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收方的違法點 | 最全征地補償安置程序

2019-09-15     中師拆遷律師

土地徵收時如果徵收方違法徵收,違反徵收程序,其徵收行為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所以被徵收人與徵收方發生糾紛時想要找到其違法點就要在征地補償安置程序中突破,國家為保障我們的合法權益,對政府徵收進行嚴格的方案程序制定,複雜而且審批項繁多,中師整理了最全征地補償安置程序,希望對您有幫助。


01征地的批准程序

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省政府或其它有權批准的機關批准。

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

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查後擬訂徵收土地等方案。

經市、縣政府同意後逐級上報。

徵收土地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者省政府批准。

02征地的實施程序

發布征地預公告(在征地獲批前)

發布機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

發布範圍: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組。

公告內容:擬征地的用途、位置、面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

發布後果: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03征地調查(在征地獲批前)

調查機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

調查內容: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

確認調查結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調查結果。


04發布征地公告

發布機關:市縣政府,由地政部門負責實施。

發布範圍: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組。

公告內容: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收土地用途、範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

發布後果:公告發布後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築物不列入補償範圍。


05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登記機關: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地政部門。

登記申請人: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青苗及地上附著物所有權人。

登記期限:征地公告規定的期限。

登記所需材料:土地權屬證書證書、地上附著物產權證明等文件。

不辦理登記的後果:不列入補償範圍。


06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擬訂機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會同有關單位。

擬訂根據:土地登記資料、現場勘測結結果、經核對的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法律法規規定的征地補償標準。

方案內容: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等事項。

方案公告: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在被徵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公告方案,聽取被徵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組織聽證。

報批:由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報市、縣政府批准。


07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確定和批准機關:市、縣政府(並報省政府地政部門備案)。


08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組織實施機關:縣級以上政府地政部門。

費用支付:在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給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支付費用的,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交土地。


09土地交付

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7UuOm0BJleJMoPMo2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