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餅又稱太師餅,是蘇寧兩地的產品。至少已有2000年的歷史。餅色金黃或橙黃色,餅面平整微凸,兩面粘有均勻的白芝麻,餡料為潔白的白糖桂花豬板油丁,吃時酥鬆香口,甜肥滋潤。
大煮乾絲又稱雞汁煮乾絲,漢族傳統名菜,屬淮揚菜系(淮安、揚州、鎮江)。是一道既清爽,又有營養的佳肴,其風味之美,歷來被推為席上美饌,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原料主要為淮揚方干,刀工要求極為精細,多種佐料的鮮香味經過烹調,復合到豆腐乾絲里,吃起來爽口開胃,異常珍美,百食不厭。南京乾絲是一套不同於其他城市獨特的製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乾絲,均為豆腐店的特製而成。將豆腐切切細絲,配合各種湯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醬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長。
牛肉鍋貼是南京赫赫有名的美食小吃,這種小吃上部柔嫩,底部酥脆,牛肉餡味道鮮美,別具風味。牛肉鍋貼的做法有很多種,每家店做出的牛肉鍋貼味道都不同。
鴨血粉絲湯是南京著名的風味小吃。由鴨血、鴨胗、鴨腸、鴨肝等加入鴨湯和粉絲製成。口感鮮香,爽口宜人。鴨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據說如果不喝鴨血粉絲湯的話,就等於沒吃過南京的小吃。但對於南京俯拾即是的鴨血粉絲湯店,最知名的是位於總統府隔壁的金陵鴨血粉絲湯店。一塊鴨血送入口,粉嫩爽滑,再喝口湯,舌尖便會萬種滋味縈繞徘徊。翠綠的芫荽,晶瑩的粉絲,沉沉浮浮的鴨胗、鴨腸、鴨肝比別家更加細碎,更加撩人。
吃小籠包講究湯汁,做的時候要把高湯凝成透明的固體膠質,切碎了拌在裡面,熱氣一蒸,就全化成了湯水。好的小籠包皮薄如紙,提來提去還不帶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來,放在醋碗里,對準上面一吸,鮮美的湯汁就進了肚了。不過不能著急,不然會燙著,然後再慢慢享用裡面的內容。所以南京人吃小籠包又有歌謠,「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
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富盛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南京鹽水鴨一年四季皆可製作,腌制復鹵期短,現做現賣,現買現吃,不宜久藏。此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製作的,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桂花鴨「清而旨,久食不厭」,是下酒佳品。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買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
南京,歷史上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南京的飲食以京蘇菜和清真菜著名。南京菜稱為京蘇大菜,又叫京蘇菜、金陵菜,廚師則自稱「京蘇幫」,是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特色小吃有:金陵烤鴨、板鴨、鹽水鴨、燒鴨、金陵醬鴨、香酥鴨、八寶珍珠鴨、咸鴨肫、金陵片皮鴨、鴨血粉絲湯、小籠包、蒸餃、南京乾絲、如意回鹵干、什錦豆腐澇、狀元豆、糕團小點、牛肉鍋貼。
( 本文作者 : 北嶽驢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eGgB2wBmyVoG_1ZY6I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