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深情解讀】原創出品,抄襲必究!
《三十而已》王漫妮被「海王」梁正賢欺騙,心理大受打擊,留下創傷,萬念俱灰下選擇逃避,離開奮鬥了八年的大城市,回到老家。
比起大城市的人情冷漠和濃濃的「金錢味」,老家民風淳樸,互相噓寒問暖,透露著濃濃的人情味。兩者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
王漫妮回到老家,仿佛就像公主回到了皇宮,備受矚目,每到一個地方,都有熟人跟她打招呼,每一個見到她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忍不住誇她漂亮。
更誇張的是,三十歲生日,漫妮的媽媽請了全鎮的村民來吃流水席,每個來吃酒席的村民都包上了紅包。
漫妮看似開心,實則內心失落。
她在老家越受待見就越失落。她一面感受著老家的種種好處,又對大城市的各種便利念念不忘。
在老家,一起床就有熱騰騰的飯菜,根本不用為了一日三餐發愁,也不用吃外賣,更不用一個人坐在陽台上,看著城市的繁華,獨享這份孤獨。
可在老家,又沒有大城市的繁華和便利,連喝口咖啡都不正宗,還是速溶的,甚至服務員還會趁機推銷美甲服務。
享受慣了城市便利的王漫妮,其實很不適應老家的生活,她並不甘心就這麼回去。就連過生日,她都沒有吃飽,晚上餓了還想著出去走走,看看能不能找到吃的地方。
可是很失望,髮廊店的於伯告訴她:誰大晚上出門吃飯。
甚至說了一句語意雙關的話:人回來了,心也要跟著回來。
很顯然,王漫妮的人回來了,心還惦記著大城市。
這座城市,有她的青春,她的汗水,她的回憶。她心有不甘,很能理解,也無可厚非。
但,女人到了三十,明白自己要什麼很重要,遠比你盲目做決定更有意義。既然心有不甘,那就回去,重新開始奮鬥,勇往直前,別害怕孤獨,別害怕會跌倒。
三十歲是一個分水嶺,但並不代表就此認命,沒有成功的可能。人生不是這樣定義的。三十歲也可以重新出發,切莫讓自己過得渾渾噩噩,忘不了大城市,又放不下身段來融入老家,讓自己過得別彆扭扭,很不舒服。
所以這個階段的漫妮,整個人都是迷茫的,她其實是個運氣很好的女孩,卻一點點被自己搞砸了,什麼事都想走捷徑,尤其是戀愛問題上。
剛出來大城市的時候年輕,看不上窮小子,一怒之下就分手。現在七八年過去了,前男友開了咖啡館,當了老闆,有錢又有趣,很搶手。
她一心想撿現成的有錢男人,沒想到遇到梁正賢,被他欺騙了,輸得一塌糊塗,假如她能夠清楚給自己定位,看清自己的實力,又怎麼會淪為渣男的「玩物」。
跟張主任相親,又看不上他,覺得他土氣、庸俗,沒有趣味。總之好像整個老家的男人,都配不上她,原因僅僅是因為她從大上海回來了。
前男友呢,倒是有意復合,她又非常驕傲,自尊心很強,覺得好馬不應該吃回頭草。
前男友能不計前嫌,沒有嫌棄她物質,,也沒有記仇,已經很難得。試問現實中,有幾個男人能做到胸襟這麼寬闊?他又不是找不到女朋友,幹嘛非要在你這棵樹上弔死,還不是因為愛著你,放不下你嗎?
她輸就輸在,永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又不能為了目標犧牲點什麼,比如時間,比如身段,比如自尊。
三十歲的她,過得很迷茫,要事業沒有事業,要婚姻沒有婚姻,她,很作。
我老家有個鄰居,在深圳上大學,那時候的她一心想進「鵝廠」,甚至問徵求朋友的意見,「鵝廠」好還是老家的公務員好。
後來,在深圳工作了一兩年時間,與人合租房子,覺得混不下去,十年前的房價也不便宜啊,也要一兩萬了,那時候本科畢業生的工資也就兩三千。
她想明白了,與其在深圳當「蟻族」,反正買不起房子,不如回老家發展吧。於是,發奮圖強,考了老家的公務員。
後來在老家又遇見了同樣是公務員的老公,家境還不錯,公婆都是單位退休人員,婚姻過得很幸福。在我們縣裡,她過的可謂是人上人的生活了。
看,這就是一個女人的智慧之處,知道自己要什麼,遠比你盲目奮鬥更重要。
她說,我就是個安逸型的人,我有自知之明,憑我的實力,就算再奮鬥十年,我也無法在深圳安家,回到老家,反而過得輕鬆自在。
並不是說大城市就不好,小縣城就很好,而是,要對自己有一個深刻的認知,也要意識到大城市的殘酷和現實。
王漫妮雖然已經三十歲了,但她對自己和現實,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總覺得自己漂亮,有情調,就能找到有錢又有趣的男人,不符合自己要求的男人,還不願將就。
高不成低不就的擇偶要求,硬是把自己逼成大齡剩女。
在事業上,前期還很有奮鬥心,但一戀愛就變成戀愛腦,為了男人連工作都不要了。再次找工作,連平級跳槽都成了奢望。
女人三十,你以為就業市場這麼樂觀麼?
用人單位既要考慮你是否會立即結婚生孩子休產假,給公司帶來負擔,又擔心你生完孩子直接辭職,造成損失。
女人三十,很尷尬,能夠保住工作就很不錯。
王漫妮是大城市「蟻族」的代表,大城市無法安頓她們的肉身,小縣城無法安放她們的靈魂,漂泊無依,最後成了這個城市裡一群特殊的存在。
所以,三十歲的「王漫妮」們,趁早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識,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如果非要留在大城市,那就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奮鬥,不怕苦不怕累,終有一天夢想會實現。
如果覺得大城市實在待不下去,那就安心在老家發展,身體回去,心靈也要回去。不管在哪個地方,擺好心態,做好自己,才能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