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當這首熟悉的歌謠響起時,我們都知道,又是一年臘月初八了。
一歲之末為「臘」,意為新舊交替,辭舊迎新之時,也是古人正值農閒,祭祖祭神的時節,以求攘除災禍,禱告來年安康吉祥。
一進臘八,「年」以倒計時的腳步臨近。
臘八節因臘日而來,是農曆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日期為臘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傳說當年朱元璋在牢中受難,饑寒交迫的朱元璋在地里扒出來了稻、黍、麥、黃豆等食物,朱元璋在鍋里把這些東西給燉了吃了,這些東西救了朱元璋的命。
後來朱元璋成了明朝的皇帝,為了紀念他在牢中的日子,他把那天定為臘八節,習俗就是吃五穀雜糧煮成的粥,美名曰:臘八粥!
臘八節的傳說還有「 赤豆打鬼」、「懷念岳飛」等傳說。
「臘」的含義有三: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
【祭祀神明先祖】
臘八節來源於古代的「臘日」,「臘日」在早期並沒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在歲末的最後幾天。臘月初八祭八方八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喝了臘八粥,就把「年」來辦
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在臘八粥流行之前,民間有冬至吃赤豆粥祛邪避疫的習慣,認為冬天喝粥可以保平安。
人們對臘八粥的偏愛,或許是因為它預兆著年的開始,所以,人們年年過臘八,年年有粥喝。
【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
這一天來泡製蒜,
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
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
蒜瓣湛青翠綠,
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
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
拌涼菜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
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
在春節前夕的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
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
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
稱作「臘八豆腐」。
【吃 冰】
臘八前一天,
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
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
並把冰敲成碎塊。
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
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在此佳節,與角馬一起,喝最暖的臘八粥,讀最經典的臘八詩,暖胃又暖心,如此可好。
《臘日》
明·李先芳
臘日煙光薄,郊園朔氣空。
歲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
積雪連長陌,枯桑起大風。
村村聞賽鼓,又了一年中。
臘月里的臘八節,是臘月的第一個節日。
積雪寒風席捲之際,新的一年已然盛裝來訪。
嚴冬雖寒,但我們已經走在通往春天的路上。過不了多久,就會是春風駘蕩,鳥語花香的世界。
歲月如歌,婉轉悠遠;祝福如蜜,甜美甘醇。
酷寒嚴冬,溫情臘八,願所有人萬事「粥」全!
《行香子·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
宋·汪莘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
念如今、此意誰同。
溪光不盡,山翠無窮。
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舉乘興,薄暮疏鍾。
望孤村、斜日匆匆。
夜窗雪陣,曉枕雲峰。
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煮一碗粥,心靜如水,在節日裡,祈求美好生活的到來。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三言兩語,平平淡淡,便可歲月靜好。
願所有的歲月都能溫柔相待,願所有人都笑靨如花。
《臘日》
魏晉·陶淵明
風雪送餘運,無妨時已和。
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我唱爾言得,酒中適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把酒言歌,載風載雪,辭舊迎新,轉眼又是一年。
2020,翻開一頁嶄新的篇章,一切未知的前程,都充滿期待。相信,我們終將與美好相遇、同行。
今天是臘八節,
不論你在哪裡,記得喝臘八粥哦!
給身體和心靈都送去溫暖,
角馬祝所有的人兒都平安健康快樂!
關注角馬,每天都會分享攝影技巧,美圖,旅遊和相機測評,想了解更多攝影知識,可以關注「角馬在途」微信公眾號,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