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車是真「反人類」還是你沒習慣而已?| 雪鐵龍天逸PHEV首試

2020-07-13     速度周刊

不要輕易去挑戰法系車車主的凝聚力,這絕對是汽車派系裡天雷勾動地火級團結的存在。

而汽車媒體人最混帳的地方,是在不曾擁有也不去理解法國車為何這般的用車邏輯,就草率帶起了「反人類」的節奏。

半年前,我也混蛋過。

特斯拉在中控插一塊iPad就是科技酷炫炸了天,法系車有別於德系日系美系的用車路徑就是各種不習慣?

半年後扒來一輛天逸PHEV——也東風雪鐵龍首款插電混動車型,回歸到接受一件陌生新事物的初心,尊重每個地方的汽車文化,你看世界會順眼很多,世界看你會成熟不少。

混動天逸最大的賣點,是一台1.6T PHEV高功發動機,還給搭配了前後雙電機,三台「大小心臟」加一起的綜合最大功率有300馬力,綜合最大扭矩520牛·米。

愛信8擋自動變速箱,當然這次多連杆獨立後懸了。混動、純電、運動和四驅的四種駕駛模式,當然,「混動模式」就是我們常規意義上理解的「正常模式」。

開起來多澎湃真不至於,我對緊湊SUV的期許從來都是在舒服好開,停車夠方面通勤成本夠低這些層面上打轉。天逸PHEV的底盤的支撐力道,屁股和靠背是能被反饋到一種厚實的,底盤這件事上,法國車歷來不含糊的。

當然方向盤的阻尼設定上,我一個習慣了老德系沉穩手感的人,還是嫌它有點輕盈了。

混動車型繞不開能量回收這一環。我覺得天逸PHEV做得還不錯是因為,在利用能量回收功能帶來制動感的時候,坐後排的人不難受,這是城市SUV必須考慮的一環。

那麼終極靈魂拷問來了:為什麼我繞開強勢當道的德系日系美系,制霸混動界的豐本兩田,而牽走一輛雪鐵龍的混動車呢?

對這貨的價值排序,其實是你得先明確你要一輛法國車,其次它再是一輛混動車。

當年圈轉盤不轉的雪鐵龍,確實是讓我一邊開一邊笑。但今天沉下心來看去看法國車每一個和德系日系美系不一樣的操作地方,都有它設計心思和邏輯。

定速巡航躲方向盤後面的盲操作,不是在車門而是放中控的鎖車鍵,掛駕駛員左側的眼鏡盒乃至,一鍵啟動都帶「緩衝」,其中都按嵌了一層「法式安全邏輯」。

回答開篇說的,為什麼法系車主空前團結?小眾更能「確認過眼神是自己人」的高度認同,但更多是用時間和天天開這車,天天用這車給自己帶來切身舒服好用的感受使然。

我沒買過法國車,但真車主說的一定比雲車評的媒體可靠100倍。

我也沒打算買法國車,因為德系粉也有我的舒服和價值認同。尊重每個汽車文化,人會變包容,格局不也跟著大了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RSXSHMBnkjnB-0zHA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