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1年了,你還在堅持認為 「男主外女主內」嗎?

2021-04-24   芭莎星時尚

原標題:都2021年了,你還在堅持認為 「男主外女主內」嗎?

如果你是個女孩子,當有人問你:「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你的答案可以是:「不平衡。」

如果問你的人恰好是位男性,你的答案可以是:「為什麼不問問自己?」

最近在熱播劇《陪你一起長大》中,林芸芸和顧家偉夫妻的相處日常真的是讓人看到窒息!

劇中,顧家偉(李宗翰飾)年紀輕輕事業有成,在每天忙碌的工作中難免忽視了家庭,所以林芸芸(穎兒飾)自告奮勇開始了主管家庭,做起了全職太太。

顧家偉在家的時候,林芸芸不僅要幫他脫鞋穿衣,還要端茶倒水的伺候,稍有不合他心意就會遭到嚴厲的訓斥;

顧家偉不在的時候,林芸芸也不閒著,既要打掃一個大別墅的衛生,又要關注女兒的學習,白天黑夜24小時,全年365天無休。

帶娃、做飯、幹家務、還要兼顧媽圈social!就想問有誰比林芸芸更全能!但就在這段婚姻生活里,顧家偉卻將自己的給予當成施捨,將妻子的付出視若無睹。

在顧家偉看來,他成天忙於賺錢,家庭的瑣碎事物就成了林芸芸理所應當的責任,因此妻子就必須服從自己料理好一切家務。

不料他的這種觀點卻被甦醒(劉濤飾)反駁稱他不懂得尊重對方。甦醒一針見血地指出:「 婚姻是合夥制,苦和累都不怕,怕的就是苦了累了還得不到認可和尊重。」的確,男女雙方分工明確固然重要,但並不代表全職太太的付出不值得認可。

說起來,「妻子」「母親」似乎和「職場女性」形成了對立面,身邊的女性總有這樣的聲音:「 當我選擇成為職場女性,總有人質疑我對家庭和孩子的不負責,而當我選擇成為一名全職媽媽,並沒有人覺得這是一份值得尊重的職業。

所有人都希望女性能完美演繹這兩種角色,甚至希望女性在兩者之間做出取捨,但事實上,事業和家庭都兼顧哪有那麼容易?慢慢地,「女人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似乎成為了專為女性設定的難題。

前段時間,張泉靈的一段訪談視頻上了熱搜,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男記者在採訪中問張泉靈:「作為一名女企業家,要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

一向知性溫柔的張泉靈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很硬核地亮出了自己的態度。她說:「 首先,我要明確告訴你的是,我很討厭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緊接著是一連串的靈魂拷問:

「你為什麼好奇這個問題呢?因為你覺得應該平衡。你為什麼從來不好奇說,『你為什麼不跟姚明去打籃球?』因為你覺得我不需要達到這點。我特別好奇,你們採訪男性企業家的時候,會問平衡性的問題嗎?」

問題一出,鏡頭轉向記者,記者愣了一下:「也會問的。」

張泉靈繼續追擊:「你問過誰?怎麼回答的?」

男記者遲疑了一會回答到:「嗯……還是母親居多。」

你看,「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這個問題似乎總是只用在女性職場人身上,正如張泉靈反問記者所說的那樣,「這問題本身就是對女性的偏見」。

類似的問題,不止張泉靈被問到過。

劉楠作為女性創業人,在《奇葩說》上分享過一件事:她去參加一個論壇,同台的五個男性CEO,被問到的都是「怎麼做用戶增長?怎麼做利潤?」而到了她這兒,就是「怎麼平衡工作與生活?」

還有類似情況的是謝麗爾·桑德伯格在她的知名作品《向前一步》中提到,同樣是成功人士,她和男士們一起接受採訪,男士們都被問創業創新、產品市場,而她被問的是:「你是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

你看,仿佛面對成功的女性,大家都默認:如果你事業做得好,那你一定要在兼顧家庭的基礎上做到的;如果你家庭沒顧好,哪怕事業再風生水起也不足以談成功。

憑什麼呢?憑什麼只要求女性平衡家庭與事業呢?說到底,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所謂的全能女人,我們不能要求女性一手事業、一手家庭,兩手牌都要打好,因為事業和家庭的平衡,從來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情。

事實上,「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這個問題,不只對於女性,而是男性和女性一樣都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汪小菲曾發微博談自己兼顧事業、家庭的心得:昨天陪女兒玩,今天去廣州工作,明天一早又回去陪家人。「什麼事不事業,家不家人,都看你自己的心,如果有心都能兼顧。」

(微博配圖:左手女兒,右手事業夥伴)

雖然是別人家的老公,但終於有男性公眾人物願意站出來,承認家庭事業兼顧,不僅僅是女人的事。

記得芭姐之前看《魯豫有約》的時候,李安提及過自己的一段家事。曾經他在家賦閒六年,那時候他事業不順,全靠妻子一人默默支撐著家庭,而做飯、接送小孩這些家務活全由李安負責。

正是感念妻子的付出,即使在成名之後,李安仍然沒有放棄他的「本職工作「——做飯。他仍然保留著自己家庭煮夫的身份,盡著自己做丈夫和做父親的本分。

李安曾說:「 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並不代表說,我就很自然的可以得到他們的尊敬,你要達到某一個標準才能賺取他們的尊敬。

你看,經營好家庭,不也是一個男人的事業嗎?婚姻最忌一味地享受,將一切當作理所當然。一起承擔家務,共擔責任,彼此尊重,才是婚姻最幸福的模樣。

儘管「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但如今,這種生活模式似乎也在悄悄發生改變。比如戚薇和李承鉉。

和很多的家庭不同,因為戚薇工作密度越來越高,所以自從女兒Lucky出生後,他們就確定了「男主內,女主外」的家庭分工。李承鉉在家當起了超級奶爸,戚薇在外工作奔波。

一開始,李承鉉對於這樣的模式也很不適應,但他更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丈母娘的感受。

在社會輿論下,李承鉉要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但不管外界的流言蜚語如何說他「吃軟飯」,他都不曾向戚薇吐過苦水。他說,他對戚薇「只有鼓勵,沒有抱怨」。

因為充分感受到了照顧孩子的辛苦,他很認可家庭主婦的價值,覺得 「在我們的社會,很容易忽略全職媽媽,這個職位」。

而戚薇對於老公也是充滿感激的,她曾在《女人30+》說過:「 正是因為有我老公和我媽媽在,我會很放心,這也是我為什麼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原因。

同時,她也清楚地認識到,帶孩子並不比工作輕鬆。在外奔波的她是頂樑柱,但如果沒有老公在家裡的支持,她頂不住。

不管是「男主外,女主內」還是「男主內,女主外」,要想經營起一段和諧穩定的感情,生活中的兩個人一定都是平等地尊重對方、認同和感激對方的付出的。畢竟, 真正高質量的婚姻,是雙方都有參與感,而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

網上曾流傳這樣一句話:「百年修得王小賤,千年修得李大仁,萬年修得黃小廚。」黃小廚說的是黃磊,他和妻子孫莉的愛情故事,一直都是圈裡圈外的佳話。

黃磊曾說:「 我們不咸不淡的一起過了20年,學會了不討嫌,不扯淡,我上班她照看著女兒和家,我閒時下廚,她洗碗擦桌子外加點贊,就這樣不多不少剛剛好。」從校園時的青澀戀愛開始,黃磊做了二十多年的家庭煮夫,他們的愛情也甜蜜了二十多年。

婚後的孫莉開始淡出演藝圈,除了話劇,她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

其實孫莉很有天賦,黃磊也說過,孫莉是一個難得的「大青衣」。但是,孫莉身性淡然,不爭不搶,而且,在家庭中,總有一個人要犧牲一點的,所以,孫莉就在家裡照顧孩子,妥妥的「賢妻良母」。

當然,黃磊也是一個好丈夫、好爸爸。黃磊理解孫莉的辛苦:「其實做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婦付出的,要比我們在外面工作做的東西要多得多。」

黃磊並不會因為孫莉做了全職主婦,而心安理得缺席家庭。家裡,孫莉負責洗衣服,黃磊負責做飯,帶孩子也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情。直到現在,黃磊選擇工作時也會優先考慮離家近的,為了能回家給孩子媽媽和孩子們做飯。

她生孩子他在家陪著,她照顧孩子他承包廚房,孩子大了一起工作,支持彼此的理想。

黃磊說過:「家務從來都不是女人的專利。男人可以洗衣做飯,女人可以在職場打拚,沒人規定女孩就只能做那些傳統意義上女孩該做的事,不要束縛自己。」家庭不該是束縛人生的枷鎖,無論是否為全職媽媽,家務以及各項家庭生活瑣事都不應當由女性一人承擔。

女人可以以家庭為重,可以做全職太太,但這只是一種選擇,而並非是專屬義務,更不是男性豁免家庭義務的藉口。畢竟,婚姻生活中的任何一項任務,都不應專屬於誰,不是嗎?

家是兩個人的家,家務是兩個人的家務,男人做家務,不是「幫」妻子做,而是他需要承擔的責任。正如《我從不幫我太太》中所說,「其實我從不幫我太太,事實上,我太太也不需要幫忙——她需要的是夥伴。

我不會幫我太太打掃家裡,因為我也住這裡,我本來就需要清理;

我從不幫我太太煮飯,因為我想吃的東西,我也應該動手煮;

我從不幫我太太洗碗,因為我也用那些碗;

我從不幫我太太照顧孩子,因為那也是我的孩子,我的職責本來就是一個父親,所以我有義務照顧孩子......

說到底,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需要夫妻二人共同的經營。可能具體的分工,每個家庭各有不同,因人而異,但絕沒有男人必須做什麼,女人必須做什麼的道理。畢竟,婚姻是兩個人愛的升華,不是一個人的忙碌;家是兩個人的責任,不是一個人的付出。

或許,當這個社會不再因為性別而給出一些束縛,當我們無論面對想回歸家庭的爸爸,還是想在職場衝殺的媽媽,都能淡然地接受:這只是每個人的選擇而已。那才是一種真正的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