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被曝裁員1000人,迷茫的香港與「過冬」的TVB

2019-12-12   一點劇讀

文 | 漪二

曾經一度輝煌的TVB,如今也因為裁員危機而進入了漫長的冬天。

據港媒報道,TVB月底將裁員近千人,其中製作部和綜藝組影響最大。據悉現在TVB所有員工大約有4000人,有媒體就此採訪了TVB行政總裁,他就表示此消息:「多假小真。」據悉這次裁員將會有800到1000名員工被裁。

12月12日,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9》舉行的記者招待會,公布了13個獎項提名名單,頒獎典禮將於下月12日於無線電視城舉行,但與往日眾星捧月的輝煌不同,這次的頒獎典禮關注者寥寥。

而就在11月23日,福建廈門。金雞獎頒獎典禮正式落下帷幕。毫無疑問,這是屬於華語電影的高光時刻。入圍影片和演員們堪稱「神仙打架」,誰的落選似乎都會留下些許遺憾。頒獎典禮上,徐崢、吳京、黃渤等內地明星與成龍、任達華、惠英紅、王祖藍、陳偉霆、明道、霍建華、林心如、溫碧霞等諸多港台明星齊聚亮相,堪稱金雞獎史上最強陣容。一海之隔,一邊群星璀璨,歡聲笑語。而另一邊同天舉辦的金馬獎由於內地、香港電影人的集體退出顯得星光暗淡。

更為巧合的是,就在金雞獎開幕的當天也是香港TVB 52歲的台慶日。TVB官方微博下寥寥數語的祝福已經折射出香港無線電視台當前的暗淡。加之數月來香港局勢的動盪導致香港經濟嚴重下滑,尤其對旅遊業、影視業在內的第三產業的影響更為嚴重。儘管TVB近年來身陷囹圄,並北上極力尋找突破點,但寒冬來臨,香港TVB的冬天或許會更漫長。

無可奈何花落去,人才北上仍是大勢所趨

眾所周知,TVB近年來最主要的困境之一就在於人才的大量流失。香港市場的縮小、TVB自身弊端的顯現是藝人們心知肚明又無力改變的事實,而這些都成為藝人北上的主要因素。近十年,尤其是在2005年—2015年,TVB多位當家藝人、製作人的離開如釜底抽薪般將TVB曾經的優勢帶到了內地市場。例如劉愷威、胡杏兒、林峰、佘詩曼、蔡少芬、黃宗澤、鄭嘉穎等一批觀眾有或多或少印象的藝人紛紛選擇北上開啟自己的掘金擴土之路。

在這些藝人北上之路中,有從默默無名到家喻戶曉的類型,也有因北上而拓寬更多市場的類型。劉愷威是前者的典型,早年出道卻不溫不火的他轉戰內地發展時,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北上不久,一舉憑藉《鳳穿牡丹》里的「霍冬青」獲得了2008年度「我愛我劇」頒獎典禮「最受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算是在內地市場站穩了。緊接著和當紅小花、流量女王楊冪的戀情曝光,使他迅速成為媒體關注度極高的藝人,順帶迎來了事業的最高峰。

而另一類就像鄭嘉穎那樣,早已成名在前,內地市場的一個機會讓他在內地一時間爆火。在TVB時,他飾演過古板含羞的「沈郎」;滿腹委屈卻努力尋找真相的「張承希」;還有記憶里白月光的「高顯楊」……這些角色成就了他TVB視帝地位。但視帝也有視帝的野心和困擾。無線的力捧和自身的努力儘管成就了他,但現實局限也不可忽視,他成為北上的幸運兒之一,因為他等來了溫潤如玉「八爺」一角迅速走紅,成為他演藝事業的巔峰時刻。

成功的案例在前,讓眾多港台藝人無法抗拒和漠視內地市場。誰不想成為下一個幸運兒呢?就這樣,十年間,無論是新人還是老人,是演員還是編劇、導演,從台前到幕後紛紛北上,香港影視工業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們」用實際行動撬動了TVB這棟大樓的根基,使它變得岌岌可危。

《步步驚心》劇照 鄭嘉穎因飾演皇八子胤禩一角在內地迅速走紅

鄭嘉穎在總結自己的演藝生涯時有一句話:「去台灣是不得已,回香港是心之嚮往,來內地是大勢所趨」。大勢所趨,是一句貼切現實的評語。內地市場的廣闊不僅對TVB旗下的藝人們,而是所有港台影視產業人才的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儘管這兩年TVB人才有部分回流,但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死板的經紀約。今天,未來,他們的重心依然還會內地市場。

合拍成為TVB的救命稻草,抓穩了才能有生的希望

TVB面臨的局面,是人才出走、收視率降低、營收降低的一個死循環。2015年TVB開始痛定思痛。從華人文化入股到杜之克空降,一切動作都意味著TVB這座巨輪將要調轉航向,而內地,是它的方向;優愛騰,是它合作的第一站;合拍,是求生的必經之路。

今年4月,騰訊與TVB的合拍刑偵劇《鐵探》低調上線。編劇寵兒「西九龍重案組」再次回歸大眾視野。但出人意料的是,《鐵探》在劇情的「反套路」以豆瓣7.9分的成績似乎為港劇重生注入一劑強心針。它在保留著刑偵劇基本的探案、懸疑之外,著力刻畫高層權力爭鬥、人性衝突等方面的內容,讓觀眾感受到更加飽滿的人物情感。例如惠英紅所飾演女強人式總警司Madam萬既有上級的咄咄逼人即視感又有令人心疼的一面。而緊張的劇情更讓不少觀眾直呼「熟悉的港劇回來了」,使《鐵探》 2019口碑最好TVB劇集之一。

口碑好,但卻沒留下什麼深刻印象。這是《鐵探》的遺憾,這也是幾年來TVB劇集面臨的主要困境。而近幾年能夠引起關注度的TVB劇集,大都離不開與內地的合作,並且幾乎全部聚焦在與優愛騰三大視頻網站巨頭的合作上。

細看與三大巨頭的合作模式,與優酷的合作主要是同步+合拍雙管齊下。合拍《機動部隊》《蝕日風暴》《飛虎之潛行極戰》等劇集,2018年同步播出三大台慶劇。而與愛奇藝和騰訊主要還是劇集製作上。TVB與騰訊主要聯合出品了《溏心風暴3》《使徒行者2》《宮心計2深宮計》等多部老牌IP加持劇集;與愛奇藝合作《盲俠大律師》《再創世紀》等。不管什麼合作模式,實際上是各取所需。TVB依靠合拍獲取更多的營收,通過視頻網站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優愛騰可以擴充片源,收穫更多流量,對於雙方而言何樂不為?

但需要注意的是,TVB對合拍的高度依賴性會成為其發展的桎梏。2019年上半年,TVB沒有與內地聯合製作的劇集是導致上半年中國內地業務總收入下跌了43%的主要原因,生存狀況更為艱難。而對於優愛騰而言,2019年在營收指標和付費會員數量上均實現了增長,視頻平台正式邁入過億會員時代。今天合拍劇似乎成了TVB的一顆救命稻草,反觀優愛騰即使沒有合拍劇對經營的狀況影響不會太大。更為要緊的是,TVB的這種依賴太容易受到各方影響,這讓它走出困境之路更加充滿了不確定因素。未來不管是合拍還是其他方式,依然亟待解決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核心問題。

少壯時期」的巔峰時代,的確一去不復返

相信不少觀眾在《鐵探》中看到「西九龍重案組」時都會倍感親切。西九龍作為香港警務署六大總區之一在多部刑偵劇、警匪劇中出鏡頻繁。從TVB刑偵劇始祖《刑事偵緝檔案》《陀槍師姐》到《隔世追兇》《法證先鋒》再到《法證先鋒3》《飛虎》等劇集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可謂是劇情可變,人物亦可變,但西九龍的位置一脈相承永不變。

回看《刑事偵緝檔案》《陀槍師姐》的創作年代,是TVB最為輝煌的時期也是令無數劇迷津津樂道的時代。這一時期,香港娛樂業的人才大都出自於TVB創立的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它與「香港小姐」的評選成為了香港影視業人才培養的兩翼;這一時期,TVB為全面滿足大眾娛樂口味開創了武俠劇、職業劇、刑偵劇、宮斗劇等題材,這些都成為了國產電視劇題材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提到金庸武俠劇依然流傳著「《神鵰俠侶》看白古版,《笑傲江湖》看呂頌賢版,《天龍八部》看黃日華版,《鹿鼎記》看陳小春版……」的佳話,這些都是TVB的扛鼎之作。

今天的高光時刻屬於中國內地,而上世紀80、90年代,是TVB的名副其實高光時刻。根本原因是那些劇集無論演職人員的挑選、還是劇情內容、後期製作……劇集的每一道製作工序都深深植根於香港本土,最終使它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它吸引著剛剛開放對一切充滿好奇的內地市場,充分滿足了內地觀眾的文化匱乏。正是這樣造就了演員家喻戶曉,BGM人人哼唱的時代,而這些都成為了幾代人共同的青春回憶。

回憶值得追憶,可它越美好越凸顯出現實的殘酷。近年來TVB製作的劇集再難引起全民討論和關注就是它面臨的最大現實。在網際網路時代,觀眾視野、觀看選擇性得到極大拓展,甚至審美也在20年中發生根本性變化。屬於TVB的巔峰時代的確一去不復返,它能做的只能是接受現實,別讓情懷和回憶成為未來的阻礙。

20年時光流轉,TVB經歷過最輝煌的時代,也陷入過自我掙扎和迷茫。這一過程似乎同時與香港地區的發展相契合。20年前,TVB用《大時代》《創世紀》《鑑證實錄》等劇集印證了香港的經濟文化繁榮。20年後的今天,正如《使徒行者2》中有一句經典台詞——「摧毀一切才可以重建新秩序。」所說的這樣,香港正在經歷重建新秩序的過程,而TVB的未來就在書寫新時代香港故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