衣量不夠;
2、花生田地勢低洼、墒情差、整地不實、播種過深,花生出苗時間長;
3、多年重茬耕作,土壤病源基數多;
4、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或過量使用化肥,造成肥害傷種;
5、播種過早,地溫過低,不利於花生出苗。
既然這些問題是導致播種花生出現爛種的原因,那在播種前,農戶就應該提前考慮,因各地氣候、墒情、品種不同而相應做好預防措施。
精選良種
精選適宜本地區播種的優質高產品種,如常見的魯花14、魯花11等,種子選用新的花生種子,如果是自留種,應該選用去年大田無病、無傷、儲藏得當的種子,最好是帶殼的花生,播種前帶殼曬種2天,可促進種子的成熟程度,若是已經剝殼,晾曬時注意別燙傷種皮。
晾曬選擇晴朗的上午,在土地上(不要在水泥地)鋪張塑料紙,將種子攤平,每三小時翻曬一次,1~2天均可,下一天就可以點種。
種子處理
將晾曬好的花生剝殼,剔除破子、秕子,選出子仁飽滿、大小均勻、種皮顏色顏色正常的種子,然後按照顆粒大小進行分類,等以後播種時大小粒分開播種,這樣出苗期,且不會出現大小苗擠壓現象。
選好的種子放入38℃溫水中浸泡3小時,為了防治地下害蟲要進行種衣劑保護,一般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種衣劑的用量為種子量的4%左右,再用稻草或青草催芽,等花生『』粉嘴『』即可播種。
整地施肥
花生忌重茬耕作,重茬耕作的花生棵小株細、落葉早、病蟲害多、產量低,所以要選擇從未種植過豆科作物的田地,由於花生是深根作物,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土壤疏鬆、地勢高闊的田塊更易出苗壯、出苗齊。
播前施足基肥,結合整地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千克、尿素、硫酸鉀、過磷酸鈣各15千克,基肥2/3一次性深耕施入,其餘基肥在起壟時在壟面中間8厘米的土層下施入。若天氣乾旱,可小水澆灌,不可大水漫灌,播後若雨水積田,需要及時排水降濕。
適期播種
花生種子低於12℃不能發芽,最適宜的溫度為25~30℃,所以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播種為宜,播種過早極易影響花芽分化,因為春季低溫陰雨天氣較多,容易發生爛種;若播種過晚,花生不能充分利用生長期,影響產量及質量。
種子播種深度以5厘米為佳,墒情好的田地可以適當淺播,反之就稍深播種,但總體深度範圍控制在3~6厘米,覆土後要及時鎮壓。因品種不同要注意合理密植,總體做到『』肥地不倒秧,薄地能封行『』。
綜上,春花生播種容易爛種,主要由於播前管理粗放,沒有把好以上所述的五道關,防治春花生爛種就要從精選良種、種子處理、整地施肥、適期播種入手,科學管理,因地而異,從而降低花生爛種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