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傳統車企開啟轉型之路是大勢所趨,滴滴的沉寂給了它們一個進軍網約車市場的好機會,除了能瓜分移動出行這塊大蛋糕之外,還能尋求多元化的商業模式以及新的增長突破點。
近日,在不斷整改中前行的移動出行市場迎來新玩家,它就是醞釀了一年之久的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大車企組建的「國家隊」,聯合蘇寧、騰訊、阿里巴巴等共同投資97.6億元打造的智慧出行平台T3出行正式上線運營。
作為一個移動出行的後來者,T3出行不僅要面對網際網路背景的出行霸主——滴滴,還有搶先登陸擁有車企背景的曹操專車等,而且,東風、長安早已分別涉足出行市場,T3出行是否會與自家出行存在競爭關係,多家存在競合關係的車廠和網際網路巨頭參與,誰占主導地位和各車企間如何協同將成為一大難題。
同時,T3出行最特別之處也在於其足夠複雜的身份,擁有三大主機廠的資源優勢同時又不缺乏網際網路基因,強大的股東陣型如阿里和騰訊能給予雲服務、地圖、支付等資源支持,對於前期的燒錢補貼更是有著十足的底氣。
T3出行以B2C的模式來襲,能否實現「長江後浪推前浪」,打破現有的格局呢?
網約車弊端
目前,全國網約車在線平台註冊的司機達3100萬,用戶數量超過3.3億,但依然是難以滿足群眾的出行需求,這就是眾多網約車以C2C模式運行的弊端,私家車主只想賺點油錢,大部分是不會辦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雙證」,先不說實行統一標準,合法合規都是個難題。
對私家車缺乏標準化管理,監管方面自然是漏洞百出,滴滴出行的出現,雖然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也很好地解決了打車難的問題,但還是存在不少缺點,如行業素質參差不齊,誰都可以涉足滴滴打車,對於接入平台的車輛審核更是鬆懈。
陸續出現多起網約車安全事故後,輿論的壓力逼迫滴滴先後關閉了深夜出行和順風車業務,難道整改優化自身的業務就這麼難嗎?是做不到還是不願意去做,有多少不合規司機/車輛,通過「黃牛」搖身一變也可以合規地經營網約車,相信只有滴滴自己才心知肚明。
一旦所有事情都按規矩辦,滴滴將會損失慘重,我想這是其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在C2C模式下私家車構成網約車的主要運力,辦證這個事情,其實滴滴司機和平台誰都不太願意,一旦政策法規落實執行,司機的流失是非常嚴重的,非合規化運營也成為共享出行的一大弊端。
網約車缺乏線下支撐,過分依賴線上審核和跟蹤,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安全漏洞問題,滴滴6年虧損390億,到底還能撐多久?
重寫網約車新格局
T3出行的到來,恰恰是對滴滴網約車C2C模式的否定,也很好地解決了C2C模式下網約車現有的多個弊端,定製化產品、基於車聯網、B2C模式是T3出行的幾大特徵,採用的是自營車輛+自雇司機模式,實現車輛的統一標準化管理,司機也需要經過嚴格的准入審核體系。
T3出行對外宣布將推出V.D.R安全防護系統,更是網約車行業與車聯網技術的首次融合,實現人、車、路全時段的實時監控,打破了現有的司機、乘客、平台之間的連接方式,更能全方位保障出行的安全。
以往,司機、乘客、平台之間是通過手機連接,而手機是移動的,人和車是分離的,該系統最大的優點是在於車聯網,接單是在車載螢幕上實現的,人臉掃描也是在車上的且全程每60秒掃一次,簡單點來說就是「一人一車」,除了原配司機這個車誰也開不走。
正因為T3出行有著三大車企作為背景,更容易把車和平台做成一體化,車輛是集中採購定製化、智能化的,司機是經過嚴格篩選有保障的,在安全上有著先天的優勢,從去年開始,就有不少整車企業開發了自己的網約車平台,並將其獨立,如小鵬、威馬等。
優勢大挑戰也大
三大車企巨頭抱團和三大網際網路巨頭加持下,T3出行上線後理應備受用戶歡迎和好評,但實際情況卻事與願違,在T3出行APP上口碑評論兩極分化嚴重,而差評更是占據近30%的評論總額,基本都是圍繞吐槽「打車難」的問題。
T3出行CEO崔大勇曾表示,移動出行領域長期以來存在打車難、安全焦慮、體驗差、費用不透明等痛點,根源在於C2C模式下無法對供給側進行有效管理和監督,導致服務標準不統一、合規運力無法根本保障、安全隱患無法根本杜絕。
但從初期來看,T3出行仍然面臨著C2C模式下的窘境,按照開城計劃,T3今年會進駐六個城市,合規運力年內會達到2萬車輛,作為移動出行的後來者,T3出行不僅要面對滴滴等行業霸主的競爭壓力,還要面對整車企業在出行領域的布局密集落地。
B2C重資產的模式也會有著發展緩慢的難點,相比市場現有的玩家,體量上T3出行的差距還很大。
T3出行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出行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大幅度燒錢補貼是最為快捷的途徑,畢竟他們擁有超強的資本能力,眼下正是滴滴C2C模式與合規性B2C模式進行博弈的關鍵時期,T3出行如何能迅速趕超出行市場中的「老油條」,關鍵在於是否能合理利用前車之鑑,總結前人的經驗與不足優化和改善自身的經營。
傳統車企要轉型出行服務供應商,也是企業戰略轉型邁出的關鍵一步,使原本一家獨大的網約車市場環境得到良性的發展,更與滴滴等C2C模式網約車暫時性的達成了共存和互補,T3出行能否憑藉其他出行平台所不具備的優勢快速發展推進,還是挺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