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明星賣力宣傳的益生菌,到底還能不能吃?

2019-10-16     蝌蚪五線譜

昨天,在微博看到一條#伊能靜懟網友#的熱搜,原來是因為曬娃遭到了網友的言語攻擊。保護孩子的心情我們當然都十分理解和萬分支持,可到底是為啥又吵起來呢?(為什麼要說「又」?)

圖源:新浪微博

整件事都和「益生菌」有關。

翻看伊能靜之前的微博,能看到很多她給大家安利益生菌產品的信息。

圖源:新浪微博

但是這些說法很快就遭到了科普團隊的打臉。

圖源:新浪微博

一邊是明星的賣力宣傳,一邊是科學家的研究,到底聽誰的呢?益生菌到底好還是不好?

很長一段時間,細菌都是聲名狼藉的微生物,直到人們發現了益生菌。我們欣然接受了「好的細菌」進入食物,常喝的乳製品也常用「益生菌」作為宣傳話術,來包裝產品的保健功效。

圖片來源自網絡

現在隨便去超市買一盒酸奶,在包裝上標明的配料裡面一定有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鏈球菌。這兩種細菌,便屬於益生菌。

據估計,70%的益生菌被用到了食物中,酸奶、奶酪、奶粉、豆奶、糖果、果汁、冰淇淋里都可能有。

圖源:pixabay

但是,也有研究指出,雖然有證據表明益生菌可能對我們的健康有益,但它們也可能有嚴重的副作用,甚至會干擾腸道原有的微生物。

益生菌在腸道內的生存狀況在不同人身上各不相同,有些會被其他菌群驅逐出去,從而達不到原有效果。也就是說,不存在一種萬能的益生菌,可以適用於每個人。

研究人員還發現,之前普遍認為的益生菌補充劑有助於抗生素治療後腸道菌群恢復,其實也是不合理的。益生菌補充劑反而會延緩腸道微生物和腸道基因恢復到正常狀態。

說了這麼多,那我到底還能不能攝入益生菌了?

對於特定患者,如兒童腹瀉患者、抗生素腹瀉患者,有較多證據表明,益生菌可以緩解症狀;對於另一些患者,如免疫力低下者、腸道黏膜缺損者,有研究顯示,益生菌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入侵菌,引起感染,導致菌血症,所以就不要用了

如果是健康人,希望通過益生菌減肥、通便什麼的,基本上是沒什麼用的。

當然,如果您只是喜歡酸奶的口感,那就接著喝吧。只要正常菌群完整、沒有受到干擾,那麼不管是益生菌還是入侵菌,都未必能掀起什麼風浪。但如果您經常服用益生菌或大量食用酸奶,那真的要考慮一下益生菌的副作用。

參考文獻

[1]鄭躍傑, 黃志華. 正確認識 評價和使用益生菌藥物[J].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11.[2]HILL C, GUARNER F, REID G等.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consensus statement>

[3]杜鵬, 霍貴成. 國內外益生菌製品發展現狀[J]. 食品科學, 2004, 25(5): 194–198.[4]KRISTENSEN N B, BRYRUP T, ALLIN K H等. Alterations in fec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by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in healthy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Genome Medicine, 2016, 8(1): 52.[5]ZMORA N, ZILBERMAN-SCHAPIRA G, SUEZ J等. Personalized Gut Mucosal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to Empiric Probiotics Is Associated with Unique Host and Microbiome Features[J]. Cell, 2018, 174(6): 1388-1405.e21.

[6]SUEZ J, ZMORA N, ZILBERMAN-SCHAPIRA G等. Post-Antibiotic Gut Mucosal Microbiome Reconstitution Is Impaired by Probiotics and Improved by Autologous FMT[J]. Cell, 2018, 174(6): 1406-1423.e16.

[7]MACK D R. Probiotics[J].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2005, 51(11): 1455–1457.

[8]FIJAN S, FIJAN S. Microorganisms with Claimed Probiotic Properties: An Over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4, 11(5): 4745–4767.

蝌蚪君綜合整理

蝌蚪五線譜

專注做權威、有趣、貼近生活的網際網路科學傳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Z-t1m0BMH2_cNUgjP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