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女星雪莉離世:別等我離開,才說愛我

2019-10-15   青音

點擊上方 綠標 收聽音頻

作者丨小姐姐

主播丨江川

華人偶像張國榮,演員kimi喬任梁科學家張首晟,小紅莓樂隊主唱桃樂絲美國搖滾樂隊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喜劇演員羅賓·威廉士,詩人海子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海明威韓國男團SHINee主唱金鐘鉉、演員金美善……


昨天下午,這條因抑鬱症自殺的不完全名單上,可能因為這條#雪莉確認死亡#的熱搜而再次被迫延長……經紀人稱其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年僅25歲!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看到這條消息時是懵的,與其說是不相信,其實是「拒絕相信」。


8月助陣好友IU,客串《德納魯酒店》,狀態滿滿;10月6日,一身白襯衣出席了某品牌活動;10月13日,還在拍攝廣告,被網友遇見,曬了偶遇圖;


就在前幾天在參加綜藝《惡評之夜》時,還親自朗讀了網友對自己的各種惡評。並大方回應——可愛的留言。

其實,這場突如其來的離去,早有徵兆。

自2015年8月宣布退出f(x)組合以來,她本人在網絡上的一系列表現,都被網友懷疑是否是精神狀態出了問題——

直播間,放飛自我,一邊摸胸一邊告訴粉絲no bra;

凸點照、魅惑照、帶有強烈性暗示的照片層出不窮;

直播剪頭髮,邊撒嬌罵髒話,邊將頭髮扔向攝像機;

深夜開直播,不說話,卻眼眶通紅,像是哭過……

只是當時的這些推斷,並沒有得到外界的重視。像下面這位網友一樣持理性態度的人,實在不多。

大多人對她精神狀態不佳的猜測,還是「戲謔與輕視」的成分居多。而現在,這些曾經的「不正常」,都被重新解讀為向外「求救」的信號。

其實,她也曾在節目裡坦率地發出過「求救」信號,——

2018年10 月,雪莉曾在綜藝節目《真理商店》中,這樣說:從小就以童星身份出道,但從來沒人考慮自己年齡小,感覺在f(x)里壓力非常大,很害怕也很迷茫,沒有人傾聽過自己的內心,全世界好像只有我一個人。

25歲女星雪莉離世:別等我離開,才說愛我

「因為別人總是用有色眼睛看我,所以經常感到很難過。」

「請大家多疼愛我一些吧!」

目前網絡上關於雪莉的死,揣測很多,有人將其歸為網絡暴力,有人大談陰謀論,有人相信系抑鬱症自殺……

今天我們不站隊,也不妄加評論,只想談談這個讓#全球超3億人受困,每年100萬人喪命#的疾病,該如何識別抑鬱症患者,或有抑鬱症傾向的人?(點擊藍字,閱讀青音約往期文章,了解什麼是抑鬱症是什麼,以及抑鬱症的發病機制。)如果身邊有朋友或家人身患抑鬱症,我們該如何更好的陪護?

在心理學領域,抑鬱症其實是所有精神疾患中最輕微的類型,被稱之為「心靈感冒」。它不是不治之症,早發現並且進行治療,臨床治癒率達80%以上

但是如果就醫不及時,患者和家人認識不到其危害,不主動就醫和按時服用抗抑鬱藥物,就容易引發病情不斷加重最終導致自殺的危險。

那麼,如何「自查」,或者如何識別身邊有抑鬱傾向的人呢?

著名心理專家、美國NGH認證催眠師、與抑鬱症相處了1000多個日子的蘇禾老師,在課程《和「心靈霧霾」說再見——遠離抑鬱症的40個心法》中,給出了四個方面的參照標準:

第一,是否出現了生理(軀體)上的反應。

腸胃不適

我們一旦有情緒上的壓力,最容易反映的就是我們的腸胃。其中,大腸急躁症,或消化不良,是急性壓力最直接的反應。

睡眠質量下降

在睡眠的質量上,除了通常意義上的失眠、睡不著、睡得少之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早醒」。

早醒,其實與內心無法排解的悲傷情緒有關,需要特別留意。不管是哪一種失眠的情況,只要時間一長,就絕對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食慾減退,體重下降。

這一點還存在特殊的情況,比如少數患者可能出現食慾增強、體重增加。



第二,是否有一些情緒方面的外化表現。

例如:

開始不像以往的元氣滿滿,反而長時間的無精打采,失去活力;

沮喪、悲傷、失落、常常嘆氣……總是給人一種很難過的樣子;

提不起興趣,感覺像在偷懶,對任何事情都顯得猶豫不決;

一天下來,什麼都沒做,總感覺累,一整天都想睡覺;

突然變得煩躁不安,只想把想講的話講完,把事情趕快做完;

對一切的態度都變得懈怠,包括工作、人際交往、甚至是性愛;

……


第三,是否存在一些行為上的異常。

這些行為主要包括:

強迫性的行為;一定要這麼做,絕對要這麼做,不那麼做,受不了 行為上癮;包括藥物上癮、性愛成癮、酒癮、網絡成癮,等等

第四,是否在認知功能上出現了損害。

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

或者在認知上出現一些限制性的信念。

例如,沒有辦法有彈性的表達自己,或聆聽他人的想法;原來還可以有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現在卻出現了比較僵化的想法;甚至開始有一些死亡的念頭、自我傷害的想法,等等。

有消息稱,雪莉在2016年曾自殺未遂,但被公司否認。但從網上流出的照片,雪莉手腕上的傷痕可能是當時自殺留下的疤痕。

如果你,或者你發現身邊的家人、朋友有兩個星期以上呈現了以上症狀時,請及時到醫院就醫。

今年,世界首款抗產後抑鬱藥問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有一位媽媽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得了抑鬱症,這個藥能讓我好起來嗎?

有個回答切中了要害,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是療效最好的特效藥。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家人及朋友的陪伴才是最好的關懷。但是家人、朋友如何正確及時的陪護?

這點,我們可以先從抑鬱症患者的感受出發,來看看他們最不希望家人或朋友怎樣對待:

  • 看他好像是沒什麼精神,說「加油」這一類的話鼓勵。

當我們在對抑鬱症的朋友說加油時,他可能會覺得你是認為我還不夠努力嗎?從而加深負面情緒。

  • 不要對抑鬱症的朋友說,你就去運動,運動就會好啦!

運動確實對抑鬱症患者有幫助,但我們也知道抑鬱症患者已經沒什麼身體能量了,他在身體沒有能量的時候,如果又耗費大量能量來運動,可能會更加無力或沮喪。

  • 不要對他進行有別以往的特殊照顧,或者不敢和他說話。

抑鬱症患者最怕給身邊的人帶來負擔,如果你因為抑鬱症而對其有特殊的對待,會加深他們的自責,和對自我的攻擊。

2014年7月,前央廣主持人、《青音夜談》節目監製、青音姐的同事兼閨蜜蔣術確診為抑鬱症。她的「抑鬱症日記」(現已出版成書《仿佛若有光:女主播抑鬱症日記》)在「青音約」公號上連載後,引起了很多人對抑鬱症的關注。

在「如何正確陪護身患抑鬱症的家人」這一章節中,她從情緒及藥物使用上給了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受抑鬱症患者的情緒影響。

作為抑鬱症患者的家人,要培養自己快速識別患者情緒並且不被他的情緒牽著走的能力。

具體來說,就是不要在他亢奮的時候,覺得他好了;也不要在他低落的時候,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如果你的情緒跟著他上上下下,就無法再照顧他了。

第二,不要急於做什麼。

當他不回應你的問話,或者對你露出排斥行為的時候,不要因為忐忑去做些什麼引起他的注意。

很多時候,他只需要你在一旁陪著、聽著、待著,你只需要給他傳遞一種堅定的信號:你需要的時候,我一定會在,所以,你不要急著好起來給我看!

穩穩地待著,就是對患者最好的愛。

第三,在吃藥的問題上,家人必須嚴肅對待。

最好的方法是家人在一起開一個家庭會議,對吃藥治療的過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比如,吃藥的必要性,吃藥會帶來哪些反應,等等。

這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隨意停藥是很危險的行為,可能會出現加重病情的情況,需要家人做好看護和提醒。

其實,抑鬱症只是一個結果,治療它所需要的一切藥物和各種心理建議,都是一個過程。家人在陪護的過程中可能會感到雙重的壓力,但是只有信任大夫,才有讓患者好起來。

那麼,正確的識別、陪護之後,會有什麼結果呢?

曾是韓國頂流明星的李孝利因為常年累月的大強度工作,出現了明顯的抑鬱傾向,她去看心理醫生,醫生教給她一個方法,讓她時常對自己說這麼一句話:

「孝利啊,我對你太不好了,我要對你好一點。」

這句自我撫慰的話,讓她瞬間淚流滿面。

好在她遇到了現在的老公,雖然其貌不揚,卻願意給她最好的陪伴。兩人結婚後,在濟州島過上了隱居生活,收養流浪狗、集市擺攤、給市民上瑜伽課,日子輕鬆療愈。

在前端時間最新公布的畫報中,李孝利更是一掃疲累的狀態,周身散發出的舒適、安逸的美麗,自然的健康成了她獨有的魅力。


寫在最後:

與抑鬱症抗爭是種什麼體驗?

有網友說:

每活一天都需要把自己撕成兩半,一半活著,一半不活。你要把不活扔掉。

在你把自己撕成兩半的時候那麼痛,血淋淋的痛,你愛的人會讓你住手。

但住手了你就沒辦法活下去了。你只能一邊疼痛,一邊繼續把自己撕成兩半。

請多給抑鬱症患者一些陪伴,多些愛,不要讓所有的愛在離開後,才被喚起。

青音約,陪你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