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用一套北京3環線上的房,換一張新褲子工體演唱會門票。」這是2019年新褲子北京工人體育館演唱會之前,「圈子」里的人互相開玩笑常說的一句話。那時新褲子工體演唱會的門票發售,10分鐘內全部售空。
對於獨立樂團來講,工體具有不一般的意義。很多樂團都在livehouse或者音樂節有著不小的影響力,也開辦過城市巡演,但是總歸規模不是太大,市場還是小眾,沒有那麼多人會「慕名而來」。在地下音樂的圈子裡,能夠進入工體開一次獨立演唱會,意味著你終於從地下來到了地上。你不再局限於那個小圈子,你走上了更大的舞台,用圈子裡的話講,上過工體算是終於混出頭了。
2019年5月,某檔綜藝的播出,算是讓樂隊真正迎來了「夏天」。許多成名已久的樂隊,比如面孔、刺蝟、痛仰、新褲子都來參加了比賽,很多人也通過這檔節目,了解到原來搖滾不是嘶吼、憤怒,只是用了一種更加有力量的方式,表達了一些迫切需要表達的心聲。
綜藝的播出帶給獨立樂團最好的消息就是大環境變好了,就像去年的一檔嘻哈音樂的綜藝節目,讓大家了解到原來有這麼一種音樂形式,有自己的風格,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而且有那麼多的樂評人說好,受到了官方的認可。對於獨立樂團也同樣如此,其實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態度,有著自己的表達,只是缺少了一個能夠被外界關注的平台。
然而對於新褲子來說最大的變化,不是體現在圈裡的人,而是表現在圈外的人。如果新褲子樂隊,超載樂隊,達達樂隊同時在北京開演唱會,圈裡的人可能還會猶豫到底該如何選擇,但是對於那些不了解這個圈子的人來說,新褲子絕對是第一選擇。綜藝帶給他們的是更多的曝光率,更多的關注度,更多的認可。單單從微博的粉絲數量來看,新褲子樂隊微博的粉絲量就翻了十倍之多。
很多人對於新褲子樂隊的認識是源於綜藝上改編的《花火》,成立20多年,均齡超40歲的他們用爆炸性的演出點燃了台上台下,全場所有人都被氣氛震撼,在一旁坐著的刺蝟樂隊的主唱子健也默默流下了眼淚。
有些人說,很多年沒有看彭磊這麼唱了。彭磊在歌里唱「所以我,開始變了」,不再是翻滾燃燒的熱量,不再是激情四射的青春,而是幾個中年朋克微不足道又孤獨倔強的進擊。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都會先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之後又會鼻子一酸。不了解彭磊的人會好奇為什麼一個平常看起來愛笑,話很多,略帶一絲靦腆的男人,當真正站在舞台上之後,會爆發出如此之大的力量,你能感覺到他憋了很久了,他在釋放那瘦弱身體里的所有力量。
主唱彭磊算是個經歷豐富的人,學畫畫出身,父親是位畫連環畫的人。彭磊卻在學校找了尚笑、劉葆倆同學,三位北京工藝美術學校的學生就這樣組了個Punk樂隊,起名叫「金屬車間的形體師傅」。之後被師兄沈黎暉發掘,和摩登天空簽約,改名叫「新褲子」,並發行了樂隊的第一張同名唱片。
這時候是新褲子樂隊處在PUNK的時期
《I'm OK》算是樂隊朋克時期的一首代表作,歌詞只有那麼簡單的幾句話,「今天我們沒有女朋友/明天我們沒有女朋友/後天我們沒有女朋友/以後我們沒有女朋友/I'm ok Ya Ya Ya Ya/All right!」
這也是他們那時想要傳達出來的PUNK的精神,用最簡單的歌詞去表達最日常的東西,傳達出自己的態度。90年代末期, PUNK音樂是北京地下音樂的潮流,每周都有無數青年擠在五道口的開心樂園和X CLUB的門口,年輕人全都是「雞冠頭」。彭磊站在人群中總顯得格格不入。
龐寬頻來了合成器,也帶來了DISCO
1999年新褲子錄製了第二張專輯《Disco Girl》,龐寬以機器人的身份,帶著合成器正式加入了樂隊。雖然還是保留著朋克的底子,卻多了些都市的紙碎金迷和年輕人的享樂主義。在《流行一代》里,大舌頭的彭磊第一句就唱道:「我們都已改變,理想還沒實現」。朋克男孩們開始了音樂上的第一次主動背叛,而關於「改變」的爭議貫穿了新褲子發展的每一個節點。
確實,這幾乎是一支以反抗固有秩序、嘲諷主流品味為己任的樂隊——永遠叛逆在潮流之前。
2006年的《龍虎人丹》,徹底變成了新浪潮和合成器流行,結合經典國貨、港式迪斯科舞廳、社會主義初期的復古設計、國產武術、胡同洗頭房的美學符號,他們掀起了不小的經復古時髦的潮流。
其實這個時期,已經算是地下樂團的黑暗時期,從2000年到2010年,基本上沒有人能夠光靠著玩樂團養活自己。龐寬去做PS,彭磊去畫漫畫,拍電影。掙錢養家,過日子,生活確實變得好了起來,漫畫被關注,拍動畫片上映,2012年彭磊拍攝的電影《樂隊》還獲得了最佳新人導演獎。
《樂隊》想要表達的就是外國的樂團傳入國內,跟風隨大流的人無數,最後發現不倫不類。中國還是有很多好的樂隊,只是等待發現。彭磊的心裡想著的還是樂隊。2006年,彭磊和龐寬找到對方,合計了一下,日子不能再這麼過下去了,樂隊還要做!
DISCO時期的他們在2010年之前確實引起了一段時間的浪潮,但是畢竟DISCO並不是一個符合大眾口味的音樂,亞洲人對於音樂比較關注歌詞和旋律。2012年,在一場草莓音樂節上,當上一個樂隊演完,新褲子上場再次用合成器製造冰冷迷幻的音浪時,底下的人幾乎都走了。他們知道該變了,做DISCO已經不被這個時代接受了。
「今天的生活只剩下手機螢幕,文化不再寬廣,也不再對年輕人有意義了,一切都不再重要,除了我在手機螢幕里的樣子。Disco時代結束了,進入走心的黑暗時代。時代不需要知識分子,不需要文藝青年,只需要平凡的老哥。「彭磊曾這樣唏噓感嘆,關於理想主義的節節退敗、關於失敗者的種種心酸無奈,關於種種慾望得不到滿足的不甘心,關於夢想破碎的聲音成為了新褲子新的創作題材,他們開始唱別人的故事,唱那些年輕人的心聲,以獲得強大的共鳴。
2014年,他們重回傳統搖滾,用彭磊的話來說,他們回歸了「土搖」。
新褲子樂隊也轉入了走心的黑暗時期,他們開始唱《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他們開始明白《生命因你而火熱》。
我最愛去的唱片店昨天是她的最後一天
曾經讓我陶醉的碎片
全都散落在街邊
我最愛去的書店
她也沒撐過這個夏天
回憶文字流淌著懷念
已不能懷念
我不要在失敗孤獨中死去
我不要一直活在地下里
物質的騙局
匆匆的螞蟻
沒有文化的人不傷心
這時,彭磊已經快40歲了,玩樂團也15年了。他以為搖滾死了,但他總得做些什麼,這時的歌不同於小年輕的無病呻吟,這些作品之所以帶給人震撼,是因為這些歌曲確實是彭磊心裡最想要吶喊出來的東西。
彭磊在參加節目的時候碰到了很多熟悉的同齡樂隊,有點傷心。「說實在的,因為大家到現在還是特別平凡,當然比90年代心態好了,但是大家都老了。」話音中透露著些許人到中年的失敗與不甘心。也許放眼望去,在彭磊的眼裡那些優秀樂隊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改觀,甚至還很艱辛,這和他們的努力,他們的作品不匹配,有點不公平。在節目裡他唏噓:「好的樂隊特別多,但境遇好的樂隊不多。」
新褲子總是在懷念那些失去的東西,但這一次他們懷念的不是迪斯科,不是國貨,他們在懷念失去的時間和青春,他們說:「今天在坐的差不多一半的樂隊當年都是特別帥的小伙子,現在都成了一堆中年人,大家坐在一起,真的挺難過的。」
當人生過半,所謂的理想,不甘,青春,全部燃盡。他們認識到社會的殘酷,彭磊也會開玩笑的說我們樂隊還有三個孩子要養,不能輸掉比賽。當人們認為新褲子也終於要屈從於主流的時候,站上舞台的彭磊,面對著熾熱的聚光燈,那些轉瞬既逝的投入和閃耀在張嘴的那一刻全部隨之爆發出來,他們還是那個新褲子。
生命因你而火熱
如果不真正地聽一首新褲子的歌
永遠無法體會到他們藏在音樂之中的態度
(轉載自咪咕及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9gFMG8BMH2_cNUgw5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