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的歌如何聽:不帶濾鏡、不管好壞,不妨先聽聽看

2020-03-23     枯井音樂

01華晨宇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內心世界很豐富。

剛參加《快樂男生》時,他也是個憨憨,不善交流。

粉絲們常說他不在意外界評價,一心做自己的音樂。

其實不是,他很在意外界評價,《快樂男生》時也想過退賽,與之就有關係。

現在他只是不在意負評價,因為在意也沒用,討厭你的人終究會討厭你,甚至連可以了解你的機會都不給。

他對粉絲的評價很敏感,會為粉絲考慮,守護、回饋他們,十分用心準備演唱會,並且注重觀看體驗,做很多細節,讓粉絲觀看之餘,吃好、喝好、玩好、睡好。

「鬼才」這個稱號,「才」先不說,但他真的「鬼」,就是這人很怪,有點「不正常」。

上學時,每次他進教室,老師會說「有一陣陰風過來」。是因為長時間在房間裡寫歌,乍一出來,沒有精神,呆呆的、飄飄的,像魂兒一樣。

他有點孤僻,想法獨特,別人難以理解。

有一種孩子平時不出門,不與人交流,天天鼓搗自己的小玩意,可以是畫畫、音樂,各種自己喜歡的東西。

他們真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像很多人逢場作戲,故意表現自己多麼愛音樂。

說他「有病」真不過分。看下他的音樂風格就很明顯。

02華晨宇的音樂風格

先看他的演唱,經常會有難以理解的東西出現。

誇張的肢體動作、面部表情,看上去有很多表演痕跡。

正常歌手,絕對不這樣。

他的性格導致這種風格,而且相當敏感,就是不想與任何人一樣。

可以想像下你被催婚,都會很敏感,在父母、親朋好友眼中,你就是「病人」,到了年紀沒對象,就是有病,不正常。

而你心裡想,誰規定別人怎樣,我也得怎樣,就單著挺好呀,沒事操心我幹什麼,我有想做的事,而且這件事遠比結婚重要。

華晨宇就是這樣的人,而且很偏執,就是要搞自己的音樂,就是要與眾不同,要他與別人一樣,相當難受。

再看《歌手》華晨宇的全部表現,你可以說他「所有歌都一個套路「。

但他絕對與其他人不同,儘管你不喜歡。

03《神樹》和《降臨》

這兩首歌爭議比較大,很多網友欣賞不了,這很正常。

一個話嘮無法理解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即便可以交流,但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一個覺得對方太慢,一個覺得對方太煩。

華晨宇的歌,應該先不管好壞,先好好聽一聽,當然這對很多人來說很難,因為他們根本不想去聽。

這就是你的問題了,自己都沒好好聽過,就直接開始「點評」,往往太主觀,而且都是錯的。

華晨宇的歌,需要的不是喜歡,是聽眾願意去理解的心,即使你不喜歡,不妨也聽一下他在表達什麼。

華晨宇對這兩首歌這樣解釋:

跟著他的情緒走,可以發現,他的表達很準確,真的有這些東西的存在。

他的歌大機率只要想聽,或者認真去聽,就會喜歡,問題在於很多人不想去聽。

其實絕大多數新事物、新技術出現,我們一開始都是抵制的。

然後慢慢了解,慢慢接受,去掉有害的,保留有利的,為人所用。

很多人吐槽甚至攻擊他,這倒沒什麼,人紅是非多,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吐槽之餘,還是花點時間,好好聽下作品,聽過之後,發言就理性了。

你會清楚這是一種音樂風格,你不喜歡,有人喜歡,這很正常,你也不會在彈幕里浪費口舌。

有人壓根就沒完整聽完,不可能聽出什麼來,還裝作很懂,拿些看似很專業的理論來評論,這些人,在真正旁觀人眼裡看起來,真的像個……

04華晨宇的排名

他的名次走低,與風格有關。

他這種表達自己獨特想法的歌,有可聽性、欣賞性,但缺少「地氣」。

只有你願意進入他情緒裡面,才能聽出東西,大多數情況,很多人直接快進,根本不想去聽。

不是他的歌多難理解,多高級,它的聆聽難度在於華晨宇上來就把大門鎖死了,別人進不來。

也就是現在的「華晨宇濾鏡」,管你唱什麼,只要是你就「拉黑」,就不給你票。

聽他歌的一般都有前提,就是對音樂有很強的包容性,客觀性,你不喜歡也願意去好好聽一下,這才是會聽音樂的人,這樣的人,他們不輕易主動評價,喜歡就聽,不喜歡就滑走。

進入別人的情緒不容易,需要共情能力,傾聽也不容易,尤其華晨宇這種個人風格突出的,所以他的歌曲評價經常走向極端,不喜歡直接開黑,喜歡的愛到發瘋。

而且《神樹》容易讓人聯想到不好的事情,引起負面情緒,自然拿不到票。

華晨宇的歌如何聽:不帶濾鏡、不管好壞,不妨先聽聽看

比如你在快餐店放舒緩音樂,那你肯定賺不到錢,客人點碗麵條一吃一兩個小時,那還玩什麼。就應該放快節奏的音樂,讓客人沉不住氣,迅速吃完,然後迎接下一波客人。

《神樹》、《降臨》都不走票,而且第七期其他歌手表現很好,華晨宇這個名次不意外。

還有個原因是袁婭維提到的,他們是第二次來《歌手》,水平已經展示的七七八八,只能變化,做到不重複。

如果上一次華晨宇是優秀,那這次風格有變,很大機率不如上次,有進步也不會明顯,一直給人驚喜,並且一直讓人滿意,誰也做不到。

不做變化更不行,如果再唱以前的風格,可能就被說「油膩」了。

反正任何綜藝基本上都這個套路,看著彈幕,一會兒生氣,一會兒大笑,嗯,就很有意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efREHEBfwtFQPkd6b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