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南祁豐鄉:抓「牛鼻子」做牛產業 走致富路

2020-04-15     張掖日報

趙安娜 黃國濤

人勤春來早,產業發展忙。近日,肅南縣祁豐藏族鄉的幹部們正忙著為各村農牧民群眾尋找適宜黃牛養殖的棚圈,幫助為他們計劃購買的黃牛儘快安居落戶。近年來,該鄉以促農增收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緊抓產業轉型,大力發展牛產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新路子。

服務先行,念產業轉型「致富經」

祁豐藏族鄉位於河西走廊西部,祁連山北麓,是一個以遊牧為生的傳統畜牧業鄉。近年來,隨著草原生態保護補獎和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等政策的實施,許多農牧民從保護區搬遷出來,放下牧羊鞭,住上了新居。

為了推動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幫助農牧民群眾開闢增收致富新渠道,當地政府結合實際,從做牛產業、引良畜種上下功夫,堅持長短結合、市場需求等原則,在深入分析、科學研判的基礎上,積極引進西門塔爾黃牛,推廣引導農牧民群眾科學飼養、走致富路。同時,推行「個人+集體+合作社」產業化經營模式,充分利用毗鄰酒嘉地區的區位優勢,組織各農牧村負責人及養殖大戶進行實地考察,採取「異地借牧」等方式,幫助農牧民解決無養殖場地的問題,走上了符合藏鄉實際的綠色生態養殖產業化之路。

政策牽引,鋪促農增收「致富夢」

「縣上出台了好政策,養牛還給補錢呢!」該鄉包村幹部們在走村入戶過程中,挨家挨戶向農牧民群眾宣傳肅南縣近年來出台的肉牛貼息貸款和肉牛補貼等政策。

為了鼓勵農牧民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不斷推進黃牛養殖產業規模化發展,該鄉緊跟政策腳步,謀新思變,持續加大各項惠民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動員和組織農牧民群眾開展補助申報工作,不斷加強溝通協調和銜接落實,讓政策紅利真正惠及廣大農牧民群眾。目前,該鄉黃牛養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已輻射帶動全鄉75戶農牧戶飼養黃牛934頭,預計4月底將突破1100頭,今年已為29戶養殖戶申報貼息貸款480萬,全鄉7村49戶208頭肉牛能繁母牛已享受補助資金4.16萬元。

技術支撐,走科學養殖「致富路」

在想方設法解決肉牛「住房」問題,讓農牧民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的同時,該鄉又把工作重心瞄準到黃牛科學飼養上,在「精養」「細養」上狠下功夫,推動黃牛養殖產業向質量型和效益型轉變。

該鄉積極推廣黃牛凍配改良工作,著力培育優質肉牛品種,在甘壩口村建成黃牛凍配改良點,積極向上爭取優質西門塔爾品種肉牛凍精800支,已授配改良肉牛38頭。與此同時,按照「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的原則,持續加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多措並舉加強動物防疫宣傳普及,積極引導農牧民群眾掌握科學防疫技術。不斷加強檢疫監督,全面開展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和監測工作,仔細排查易感動物的健康狀況和來源,對大小牲畜按期進行免疫接種,加強畜群的日常消毒和管理,今年春季牛口蹄疫免疫密度已達99.8%,累計消毒滅菌面積達6萬平方米。

現如今,西門塔爾黃牛養殖已成為祁豐鄉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香餑餑」,當地黃牛養殖規模已從去年的314頭增長至如今的934頭,加入黃牛養殖隊伍的農牧戶也從49戶增加至75戶。下一步,當地政府還將借力政策春風,不斷擴大黃牛養殖規模,拓寬黃牛銷售渠道,帶領農牧民群眾在致富路上穩步前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a9jfnEBrZ4kL1ViXV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