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幾個階段,你到哪了

2020-01-20   人生度以為美

中年的劃分標準是什麼?

有的說35-50歲,有的說30-48歲,有的說45-65歲。

個人比較偏向35-50歲吧。


這些都是以生理劃分,真正的區別,應該是生理和心理相結合為最佳。

網上有28歲就人到中年的感慨,也有50多歲還朝氣蓬勃奮發勵志。

與個人心態,環境,經歷息息相關。

人之衰老,不是以年齡計算,從自我放棄那一刻起,你就算老了。

不論個例,僅以年齡劃分吧,中年階段,是人生中最厚重,最承上啟下,壓力最大,責任最重的時段。

中年,最難!


年輕時一無所有,可以理解,可以原諒,這是拼搏奮鬥的年齡,很正常。

而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就對不起七大姨,八大婆,舅舅老表等親戚朋友了。

這階段,就不允許我們一無所有,那簡直就是對不起黨,對不起社會,對不起列祖列宗。

如果人到中年,過35還沒找對象,男人再無事業無金錢無住房的,就是特困戶,扶貧對象都沒你的份,還別說姑娘,就算有瞎眼的,丈母娘那關就不好過。

女人就直接過渡為特異戶,不僅找對象受限制,還得接受各種指點,行情直線下跌,除非無限降低標準(可惜,女人天生慕強),否則,大有聖女聖鬥士之架勢。

總之,心理素質得過硬過強。


35歲,似乎是人生一個分界點。

成王敗寇,35歲左右,已初見端倪。40歲左右,基本有所雛形。

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主角,不是所有人都能當上將軍,在一番不見硝煙的廝殺拼搏中,能脫穎而出的寥寥無幾。

有道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大部分,成了那個枯。

大部分,很平凡,很普通。

40之前,也許,還不能接受自己的普通,也許,尚還心存僥倖。

就像一條鹹魚,總還得最後再蹦躂幾下哈,萬一,不巧就翻身了呢?

此時的中年,心性尚未完全成熟。

會羨慕,會嫉妒,會不平,會鬱郁不得志,那是老天未開眼,伯樂未上門,再喝幾杯老酒,找幾個朋友,大吼一聲:少年壯志不言愁……

這階段,成功了的,事業有所斬獲時,很難不嘚瑟,

春風得意馬蹄疾,心性很高,敢與老天爭雌雄,天下唯我是英雄,

順風順水之下,阿諛奉承之中,很難保持清醒,有的是凌雲壯志,豪氣沖天之勢。

不管是狂妄自大,還是妄自菲薄,都能理解。

凡夫俗子,七情六慾,到世間,也不過才修煉了短短40年,所有情緒,均屬正常。


而一旦過了45歲(可以理解為中年末),就有一種:未覺池塘春草綠,階前梧葉又秋聲。

體會到了歲月的味道,恍惚間,朝看青絲暮成雪,似乎來不及年輕 ,就老了……

經歷越來越多,箇中滋味,唯有自知。

身體,精力每況日下,小毛病多了,不是眼花就是牙松,甚至記憶力也開始退化,

女人日益加深的皺紋,男人引以為傲的某些功能……惶恐。

伴隨而來的標籤:肥碩,油膩,猥瑣……試問,那一句不是暗喻「中年」?

為什麼說婚外情,出軌等大部分發生在中年?

據婚姻專家分析,中年階段的男人,除了部分事業有成禁不住誘惑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怕老,想通過年輕女孩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激發曾經的青春活力。

而中年女人呢?無外乎被老公冷落,通過婚外情來尋找自信和關心罷了。

女人大部分屬於被動,主因還在於男人。

這些,都叫:飲鴆止渴,最終:兩敗俱傷。

沒有人斗得過歲月。


而一過45歲,會自然看淡所謂的「愛情」,不再為愛奮不顧身,所有的陽春白雪,詩歌散文,不如一粥一飯,朝夕陪伴來得實在。

這時候的中年人,沒離的,大部分不會離了,沒出軌的,應該比較放心了,尚還遊走邊緣的,爬牆頭看風景的,也懂得回頭了。

從某種程度來講,此階段,才算真正的成熟,所謂的四十而不惑,大概就是這階段吧。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看淡一切光榮和屈辱,用安靜的心情欣賞庭院中的花開花落;

對於升遷和得失不再關心,冷眼觀看浮雲的隨風聚散。

資格的: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此時的中年,特別理解老祖宗傳下的精髓。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沒有莫強求。

命里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滿升。

不屬於你的,就算得到,也會失去,還有說法,命里只有那麼多的富貴,早用早米西……俗話:命里有所不受。

是安慰也好,是釋然也罷,不得不說,人到中年,能明白這些道理,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不認命,能行否?

轉念,花開。

煙花有煙花的絢爛,小草有小草的平凡,生物生態鏈,自然循環,少哪個都不行。

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涼風秋有月,既定命運下,哪怕是一顆螺絲釘,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貢獻。

大千世界,每個人,都有其命定的使命,大家不外乎各司其職而已。

何來功過成敗?


這世界,還真沒有完全的公平,打從投生那一刻,都已分出差距來。

都在拚命奔向羅馬,可很多人,一出生,就在羅馬。

佛教中的前世今生,今生多行善積德,來世才能投生富貴人家,無一不說明,有命運一說。

不信命乎?那就爭吧,努力吧,未來,誰能預料呢?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

也許機緣巧合,也許就站在了風口,當然,最關鍵是必不可少的個人努力,加上勢不可擋的際遇,天時地利人和……總會造就一些幸運兒。

更大部分,哪怕拚命努力,或許只是一場空而已。

90年代初,北京某青年,躊躇滿志,絕定去海外闖蕩,毅然從體制內辭職,毫不猶豫的賣掉四合院,拿著一百多萬奔夢而行。

一晃,三十年過去了,曾經的青年成了老年,國外不是滿地黃金,語言,能力,機遇,讓青年吃盡了苦頭,

終於,存了700多萬,老了,落葉歸根之心越發強烈了,青年決定回到北京,一打聽,當年的四合院現在已價值上億……

青年泫然淚下,很多時候,我們努力一輩子,原來不過是一場空而已。


有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一同學,女,青年時,兩個男孩追她,一個是深圳的農民,一個是當地的城裡人。

女孩是愛情至上的姑娘,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深圳的男孩,並跟隨這男孩到深圳打拚,當時,父母家人全部反對。

這一眨眼,幾十年過去了,城裡的男孩還是城市某普通員工。而深圳的男孩,機緣巧合,成了小企業家,更憑著家裡的很多拆遷房,成了標準的拆遷富……

時也,命也,運也……選擇也!

大部分,未被命運特別垂青,或許是沒有抓住機遇,或許是沒做好選擇。

一輩子幾乎碌碌無為占大多數。

時至45歲左右,只能認命!

想想曾經,多少人喊著「我命由我不由天」,最終呢?

我命由我更由天啊!


人到中年,很累,很疲憊,有很多責任和壓力,退無可退,靠無可靠,回頭一看,全是依靠我們的人。

人到中年,早已百鍊成鋼,有委屈,悄悄咽,不再述說,有責任,拼著老命扛,已然明白,中年的我們,都是孤獨的個體。

中年階段,內心最豐富,濃厚的底蘊,不亞於陳年老酒。

中年的精神世界,又很排外,三觀已定,不容易改變,有點頑固,不輕易動心,不輕易動情,不輕易交友,更多時候,寧可孤獨,不可違心。

能和此時的中年人做朋友,一定要珍惜!

若此時的中年人再動情,無疑於老房子失火,難以撲滅啊!慎重!

歲月饋贈,人生中,每一階段,都有其獨特滋味。

唯有走過,品過,方知個中韻味。

愛過才知情重,醉過方知酒濃。

人生中,是濃墨重彩還是輕描淡寫,就看你怎麼寫,怎麼畫,怎麼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