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讀書,才是最蠢的選擇

2019-07-16     段公子的劍

「他不是塊學習的料,乾脆讓他去打工吧。」

高考成績出來不久,前同事張姐就跟老公商量,想讓他們的兒子去杭州。

孩子舅舅在杭州開了個裝修公司,想要擴大規模,正在招人,張姐尋思讓孩子過去正好。

張姐的兒子成績一般,報考的學校不知道能不能被錄取,平日裡又比較貪玩,對學習不是很上心,張姐為此頭疼不已。

但她老公堅決反對,「打什麼工,家裡不缺這個讀書的錢。」

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這個困惑,既然大學畢業後要找工作,那直接現在就去工作,還會比那些大學生有更多的社會經驗。

馬伊俐曾在微博中寫道:人,終其一生,比的是永恆的耐力和終身學習的渴望,而非一時的爆發力。

知識和思想才是撐起人一生的東西,在什麼年齡就要做好什麼樣的事。該讀書的時候要好好讀書,該學習的時候要認真學習,這才是明智之舉。

放棄讀書,意味著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別人

「這年頭,不好好讀書,連掃廁所的資格都沒有!」

武漢市2018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崗位一出,網友一片譁然:公廁管理員的最低學歷要求是本科,最低學位要求是學士。

簡直讓人目瞪口呆,一直以為這是個看臉的世界,原來這是個看學歷的世界。

曾經以為有能力,哪裡都可以闖出一番天地。但最近幾年,社會各單位對學歷的重視,已把單單有能力的人擋在了門外。

去找工作,很多企事業都要求應聘人員是大專學歷以上;

外來打工者想要落戶,也得先看學歷是否符合要求;

孩子入學,學校要求先考查家長的學歷是否大專或本科以上。

世界正在嚴厲懲罰沒有好好讀書的人,如今沒有學歷,簡直沒有立足之地。

知乎上有個問題:你有沒有哪一刻很後悔曾經沒有好好讀書?

網友們的回覆特別扎心:

在後廚打雜,累死累活,工資又特別低,但又不敢辭職的時候;在老家早早結婚生子,生活特別無趣,沒有方向、迷茫的時候;遠離家鄉、拋家舍子隻身在外給人蓋房子謀生的時候;看著曾經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如今留在大城市,有車有房,而自己還要為生活奔波的時候……

他們沒有學歷、沒有技能,生活的苦難已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自己的夢想和發展。

放棄讀書,就意味著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別人。這樣的結果就是,強者更強,掌握別人的命運;弱者更弱,命運握在別人手中。

讀書是一條上坡路,雖然辛苦,但要堅持

高考前,衡水中學「實驗班」女生因模擬考失利,給父母打電話痛哭的視頻刷遍網絡。

為了衝刺高考,女孩一年多沒回過家,而最近一次數學考成兩位數,她實在接受不了,「如果當初沒來衡中會快樂一些,但未來不好說」。

的確,如果不求上進,她就不用那麼辛苦、承受那麼大的壓力。但是姑娘,我想告訴你,今天你用淚水發泄一下情緒可以,可是它解決不了問題。

著名作家李敖有句名言:不怕苦,吃苦半輩子,怕吃苦,吃苦一輩子,說的就是讀書這回事。

年少的時候覺得讀書苦,可是等畢業工作、經歷了生活的摧殘後,才發現讀書是人生最輕鬆的時刻。

《少年派》中江天昊的爸爸這樣勸導他的兒子:如果你考上大學,到時你說你不想讀了,還想賣滷菜,那個時候你就是個高級的賣滷菜的人,賣的滷菜那都是高級的滷菜。

人為什麼非要讀書上大學?

那是因為讀書能讓你的眼界開闊、思維不受限,上大學能讓你遇到更好的平台,見識到更優秀的人,接觸到更多的資源。

河南洛陽一高的鐘校長曾說過一句大實話:記往,考上好大學是需要用腦、用手、用心的,是要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

馬雲爸爸也說過: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嗎?

年輕人別怕讀書辛苦,那正是你看世界的路,等有一天,你學成歸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即使無緣大學,也不要放棄學習

姨媽家的表妹學習成績一般,沒有考上大學,想再繼續復讀一年,但因家裡經濟困難,不得不放棄讀書,南下打工。

沒有學歷、沒有技能,她只能在工廠做流水線,白班、晚班兩班倒。每到休息的那天,她早早地搭公交車,去附近的大學城逛一整天,上不了大學,就感受一下那裡的學習氛圍。

有一次,跟一個大學生聊天,她得知即使上不了大學,通過自學考試,一樣可以學到知識,拿到畢業證書,提升自己的學歷,那跟大學生沒什麼兩樣。

於是,她報了自考大專。工廠里別的女孩子在閒暇時聊天、看劇,她全拿來看書,別的女孩子過年回家,她待在工廠的宿舍,看書、刷題。每天只睡4個小時,每頓飯不超過15分鐘,因為要擠出更多的時間學習。

她利用擠出的業餘時間,硬是以平均分超過75分的優異成績拿到了大專文憑。

表妹的家庭阻斷了她讀書求學的路,但她自己卻從未放棄學習。因為她知道流水線的辛苦,明白讀書能學到知識,掌握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往更高的平台發展。

如今她升為行政主管,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多年來養成的學習習慣讓她停不下來,今年她又報了自考本科。她說,雖然沒上過大學,但特別感謝曾經奮鬥的自己。

人的出身無法改變,但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別在該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只有不停地學習,才能一直走在上坡路上,終有一天,會看見屬於自己的陽光。

她說,當初在流水線上工作時,每天想的是要多賺錢,但是那種機械重複、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工作,讓她漸漸麻木,失去了生活的熱情,讓她覺得心慌。

後來開始自考後,她找到了人生方向,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其實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真得自己去爭取,而讀書學習是最近的捷徑。

上不了大學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學習。只要留心,人生處處是學問,只要用心,你可以隨時隨地繼續學習。

只有不停地學習,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龍應台曾對兒子安德烈說道:「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在該讀書的年紀嫌讀書辛苦,以為讀書是為了以後賺錢,先賺錢比較重要,於是到後來,錢沒別人賺得多,技能又懶得學、學不會,最後錯過登上更遠、更高平台的機會。

2008年,安徽男生徐孟南為了對抗高考,故意考零分,沒有進入大學,輾轉各地去打工。據說曾經月入過萬,生活也不差,但他始終後悔自己當年的任性行為。10年後,他又再次進入考場。

在接受採訪時,他說:「如果有人勸我,我一定不考零分。」

51歲廈門大學保安周德新,白天是同學眼中的「蹭課大叔」,晚上是「校園守護者」,5年來通過40多門考試,終於取得法學學士學位。

讀書,該是人一輩子的修行。

無論是我們還是孩子,只要時刻保持前進的步伐,不管什麼年齡,哪怕能力不夠,只要願意去拼,總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遇見更好的自己!

來源網絡:作者:草木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aeDmwBmyVoG_1ZY_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