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航天員、飛行員的搖籃,主校區坐落「北國春城」吉林長春

2019-07-20     小小羅說教育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副軍級建制,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培養飛行人才為主體,航空飛行指揮與航空工程技術專業兼容的綜合性軍事高等學府。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前身是1946年創辦的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由原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第七飛行學院和第二航空學院於2004年6月9日合併組建成立,是一所以培養飛行人才為主的綜合性高等軍事學府,是中央軍委批准的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空軍主體戰鬥力生成的重要源頭;2012年4月28日,蚌埠空軍第十三飛行學院併入空軍航空大學。學校共有12個校區,從松花江邊到長江之畔,分布在中國6省7市,占地面積1900萬平方米,主校區坐落「北國春城」吉林長春。

歷經70多年的風雨洗禮,航大人創造了中國空軍歷史上「最先培訓新中國第一批女航空員」、「最先承訓雙學士飛行員」、 「最先培養空中技術保障本科人才」等10多個空軍之最,共培養各類人才14萬餘名,湧現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明,戰鬥英雄王海、張積慧、劉玉堤、杜鳳瑞,空軍機務標兵李光男,航天英雄楊利偉、翟志剛和英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劉伯明、景海鵬,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等一大批英雄模範,先後有近300名畢業學員成長為軍職以上領導幹部。

學校有軍事學、工學兩大學科群,設有航空飛行與指揮、飛機與發動機、航空軍械、航空火控系統、航空電氣與儀表、航空通信與導航、航空雷達、航空電子對抗、航空偵察設備、偵察圖像處理、偵察圖像判讀和軍事仿真工程、航空救生、航空軍事訓練等16大專業。形成了基礎教育、專業教育、飛行訓練三大教學格局。其學科專業設置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綜合性,航空機務專業覆蓋了空軍現役的多個機種;二是唯一性,航空飛行與指揮、飛行指揮與控制、軍事情報、仿真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航空偵察設備、航空救生7個專業均是全軍或空軍院校獨有專業。

學校擁有優秀的師資隊伍,教授、副教授近300人,特級飛行員1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近100人;數十人獲評國家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政府特殊津貼、軍隊高層次人才、全軍優秀教師、軍隊院校育才金銀獎等榮譽,200多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教學成果獎等重要獎項。擁有完備的學科專業體系,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6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構建了與空軍主體戰鬥力建設相配套的學科專業體系,擁有良好的硬體保障條件,一流的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和各類實驗室、專業教室,信息網絡覆蓋面廣,藏書總量51萬餘冊;擁有豐富的開放辦學資源,先後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知名高校聯合培養飛行員。

學校繼承和發揚東北老航校精神,凝鍊形成了「礪志空天、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和「傳承、和諧、創新」的治校策略,秉承「忠誠、團結、求真、創新」的校風,打造「雄鷹」主題文化,按照「面向空天戰場,堅持人才興校、堅持特色辦學、堅持培育英才」的辦學思路,綜合辦學的特色、優勢和效益逐步彰顯,為實現建設成為軍事飛行教育特色鮮明的綜合性、開放式、高水平空軍軍官大學的辦學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vxE2wBmyVoG_1Zpi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