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項重要的思維方式,一定要趁早就培養!家長早知道早受益

2019-11-27     健康plus

隨著「素質教育」這一理念的推廣,很多中小學生家長都開始重視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學習尤其重要,相比於 「填鴨式教育」帶來的被動學習狀態,獨立思考帶來的主動學習狀態更能夠讓孩子更有收穫。相比於學習成績,獨立思考的能力,更應該是越早讓孩子掌握的。

​也有一些學齡前孩子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著急培養,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小到每天穿什麼衣服鞋子,吃點心飯菜的種類,大到玩具的選擇、遊戲時間和種類都完全由家長來把握,孩子幾乎沒有任何地方自己決定。長此以往,那些被家長安排慣了的小朋友,也就懶得去思考,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做決定,從而影響之後的學習和進步。

實際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在生活中逐漸培養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由年齡來決定,而是由孩子天性發展決定的。想要收穫一枚能夠獨立思考的寶寶,家長朋友們可以試試這幾招。

​第一,專注力訓練,不過多地打擾孩子。

很多家長容易打斷孩子的專注,比如孩子正在閱讀,玩玩具,正在興趣頭上,尤其不要去打擾孩子。保持專注可以很好培養孩子思維,刺激大腦發育。

如穿衣服這件看起來很小的事情,也可以培養孩子專注力。因為小孩子想要獨立完成穿衣服,需要知道先後、左右、前後等幾種順序的規律,然後進行思考和模仿才能完成。

切記,家長要給足孩子嘗試的機會,儘管他們可能會出現里外穿反、左右不對稱等,不要著急幫忙,珍惜孩子這種獨立探索過程,不要打擾孩子。

​第二,培養孩子觀察的習慣,呵護好奇心。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什麼樣的家庭,成就什麼樣的孩子。確實,孩子的思考和觀察能力,很多都是生活中小事培養的。

當孩子正處在「十萬個為什麼」的階段時候,家長尤其要注意,這時候,是培養孩子進行思維訓練最佳時機之一。

在不斷回答孩子們問題的同時,家長可以通過向孩子提問題,增加孩子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如很多孩子都會問:「為什麼白天能夠看到太陽,晚上卻只能看見月亮」。

這時,家長就可順便將太陽系的運轉規律,如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地球自轉的知識給孩子講解。如果孩子仍然模糊。不妨藉助網絡上科普短視頻,其中有很多關於太陽系8大行星的運轉動畫,寓教於樂,正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作為家長的你,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培養孩子耐心,讓寶貝能夠認真傾聽。

傾聽是學習中重要的一種能力,除了主動學習,傾聽他人的講述、話語,吸收其中的有益知識,是非常有益的學習方法。

學齡前的小朋友往往容易分心,難以長時間聚焦在講述人身上,這是年齡和生理髮育決定的。但傾聽和耐心的培養是好情商的基礎。仍需從小養成傾聽的習慣,尊重他人。

但也不能對學齡前的小朋友提出太高的要求,比如專注傾聽繪本、體育課程、樂高課程、繪畫課程20到30分鐘即可。

堅持是培養耐心最好的辦法, 在孩子還沒有放棄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泄氣,多鼓勵孩子嘗試和堅持,孩子的耐力會慢慢變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g_8rW4BMH2_cNUgaU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