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能花才能賺」(下)

2019-11-18     樂樂聊理財

會花錢不一定能賺更多錢,但能花錢一定存不到更多的錢。

會花錢體現了一個人理性的消費觀,反映在花錢的「質」上,能夠將自己手中的錢進行合理支出,讓每一分錢都能花在刀刃上,發揮錢的最大使用價值;會花錢體現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一種「計劃消費」,該花的錢一定花,而且錢花出去能取得「物超所值」的效果,而對於不必要的花費,可花可不花的錢,能夠讓它老老實實流進家庭財富的「蓄水池」,以備以後使用。而能花錢更多的體現在花錢的「量」上,我們說一個人很能花,通常指這個人賺多少花多少,即使有剩餘也很少,比起賺的錢而言,能留存下來的太少,很多時候甚至是「超額消費」。能花錢,體現了一個人消費的隨意性,它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們對金錢資源的浪費,錢花出去了,很多時候卻不知道錢花在了哪,而且購買的很多東西都不是「必需」的;能花錢,是一種著眼於享受當下卻忽視長遠的理財觀,能夠滿足我們當前的物質享受,但經不起時間考驗,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家庭財務結構極易崩塌,甚至產生不可想像的毀滅性。

說起「會花錢」和「能花錢」這兩個概念,我們就不得不提「量入為出」這個詞。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這個理財觀,時至今日,這四個字依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其實,我們大多數時候對這四個字的理解都僅僅停留在表面。從字面意思來看,量入為出是指根據收入的多少來決定支出的多少。這裡面蘊含的一個核心是我們的支出一定要小於收入,不能「超額支出」,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財富蓄水池一直有活水。但事實上,「量入為出」這四個字還有另一層含義,即我們要關注我們的存款效率。

啥叫存款效率,簡單地講就是我們的有效存款率。存款效率是我們每月的收入扣除支出後剩餘可供我們完全可支配的收入除以我們每月的收入即可得出的數據。用公式可表示為:存款效率=(收入-支出)/收入*100%。

舉個例子,當我們每月收入是5000元時,我們的支出是3000元,還有2000元可以存下來,那麼我們實際的有效存款就是2000元,存款效率就是2000/5000*100%=40%,後來,由於整個社會物價水平的不斷上升,加上我們自己工作經驗的不斷豐富,工作技能的不斷提升,收入水平有了大的提升,我們每月的工資收入漲到了10000元,這時候我們的支出也因為通貨膨脹水漲船高,變成了7000元,剩餘3000元可以進入我們的儲蓄帳戶。從量上看,我們的收入翻了一倍,我們的存款數額也由原來的2000元變成了3000元,存款數額增長了1000元,看似我們的存款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事實上,仔細一算,我們的存款效率僅為3000/10000*100%=30%,而這個數據是低於之前收入低時候的40%的,如果按照我們之前的40%的存款效率來計算的話,我們手中應該存4000元,而現在僅僅存了3000元,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收入翻了一倍,我們的存款效率卻下降了10%,我們並沒有很好的做到「量入為出」。

可能有朋友會說,我現在工資收入漲到了10000元,我每月能夠存3000元並沒有超出我賺取的收入,我完全在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花錢啊。的確,我們花的錢沒有超出我們賺取的收入,這的確已經做到了「量入為出」,但這僅僅是達到了「量入為出」的「入門級」。要想把這一原則用到精髓,讓我們牢牢抓住我們應該抓住的錢,我們必須要重視「存錢效率」。

可能還有朋友會說,我的收入比以前增長了,我的存款也實際增長了,這不是很好嗎?一直存總收入的40%這不是意味著我一直要過和從前一樣緊巴巴的生活嗎?其實不然。想想看,我們過去賺5000元,我們的支出是3000元,現在我們的收入漲到了10000元,按照40%的存款效率計算,我們的支出變成了6000元,支出也翻了一倍,我們的支出增加了3000元,支出是同步增加的,我們完全可以把多增加的這3000元做一個合理安排。

具體怎麼做?

我們可以把其中的1000元用來改善物質生活,1000元放在旅遊或其他娛樂帳戶,一方面作為對我們努力提升收入的獎勵,另一方面也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剩餘的1000元,我們可以放進我們的財富蓄水池,這樣一來,我們的現有的生活水平不會受到影響,因為10000元的收入少花1000元我們完全可以接受。但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改變,它不僅有助於我們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增強我們賺錢的信心,同時長期來看,能培養我們的財商思維,對於及早實現財務自由具有重要意義。

現實中,我們的支出會隨著我們的收入不斷增長,但無論怎麼增長,只要我們一直保持著一個良好的消費習慣,保證我們的存款效率一直保持不變甚至能夠不斷提升,那麼我們可用來「開源」的本金就會越來越多,我們可以選擇的創收渠道也就會越來越寬。因為本金多,即意味著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創業,也可以選擇和別人合夥創業,更可以選擇投資房產、投資證券市場,我們的選擇性會很多,甚至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把錢投資到自己身上,提升自身技能從而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這也就是存更多錢給我們帶來的好處。相反,如果我們本金太少,即使有現成的機會等著我們去抓,我們也會因為錢少沒有參與資格,而與賺錢機會失之交臂,這就很遺憾了。

因此,我們要把「量入為出」和「存款效率」這兩個利器充分利用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積累起越來越多的投資本金,讓我們的財富蓄水池源源不斷地流入活水,為我們提前實現財務自由打好地基。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吧,感謝大家關注『「樂樂聊理財」。理財是一門智慧經,需要慢慢研究,一點一點來實踐,才能找到其中的真諦。

作者:樂樂聊理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st-gG4BMH2_cNUg83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