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金魚這麼喂,一天一個樣,一月身價翻一倍

2019-07-02     金魚的王者KOG


天氣漸熱,進入各類金魚的飼喂旺季。如何喂魚,餌料怎麼搭配,不同種類的金魚有哪些不同的投喂技巧等等,是最近魚友問得最多的問題。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份最詳細的金魚飼喂技巧,夏天金魚這麼喂,一天一個樣,一月身價翻一倍!




首先談談金魚的食物分類

金魚的餌料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植物性餌料、動物性餌料、人工合成餌料。

1、金魚的植物性餌料

常見的有蕪萍、麵條、麵包、飯粒等。可以作為金魚的輔助餌料。青綠飼料(如浮萍,蕪萍等)不能作為主食,因為營養比較單一,而且粗纖維含量較高。




2、金魚的動物性餌料

常食用的有水蚤、劍水蚤、輪蟲、原蟲、水蚯蚓,孑孓以及魚蝦的啐肉、動物內臟、魚粉、血粉、蛋黃、蠶蛹等。天然動物性餌料種類較多,適口性好,容易消化,含有魚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尤為金魚所喜食。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動物性餌料有:水蚯蚓(紅線蟲)、血蟲(昆蟲綱搖蚊幼蟲)但,使用動物性餌料飼喂金魚,切記保證餌料的清潔,一般要經過消毒處理。

用鮮活飼料喂魚,優點在於:很多鮮活飼料對金魚的適口性很好,長期飼喂鮮活料的金魚生長速度會相對較快,魚體較豐滿;這有如我們人喜好肉食一樣。但是,鮮活飼料飼養的金魚比較嬌嫩,抵抗力較弱;肉質較疏鬆,在不良的環境中易消瘦。




3、金魚的人工合成餌料。

鑒於植物性餌料容易缺乏營養,動物性餌料若消毒不好,易攜帶病菌,金魚易患腸炎等體內寄生蟲疾病的弊端,因此,給金魚喂食人工合成餌料成為飼養金魚的一個不錯的選擇。人工合成餌料的配方也可以自制,應兼顧動物性餌料和植物性餌料的雙重優點,多種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的配比平衡。目前市場上有多種成品人工合成餌料出售,買來直接喂金魚十分方便衛生,金魚一樣可以長得大,不過留種的金魚不宜選用。


用配合飼料喂魚,其優點在於:營養較均衡,可以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年齡段金魚對營養及增色需求的不同而人工將原料合理的搭配飼喂。用配合料飼養的金魚體質健壯,肉質及鱗片生長緊湊,抵抗力較強,較能耐受不良環境。但是,長期用配合飼料喂魚,金魚的生長速度較慢,如果搭配的飼料原料及比例不合理,易造成魚體營養不良(目前的配合成品料營養成分不一定均衡),而且長期投喂易導致金魚厭食,體內脂肪過多等。


4、金魚食性很廣,屬於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魚類。

明代張謙德《硃砂魚譜》中記述:「此魚性嗜水中紅蟲,逐日取少許飼之,毋令過多,多則腹脹致斃。亦毋令缺,缺則魚不豐美,若欲其不畏人,每飼彼紅蟲先以手掬水數聲誘之,彼必鼓浪來食,及習之既熟一聞掬水聲即便往來親人,謂之食化」。金魚和其他魚類一樣,要求食物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無機鹽類和微量元素。營養豐富的食物,才是保證金魚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特別在夏季高水溫的情況下,更應該投足動物性餌料。




使用動物性餌料喂養的金魚生長快、體質好、發育好,能夠正常繁殖後代,但若投喂的餌料不夠清潔,魚類很容易患病。因此喂食動物性餌料要科學,做到一保三定。

(一)保質:所喂餌料保證新鮮,營養平衡,腐敗變質的不能喂,天然餌料可用高猛酸鉀消毒,經清水沖清乾淨後再投喂。

(二)定時:金魚喂食每天1次或2次,每天固定時間喂食,不要更改時間,一般春季可在中午暖和時投喂,夏季在早晚涼爽時投喂。

(三)定量:金魚比較貪食,每次投喂八成飽即可,室外養魚,陰天時少投喂或不喂。

(四)定位:每次投喂時應選在固定的位置,具體選擇按照環境而定。


然後談談金魚的投喂技巧

上面簡單介紹了一下不同的餌料及營養,讓大家對金魚的食物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下面就點滴介紹一些關於金魚養殖過程投喂的注意事項:

1、關於配合飼料與鮮活飼料的搭配投喂:

第一、金魚日糧中配合飼料,鮮活飼料應按一定的比率投喂:在非魚病季節比如夏季,鮮活飼料可適當多喂(活餌:配合料=2:1或3:1) ,在魚病季節,鮮活飼料適當少喂(1:2或1:3);

第二、因應不同的養殖目的,養大的魚活餌適當多喂,只養中小魚時配合料適當多喂;

第三、青綠飼料作為輔助飼料,日飼喂量可占日糧的10%-20%。


2、關於不同品種投喂不同飼料的點滴:

1)發頭類品種:

據經驗,發頭之金魚一年當中有兩個發頭時期,第一個是在變色後的一月齡左右(或是3-4月齡之魚,南北方及不同品種有些差異);第二個是在深秋入冬之時,這是金魚發頭的主要時期。另外,金魚的起頭程度除了與品種有關之外,在飼料方面主要是與蛋白質飼料的飼喂有關。因此,根據經驗,起頭之品種在上述的兩個時期應特別注意高蛋白質飼料的投喂。




2)珍珠類金魚:

珍珠類金魚美的標準至少有兩個方面:體夠圓(指體形球狀)與珠夠突(指珍珠鱗粒粒突起似珍珠)(皇冠珍珠當然要注意「皇冠」的發育),而珍珠類金魚體形的生長與珠鱗的生長有一定的矛盾關係,因此在飼養過程中要對投喂進行調整:

幼魚主要考慮體形及體格的生長,因此必須以給予高能量高蛋白的全價飼料投喂為主,當長到一定程度,珠鱗開始突出生長時,應注意投喂的調整,此時必須考慮珠鱗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主要是鈣質的補充(我們也知道,珍珠鱗的形成與鱗片中鈣質的沉澱有很大關係);而且要合理控制魚體的生長,否則就會造成珠鱗的生長與魚體的生長不一致而導致松肩,珠鱗松馳等症,且可能造成珠不完整。過了此階段,進入成魚期後,只要均衡的投喂,飼養也就成功了一半。

但還值得注意的有三點:

第一:鮮活餌料與配合顆粒料在不同時期必須合理的搭配。稍稍的不注意導致的結果要麼就是不夠圓鼓,要麼就是珠鱗不完整或質松易脫落,要麼就是皇冠不發達。

第二:投喂量以8-9成飽最佳,太多會導致魚體太胖,松馳,松肩及珠鱗松馳等,太少會導致魚體太瘦,不夠圓鼓。

第三:應少量多次投喂,使魚體與珠鱗能均衡的生長。




3)水泡類金魚:

目前僅知道的有:鮮活料有利於水泡的長大,但活餌飼喂的金魚水泡壁較薄,易傷殘;配合飼料飼喂的水泡類金魚水泡壁較厚,但水泡較小;因此,還是兩者結合飼喂效果會好些;對於水泡類金魚,傾向於活餌適當多喂。




4)其它類金魚:

目前沒有過多的了解,但有一些總體的要求。

金魚在一年當中有兩個明顯的生長轉折點,第一個是從魚苗期到育成期(一般指5cm以下的魚為魚苗期,或2-3月齡內的魚,南北方有些差異),此階段金魚處於生長高峰期(此生長高峰期主要是體型的增長),因此投喂不但要足量,而且要投以高蛋白高能量之飼料,同時還要注意鈣質的補充,其實動物的生長都是有一定規律的,而且規律也都基本是一致的,只是時間與周期不同而已;

第二個轉折點是深秋入冬之時,其實也不難理解,依據鯉科魚類的生物學特性,入冬前魚類會沉積能量以便過冬;此一時期金魚在生長上主要體現的是品種特徵的發育(如頭肉的豐滿,尾型的穩定,絨球的發達等)及顏色的穩定及加深,因此這一階段投喂要注意:飼喂以高能量配合料為主(發頭之品種要求高能量高蛋白飼料),注意增色飼料的投喂;如果是親魚(計劃下年度用以繁殖之魚),還要注意VE的添加等。




3、關於金魚的增色

1)新水有利於金魚的變色(是指刺激魚體變色);

2)老水有利於顏色的穩定及加深,如果是池養,綠藻有利於增色(是一種增色飼料);

3)長期的陳清水(非澄清水,也非清新水,是指經過過濾能長期清亮的水)有利於顏色的加深。

4)投喂方面:在變色階段(很多地方叫「退色」或「褪色」),投喂增色飼料是起到穩定魚體色素的作用;在深秋季(一般指「中秋」之後),投喂增色飼料是起到增艷,加深體色的作用。


最後談談金魚的投喂時機

營養豐富的餌料是保證金魚成長、發育所必需的物質基礎。針對不同的生長階段、溫度變化,我們需要適時調整投喂計劃。從低水溫到高水溫,循序漸進的飼料品種是:胚芽,育成,增體,色揚。低水溫情況下喂食高蛋白飼料極易引起腸炎。夏季投喂最多的是活餌,育成和增體飼料。

關於水溫階段的喂食,這裡引用一段伊東養魚場的經典資料:六度間隔法。以6℃的間隔為單位,來考慮分析,是最合適的標準,也容易記憶。夏天喂食要特別注意後面劃線部分的手法,25-30度水溫的時候充分喂食,颱風降溫以及酷暑時候中午水溫過高時候則應當控食。

0~ 6℃ …… 因為冬眠,除了晴天,基本不喂食

7~12℃ …… 因為生理機能低下,喂食最小量容易消化的餌料

13~18℃ …… 因為生理機能還不完全,喂食量需要慎重,用容易消化的餌料(一般這個溫度開始停喂高蛋白飼料,改喂胚芽飼料)

19~24℃ …… 為了抑制生殖腺的激速生長,稍微控制喂食量

25~30℃ …… 為了促進生長,給與充分的餌料,但要注意肥滿魚

31~36℃ …… 因為炎熱,食慾下降,觀察魚的狀態,給予充分的餌料量

37~38℃ …… 是魚可以承受的水溫極限了,即使喂食,也不怎麼吃

38℃~ …… 一般情況下,魚無法適應這種水溫

補充一點,養魚先養水,上面說的投喂手法都是在保證水質的前提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dP4MGwB8g2yegNDqwl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