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面紗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關注我,你的心事,說給我聽
早上去超市買菜,又遇見了蔡大媽,在雞肉攤前買烏雞。
我也正想買點,就順便問道:「蔡阿姨,您也買烏雞啊,買給誰吃啊?」
蔡大媽笑呵呵道:「買給我兒媳吃,她啊,最近壓力大,總是睡不好,我買點烏雞,燉點參湯給她吃。入冬了,也該補補。」
我羨慕道:「阿姨,您對兒媳真好,做您的兒媳,真有福氣,親媽都沒那麼親呢。」
蔡大媽聽了呵呵笑,連忙說「哪裡哪裡」。
蔡大媽是出了名的為人和藹,經常帶孩子都是樂呵呵的,家裡兩個孫女,老大已經上學,小的也快三歲了,長得胖乎乎的,很招人喜愛。
她對兒媳好得沒得說,自己沒有女兒,將兒媳當女兒一樣對待,可以說毫不誇張。
平常一起溜娃,經常會遇見婆婆吐槽兒媳,兒媳吐槽婆婆,雙方各自有理。
蔡大媽的家庭,則一團和氣,婆媳相處,雖不可能完全沒有矛盾,但不至於兩個人處在一屋,會成為仇人的地步。
她說:「與兒媳同住三年,從未紅過臉,你們只看到我對兒媳好,其實她對我更好。」
今年55歲的蔡大姐說起婆媳經,我認為很值得咱們女人學習,堪稱高情商婆婆。
很多婆婆見不慣兒媳不做家務,到處說她懶,好吃懶做,將兒媳的名聲都敗壞了。
然而事實上呢,兒媳早出晚歸,有些甚至坐兩個小時的公交才到達公司,每天這樣重複,到底有多累,是這個婆婆完全無法體會的。
這個世界最難得的就是感同身受。
兒媳這麼拼,為了什麼?
還不是想多賺點錢,分擔經濟壓力,養育子女麼?她上班已經夠累了,回來還要輔導孩子,婆婆卻覺得兒媳沒有付出,不夠累。這就很難讓兒媳真正從心底里去尊敬和善待婆婆。
蔡大媽說:「我兒子有一次被裁員了,在家待業兩個月,面臨巨大的房貸和生活壓力,幸好有兒媳的工資頂上。一個家,最重要的是講究分工合作,別總覺得自己付出了,別人都沾你的光一樣。」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人們生來喜歡八卦,恨不得將別人家的事,摸個透,為他們茶餘飯後,增加談資。
別總在兒媳背後說她壞話,總有一天,她會聽見,一旦讓兒媳知道婆婆有兩套面孔,誤會就從那時開始深埋。
誤會一旦產生,婆媳倆的關係就很難再修復了,只會越演越烈,水火不容,到最後,形成仇人。
最好的方式就是,如果你做不到在兒媳背後誇讚她,那就少說或者不說。別人要八卦,就隨便找個理由搪塞過去。
記住,你在說兒媳是非的同時,也等同於否定了你兒子的眼光。兒子還不是你生養的,你教育的。難道你要承認自己教育失敗麼?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兒媳太不孝順了,沒給我買一件衣服,一雙鞋子,給她媽媽卻買這樣那樣,真是沒良心。
可事實上呢,婆婆有沒有對兒媳付出呢?有沒有幫忙帶孩子,在兒媳需要幫助的時候,有沒有幫忙?又或者認同兒媳的辛苦?是不是在你的眼裡,只覺得兒子才辛苦?
我相信人心。
只要你對我有恩,只要這個人不是冷血動物,基本上都會在物質上回報婆婆。
就拿蔡大媽來說,她看兒媳工作壓力大,睡不好,心甘情願地買食材燉湯給她喝,人們只看到婆婆對兒媳好,殊不知,兒媳又是怎麼對待婆婆的呢?
兒媳每年自費給蔡大媽做體檢,過生日不是送禮物,就是買衣服。親媽都沒那麼親,只因為自己工作太忙,家裡的事情照顧不了,全靠婆婆幫忙,兩個孩子都是婆婆帶大的,家務是她乾的。
人心換人心,你對我好,我才會對你好。
有些重男輕女的婆婆,看到蔡大媽兩個孫女,嘲諷她:「幹嘛不讓兒媳再生一個兒子,沒有孫子就沒有後,女兒養大都是別人家的。」
可蔡大媽不以為然,她認為:兒媳既然讓我幫忙帶孩子,我就將孩子帶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我才不去強迫要求她再生,一方面是經濟壓力,另一方面我也累。
她還勸告婆婆們,別總念叨沒生到孫子,管好自己兒子就行,兒媳沒有兒子是她和兒子的事,婆婆少摻和。
一代管一代,別去管第二代,生與不生,都是他們夫妻之間的選擇。別將手伸得太長,管太多就遭人嫌棄。
沒有突然而然產生的矛盾,也沒有突然而來的相親相愛,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用什麼心態對待彼此,就收穫怎麼樣的婆媳關係。
生活里不是沒有好婆婆好兒媳,而是大多數婆婆兒媳,都彼此傷害過,不再相信存在好婆婆好兒媳罷了。
-end-
投稿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