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文團隊阿喀琉斯,無授權禁轉
在1963年12月,位於蘇聯的烏茲別克的烏布拉克油氣井的第11號氣井正在進行鑽探作業的時候,突然發生事故,油井工人在鑽探到2000多米時,由於操作失誤。天然氣噴涌而出,形成了70米的熊熊燃燒的氣柱。
烏布拉克油氣井噴涌而出的天然氣氣柱
當消防隊趕到了處於噴涌狀態的油氣田後,發現井內氣壓是大氣壓的300倍,普通的滅火手段對於燃燒的油氣田根本沒有任何效果。在之後的三年內這塊油氣田的天然氣不停的燃燒,經濟損失達到7,500萬美元。這燒的哪裡是油氣啊,簡直燒的就是白花花的鈔票。
正在使用高壓水槍滅火的蘇聯消防隊,這種常規滅火的方法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但在政府用盡一切的方法滅火都失敗的時刻。蘇聯核能部門負責人卻提出了一條驚人的建議。負責人認為可以在油氣井的地下合適的位置和深度引爆一枚核彈,利用核彈爆炸產生巨大衝擊波,阻斷燃燒物和氧氣的接觸,從而撲滅火災。
核彈滅火這個方案在理論上雖然可行,不過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若在其他國家可能根本不會予以考慮。但蘇聯政府卻居然同意了。
在1966年9月,蘇聯核能部門在11號氣井附近鑽探了兩口斜井,其中一口井的深度達到了1500米,當鑽探到了200米後的粘土帶時,蘇聯人停止了鑽探,此時鑽探的隧道離11號氣井管道的距離僅為35米。
9月30日,在該地區的民眾疏散完畢,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蘇聯將一顆3萬噸級的核彈頭斜著送進了隧道的底部。同時為了避免核彈爆炸後核輻射進入地表。工人們使用特製水泥將隧道進行了填補。
蘇聯核技術人員小心翼翼地吊裝特製的核爆炸裝置。
9月30日晚,所有專家和工人都撤離至引爆地點5公里以外。在按下遙控引爆鍵後,隨在地下傳來沉悶的一陣轟隆聲,大地也因為巨大的爆炸產生的震動而不停的顫抖,當時記錄的相機甚至被劇烈的顫抖震倒在地。
但在核彈引爆了23秒後,11號井口熊熊燃燒的火焰氣柱因為核彈引爆將燃氣井炸斷,隔絕了氧氣,因此逐漸停止了燃燒。地表的天然氣泄漏也逐漸停止,核彈滅火順利成功!
通過核彈的巨大威力可以使整個地下岩層變形,垂直的油氣井通道被岩石擠壓變形,最終隔絕氧氣和封閉油氣井
核爆幾個月後,核能部門通過對引爆地點的土質檢測發現由於隔離核爆措施實施恰當,地下核爆炸並沒有造成任何核泄漏。
這次核爆滅火後,核能部門的專家們好像嘗到了甜頭,在僅過4個月後,布拉克油氣井的另一個鑽井也發生了同樣的問題,核能部門再次把另一枚同樣3萬噸級的核彈送入了地下,再次封閉了氣井,順利滅火。
除了滅火以外,其實早在1965年,蘇聯政府為了解決恰剛河灘地區的供水問題。蘇聯也使用了一枚當量達到14萬噸核彈進行地下核爆,巨大的核爆炸在當地形成了一個深100米半徑430米,總容積達到1,700萬立方米的人工湖。
用核彈硬生生炸出來的水庫,實際上也就是蘇聯人會這麼做了
雖然核能部門事後對人工湖進行了檢測,發現輻射量僅為一毫倫每小時以下,經過了幾天就恢復了正常水平。但為了穩定民心,證明核爆炸後的人工湖無害的,當時蘇聯核能部部長斯夫拉斯基還親自下水游泳。
但是到了1989年後,蘇聯宣布終止了任何形式的核試驗,諸如使用核彈滅火以及造水庫的方案也就再也沒有實施過了。
敢於下水游泳的蘇聯核能部部長斯夫拉斯基和不敢喝稀釋的核廢水的日本首相
不過如果聯繫到最近日本宣稱將向海洋排放核泄漏的核污水消息後,筆者想到了最近網絡上流傳的在2011年福島核泄漏發生之初,俄羅斯專家就向日本建議使用氫彈即可徹底解決核泄漏的問題。
雖然蘇聯人曾經使用核能武器解決過火災事故,但是別人有專家作科學依據和試驗驗證的情況才進行的。
而網絡上的觀點認為往福島核電站投放核彈,可以向核電站加入所謂的「反應性」。就可以促進快速反應,然後解決放射性問題。
而如果真的扔了一顆氫彈進去,反而會火上添油,首先氫彈的能量足夠把日本的核廢水全部蒸發到大氣裡面,這比在海水裡面擴散還要快得多,如果慮到堆芯燃料的反應,那又會有更多的放射性廢物生成,那樣核泄漏將會更加嚴重。
筆者覺得編出這謠言的人,大概是想讓日本多挨幾顆核彈吧。
畢竟日本既不願意出狠招解決核泄漏,也不願意花錢增設更多的儲存罐來儲存核污水。而是使用擺爛這種招數向世界宣告將排放核污水。
看來網際網路上那句話「有小禮而無大義「用在日本的身上正好合適。大家有什麼有趣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