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過西湖、烏鎮 、周莊你會發現,那裡保留了很好的古色古香。
有些人就說,正因為不開發這些景區,所以才能保持那麼好環境。
其實,事實更好相反。
河堤、楊柳、綠水、青山,這一切都是造出來的,每時每刻都有人在修修補補
你看到的所謂古色古香,看到的環境優美,看到賞心悅目, 一切都是人為的,是刻意造出來給你看的。
沒有開發的景色,你不會想看第二遍。
下面我們就以烏鎮為例,給大家說說這個話題。
01
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烏鎮,不是保護出來的,是拆出來的。
沒錯,就是把破破爛爛的建築拆掉,刻意建成你想像中的江南古鎮。
1995年10月,畫家陳丹青去杭州,繞到烏鎮。
那個時候烏鎮還沒有開發。
當時陳丹青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東西柵破敗淒涼,剩幾戶老人,聽評彈,打牌,河邊衰牆邊停著垃圾堆、鳥籠子、還有家家的馬桶,年輕人走光了。
那種沒落頹敗,味道是好極了,我原是江南人,走走看看,絕對懷自己的舊,可是全鎮完全被世界遺忘,像一個炊煙繚繞、雞鳴水流的地獄。」
江南某一個沒有開發的古鎮
這就是真的烏鎮。
這樣的烏鎮你真喜歡去麼?
現在那麼多人喊著要返璞歸真,喊著田園牧歌,這個願望本身當然值得尊重。
但問題是:這個願望的本質是什麼?
他是要一種片段的體驗,還是真的要那種全部的生活?
想想自己的情況就知道了。
我們要小橋流水,但是最好不能有蚊蟲臭味。
我們要田園牧歌,但是得有乾淨的抽水馬桶和淋浴設施。
我們要古色古香,但是Wi-Fi信號可不能少。
我們要推開窗有江南小巷,但是轉回身最好就是酒店大床。
02
烏鎮,是怎麼被造出來的?
注意!不是保護出來,是造出來。
在90年代以前,烏鎮還不是一個旅遊古鎮,只是一個破敗的、沒有名氣的江南小鎮。
好了,改造烏鎮開始了。
一個古鎮就要有「古」的樣子。
於是,與老區不協調的建築,七八十年代的宿舍樓和百貨大樓,突兀的新房,都拆了。
把所有的管線埋在地下,給老百姓裝馬桶,防止他們往河裡倒污物。
也給鼓勵老百姓買洗衣機,這樣他們就不會跑到河邊洗衣服。
ps:你所看到的江南浣紗女溪邊洗衣服,那是裝出來給你看的,真實生活誰還手洗,哪怕你想手洗也不給,這不是弄髒溪水嗎。
鋪基礎設施,讓家家戶戶通管道煤氣,這樣就沒人燒柴火,也就沒黑煙到處飛。
建無線網絡,供遊客免費使用。
遊客對古鎮的愛,其實是「偽愛」。
他們來自大城市,逃離到古鎮看小橋流水人家,但他們還是要過自己熟悉的生活,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找WiFi,如果WiFi免費,就對這個地方立馬有好感。
建直飲水廠,今天的烏鎮,打開水龍頭是分級供水,有些可以直接飲用,有些是自來水。
你以為乾淨的水,是保護出來的,其實是供水廠處理過的。
美,都是刻意的
為了讓你流連忘返,烏鎮在開發時,處處都做到了刻意。
烏鎮的酒店不做標配,不參加評星。一般的酒店走廊不超過2米寬,但烏鎮酒店都做到3米寬,就是為了讓客戶住得舒服。
酒店衛生間也做得很大,就是讓客戶用得舒服。
別的酒店一次性用品能省就省,牙刷和肥皂簡直沒法用。而烏鎮的酒店,用的都是質量高的一次性用品,包裝精美,客戶可以當禮物帶走。
客人入住時,民宿房東冬天要送一杯熱飲,夏天要端一杯冰飲或綠豆湯。
在吃的方面,一份番茄炒雞蛋中,雞蛋不能少於四個;一份土雞公煲,從雞肉的分量到價格都有明確規定,否則客人可以投訴。
做菜用的醬油、味精、料酒,都是統一採購,甚至可以做到景區內的食物比景區外還便宜。
在烏鎮進行全面改造之前,旅遊公司就和當地居民簽訂了合同,請他們在完成改造之後,重新搬回到烏鎮,繼續扮演一個在古鎮里生活的居民角色。
請注意,是扮演。
這些居民的真正身份,是烏鎮旅遊公司的員工。
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這些居民在私底下聊天,用的還是當地的吳儂軟語,而不是其他地方的方言。
這樣遊客來到烏鎮,耳邊聽到了就是原汁原味的方言。
你看,開發者從無數的細節中營造了一個古鎮給你體驗。
03
看到這些,你是不是覺得烏鎮一下子就不可愛了,說好的原汁原味呢?怎麼都是刻意做出來給我看的?
通常的理解中,想要保持一個古鎮的原汁原味,別管它就行了。
讓原來的居民就住在那裡,保持原來的生活方式,讓原來的商店就在那裡,保持原來的經營業態。
如果這樣做,那麼下面的後果就一定會發生。
第一,遊客來了,錢也來了。
錢來了之後,別的不說,當地房價肯定是見風就漲。
為啥?有錢之後,當地的經濟結構被打破了,家庭關係也維持不住了。
而且房價一漲,旅遊者一多,本地人也未必願意繼續留在這裡。
老房子賣的賣,租的租。
接手的人大機率不是本地人,而是專門來做旅遊者生意的人。說的話也肯定不是本地方言了。
這「原汁原味」也就保持不住了。
第二,外來的遊客,改變了人和人之間的博弈關係。
原汁原味的小鎮民風,之所以看起來那麼美好,是建立在當地熟人之間的重複博弈之上,大家都是鄉里鄉親,抬頭不見低頭見,誰都不敢做破底線的事。
如果到處都是只來一次的遊客,會發生什麼?
你懂的,只要管理稍一鬆懈,宰客現象就會出現,什麼淳樸民風、原汁原味都要保不住。
古色古香的烏鎮是假的,它的存在就是為了塑造你的體驗。
也正因為烏鎮開發了,才帶來好的環境,否則就是開頭說的陳丹青的印象:
「東西柵破敗淒涼,河邊衰牆邊停著垃圾堆、鳥籠子、馬桶......像一個炊煙繚繞、雞鳴水流的地獄。」
如果你真要守著一個不開發的烏鎮,那就是個滿大街大小便的地方,去一次就能讓你終身不忘,噁心到死。
04
前幾天寫的《看完這些評論後,我覺得海南又要錯過這次機會了》,被一名讀者放到天涯論壇上,裡面有人拿出環境最好的城市排行榜來說明海南不搞工業是對的。
排行榜里,毫無疑問,海南的城市海口和三亞排前面。
但海南的城市環境那麼好,為什麼海南人活不長呢?
海南的人均壽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而排不進環境排行榜前20的北京上海,人均壽命第一第二。
說實話,非洲、巴西、東南亞的熱帶雨林,綠化更多、氧氣更足。
當然那裡的人死得也更快
現代醫療才是長壽的秘籍,其他一切都是假的。
要想擁有現代醫療,就要發展經濟。
經濟落後,只能讓你短命,哪怕你天天活在綠化百分百的森林裡
用海口和三亞的空氣品質來說明不搞經濟就是保護環境,恰恰是打臉。
深思一層,為什麼海南那麼大,只有海口三亞的空氣品質靠前,海南其他城市呢?
海南還有其他地級市的啊。
原因就是,海南基本上只開發了海口和三亞,其他地方都沒怎麼開發,都還是貧窮落後。
所以環境最好的是海口和三亞,而其他沒開發的地方,不說髒亂差吧,反正沒什麼美感。
那些口口聲聲說要保護海南環境、不給開發的人,其實自己喜歡的還是開發後的海口三亞,而不是海南其他地方。
05
你可能會說了,開發可以啊,別搞工業,要保護生態。
你再仔細看看上面提到的烏鎮的例子,你不覺得烏鎮的開發很像一板一眼的工業嗎?
任何服務都有標準,這就是工業化的一種表現。
長三角珠三角經過40年的製造業磨練,開發任何一個地方,都習慣了使用工業化思維。
而事實也證明了,只有工業化才能造出好的產品,哪怕是一座和工業化完全不搭邊的古香古色的古鎮。
這個道理,我早就在文章《製造業最重要的意義:政府治理水平的測量儀》提到過,發展製造業,給一個地方帶來的,不僅僅是那點GDP,而是這個地方的官員和百姓都擁有一套工業化思維,當然發展製造業的地方的基礎設施也一定是極好的。
這就能讓這個地方在今後不管再發展什麼產業,都能得心應手,要設施有設施,要人才有人才。
再給大家說一下烏鎮的成績。
迪士尼樂園的復游率差不多有78%,中國大多數景點,復游率無限接近於零。而烏鎮比中國的平均水平高出了一大截,有40%。
迪斯尼樂園裡給你營造的一切,也是刻意造出來的,說得難聽點,園區就是大型工廠,裡面所有設施和員工在進行流水線工作。
這就是工業化。
06
發展經濟是會帶環境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方式是繼續發展。
大家還記得中學地理和政治課本里,都提到過的酸雨嗎?
因為人類排放二氧化硫,導致天空下酸雨。
酸雨在20世紀70和80年代很流行,被認為是人類最大的災難。
但是,進入到90年代後,酸雨幾乎就消失了。
我們在課本里讀到的酸雨,其實在生活中從來沒有見過。
因為酸雨早就被人類解決了。
我們的教程真的很落伍,都過去的事情,還拿出來嚇人。
不僅如此,還很白左,經常教違法經濟學常識的知識,只講發展經濟破壞環境,不說發展經濟帶來的好處。
很負責任地說,中學政治課本上有關經濟學的知識,都是錯的。
現在很多國人那麼崇拜綠水青山垃圾分類,就是那個時候被洗的腦。
想追求好環境,就使勁發展經濟。
綠水青山不是金山銀山,只有開發了的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否則就是窮山惡水。
也只有金山銀山才能出守紀律懂禮貌的國民,否則就只能出刁民。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你問下一輩子在綠油油的大山里生活的百姓,他們幸福嗎
說實話,這幾年,中國經濟確實不好,有外部原因,更重要是內部原因。
什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我就不扯了,網上分析一大堆。
我覺得要恢復經濟發展,先做到這三點:
1.把文明辦給撤了,還民眾經商的自由。
2.把環保部給撤了,還企業家建廠的自由。
3.把計生委撤了,還老百姓生育的自由。
人是第一生產力,前兩個是不阻撓人造富,後一個是增加人口,沒有人,一切都是白搭。
綠水青山不是金山銀山,只有開發了的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
你可能會說,文明辦和環保部撤了,那街道不是髒了麼?環境不是被污染了麼?
是的,確實會帶來這些問題。
但拉屎也會弄髒街道,污染環境啊,你就不拉屎了嗎?
現代社會是這樣解決拉屎問題的?
建化糞池就好了。
為什麼現在能建化糞池,爺爺那輩和父輩小時候只能用土埋?
是因為經濟發展了呀,有錢了呀,有技術了呀,所以每家每戶就都能建化糞池了。
答案很明顯,環境問題怎麼解決?
等經濟發展了,自然會解決,而且會用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解決。
這是現代生活的一個常識:一個現代化造成的問題,只能靠更深的現代化才能解決。
你想你的城市擁有美麗的環境,路在前方。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註:狐狸先森幾點鐘。
我們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