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物理都出過了,這次來一道常識分析類的問題。之前的數學是道聽途說,物理則是來自一位貼吧網友,今天這一道則是確鑿無疑的、某IT巨頭的校招面試題。當然,具體是亞馬遜還是谷歌,有點記不清了……不過似乎也不大重要。
朋友們,你們喝灌裝可樂的時候注意到沒有:易拉罐的設計,在最頂端(圖里畫圈的部位)和最底端,圓柱體會縮進一圈。現在問, 為何要這麼設計?
當然,實際面試的時候,如果湊巧有這方面的知識,就能直接作答。沒有的話就要根據常識,進行分析和推理;起碼給出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答案。
另外說個小常識,谷歌和亞馬遜之類的企業,面試新人的時候,最多會有5道面試題。這個數量據說是經過科學分析、有論文發表的結果。多了浪費時間。
因為當年微軟,此類腦筋急轉彎面試題成為風氣;最近十多年,大企業發現它們並不是很好的人才甄選手段,又逐漸回歸到標準的面試流程。
有朋友說上面這個不可能來自谷歌和亞馬遜,確有可能(懶得去查)。但要說這個判斷的依據是,谷歌和亞馬遜從來不會用此類風格的面試題,就有點孤陋寡聞了吧。憑記憶說兩個。
謝爾蓋布林拿到第一筆風投,谷歌誕生之初,需要一位律師。他給候選人的面試題是: 我要把靈魂賣給魔鬼,現在起草一份合同,保證我的利益。
還有一個是谷歌市值剛剛達到860億美元的時候,《連線》雜誌報道了一道他們員工最喜愛的面試題: 如果你像蟻人一樣,身體變成螞蟻大小——質量也同等減小,然後反派把你丟到攪拌機里,但是沒蓋蓋,幾秒鐘後,鋒利的葉片就會轉動,請問你如何逃出生天?
蟻人這個就算今日附加題吧。
上一期 華爾街的校招面試題之二
話說某投行老闆家裡有個泳池,這一天,老闆還上中學的兒子要在自家泳池裡做個科學課小實驗,好完成網課作業。
有一個充好的小氣球,氣球下面有根線,線的另一頭繫著一個小砝碼。小朋友把氣球和砝碼小心翼翼地放入泳池。
當水恰好沒過氣球之後,氣球+砝碼重物就懸浮在那裡。說明此時氣球+砝碼的平均密度和水相當。
現在,小朋友用手輕輕地、緩慢但又堅定地向下壓氣球,氣球向下位移一段距離後——此時砝碼還未觸底,再把手拿開。
現在問:氣球+砝碼會如何運動?
給出選項
A 氣球向上運動,砝碼向下運動;
B 氣球砝碼同步向上,回到最開始懸浮的位置;
C 氣球砝碼懸浮在當前位置;
D 氣球砝碼持續下沉,直到砝碼觸底
除了少部分想得過於複雜,或者在理解上出現偏差的朋友,大家幾乎一致認為 答案 D。
原理是氣球在水下越深,受到的水壓越大(液體壓強=ρgH)。氣球被壓縮,排開水的體積變小,受到的浮力減小,無法維持懸浮狀態。
yaguzazy這位蛋友非常細心,還特意搜索了一下。沒想到這道題目真的是美國一些學校的家庭作業(當時那位面試官可能之前真的幫孩子做了作業,才靈機一動問了這個)。只不過他們是把部分浮在水上的氣球按到水下,直到壓力壓縮氣球導致物體平均密度與水相當。
這題答案應該是D吧,原理是大部分人都回答出來的。不過看到有人提及手在水中的體積時一驚,以為沒有考慮到手拿出時可能改變水面高度(手排水了),後來發現實驗是在泳池裡就放心了(手體積可忽略不計)。
搜索網上發現一個英語版的仿生生物學網站有科學家刊文提及這題是她們女兒的物理作業。但是作為生物老師,讓我驚喜的是這個只是引子,該原理居然被一種貝殼利用來自由在水中遊動,感覺生物界真是奇妙。
https://simbio.com/blog/post/octopus-aces-physics-homewor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_xmx3cBMMueE88vmxH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