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時,是蹲著排好,還是坐著排好?

2020-04-30     民福康養生堂

馬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讓人坐著上廁所的坐式馬桶,一種是讓人蹲著上廁所的蹲式馬桶。

一般公共場所的馬桶都是蹲式馬桶,而自己家中的馬桶都是坐式馬桶。我們在上廁所時,要根據馬桶的樣式,要麼蹲著排,要麼坐著排,那麼,到底是蹲著排好,還是坐著排好呢?

排便時,蹲著排好,還是坐著排好?

蹲著排和坐著排,其實各有優缺點。

家中的馬桶一般都是坐式馬桶,在家上廁所時,我們需要坐著排便。坐著排的優勢是舒服,腿腳受到的壓力小,不容易出現腳麻的感覺,就算排的稍微久一點也不會感覺特別累。坐著排便時,腹部受到的壓力小,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坐著排便可以減輕排便時腹部所受的壓力,能夠保護血管。

坐著排便的優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它的劣勢,因為舒服,我們在排便時不容易感覺到累,坐在馬桶上會刷手機,這樣排便的時間不知不覺會變長,容易引起痔瘡。坐著排便,腹部受到的壓力小,腸道的通暢度會降低,這樣會增加排便的困難度,不利於大便的排出。

坐在馬桶上排便,屁股要直接和馬桶接觸,若不定期的清潔馬桶,馬桶上的細菌多,細菌有可能會跑到體內,造成感染,對健康不利。

自從坐式馬桶被發明出來,人們才開始坐著排便,在此之前,大家都是蹲著排便的,蹲著排便才是我們人類自然選擇的排便姿勢。蹲著排便的優勢是更符合生理構造,在蹲著的時候,會微微給腸道一些壓力,能夠讓大便更快的被排出來,降低排便的難度,預防便秘。蹲著排便時,會給腿部造成較大的壓力,為了避免腳麻,人們會縮短上廁所的時間,能夠預防痔瘡,並且不與馬桶直接接觸,更加衛生。

蹲著排便更符合人體的生理構造,但蹲著排便也有缺點,蹲著排便時,若有了尿意,在排尿時,尿液會濺到皮膚上,不衛生。若沒有控制好蹲著的時間,會給腸道造成很大的壓力,反而更容易使人患痔瘡。蹲著排便會給腿部血管造成一定的壓力,下肢的靜脈若有曲張等問題,不適宜蹲著排便。

總得來說,蹲著排便和坐著排便各有優缺點,相比較而言,還是蹲著排便更好,畢竟它更符合人體的構造,有助於促進排便,經常便秘的人,排便時最好選取蹲姿,這樣能促進排便。

對於多數人來說,蹲著排是更好的排便姿勢,但對下肢的靜脈有曲張的人、腿腳不好的人、有心腦血管問題的人、年齡超過60歲的人來說,還是坐著排更安全。

多數人家中的馬桶都是坐式馬桶,在家中上廁所時,你可以往腳下放個小板凳,讓自己的膝蓋略高於屁股,這樣便形成了蹲姿,相當於蹲著排便,這樣排便會變得更加的順暢。

上廁所的時間不宜過長,無論是蹲著排便還是坐著排便,時間都應該控制在五分鐘內,超過五分鐘,對腸道健康不利。

若你改變了上廁所的姿勢,你還是排不出,說明便秘的比較嚴重了,除了要改變排便姿勢,平常還應該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膳食纖維,多揉腹,多運動,促進腸道的蠕動,這樣大便才能被順暢的排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8vMzXEBnkjnB-0zTW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