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醫美面膜被炒的紅紅火火。每次說讓大家適度看待面膜功效的時候,總有小夥伴說:建議使用醫美面膜。醫美面膜安全性高,功效好。
如果在此之前你一直還認為醫美面膜相比普通面膜來說功效更好,更安全,能放心大膽的無限制使用。那現在應該醒醒了。就在昨天國家藥監局官方網站對「醫美面膜」做出闢謠。
Miya對官方內容做出整理,內容如下:
標題:警惕面膜消費陷阱;
主要內容:
不存在所謂的「械字號面膜」
所謂的「械字號面膜」其實就是醫用敷料。屬於醫療器械範疇。醫用敷料可以用在創面直接或間接接觸,具有吸收創面滲出液,為傷口提供適宜修復環境的作用。醫用敷料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傳詞語。不得含有誇大適用範圍有誤導性和欺騙性的宣傳功效。
因此,不存在「械字號面膜」的概念。醫療器械產品也不能歸屬於面膜。
「妝字號面膜」不能宣稱「醫學護膚品」;
「妝字號面膜」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普通面膜。這類不僅包括面膜還包括手膜、足膜、眼膜、泥膜等等。根據監管制度,這類面膜有2種劃分:
1、宣稱有美白、祛斑等特殊功能的產品,上市前需要有特殊用途化妝品的申請審批;
2、上市前申請為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產品,只能宣傳保濕、清潔、滋潤的功效。
同時,化妝品類不能誇大宣傳產品為「醫學護膚品」或「藥妝」,都屬於違法行為。
如何正確使用面膜?
1、醫用敷料應該在允許範圍內,由具有資質的醫生指導,並按照正確的用法用量使用,不能作為日常護膚品長期頻繁使用。
2、面膜類化妝品應該按照使用說明書使用。雖然化妝品沒有明確的用量限制,但面膜並不是越頻繁使用越好。對於皮膚敏感的消費者而言,如果每天使用,可能加重皮膚敏感程度,反而不利於皮膚健康。
內容解讀:
1、醫美面膜是個偽概念;
醫用敷料是用於醫美術後在創面上幫助修復的醫用器械類敷貼產品(當然,醫美後不用也完全可以)。面膜是生活化場景使用的護膚產品,而醫用敷料是在專業醫生建議下使用的產品,不應該作為日常面膜使用。
另一方面,大多數醫美面膜打著無防腐劑色素添加的噱頭,號稱更安全。但成分表中赫然標註著防腐劑。
2、除了有特殊批覆申請的產品,普通面膜只有保濕、清潔、滋潤的作用;
關於面膜的功效Miya之前說過很多次。從皮膚結構來說:護膚品要對皮膚起作用最起碼需要穿透角質層。而從法規角度來說:宣稱有美白等功效的產品需做「特殊用途化妝品」。沒有特殊申請的產品都只能起到保濕的作用。
而很多姑娘說使用了某款面膜真的感覺美白了,皮膚細紋減少了。感覺美白的根本是通過面膜服帖增加了皮膚角質層水合程度,讓皮膚對光的折射性更好。比如:從泳池或湯池裡泡一段時間出來會感覺皮膚變白,變得更通透。
3、面膜不是護膚的必需品,不可每天用;
今天早上還看到有人留言說50多歲了,堅持每天一片面膜好幾年,皮膚比同齡人年輕20歲。比同齡人年輕20歲我是相信的,但我絕不認同這是面膜的作用。
皮膚的好壞絕不是用面膜、精華、哪怕上萬元的面霜就能改變的。甚至我見過很多姑娘宣稱每天使用面膜,在素顏情況下社交距離明顯能看得出臉頰有明顯的泛紅及輕微紅血絲。在詢問皮膚狀況,必然伴隨著容易敏感、過敏等問題。這就是長期頻繁使用面膜的結果。
面膜並不是護膚的必需品。可以把它當作一種生活的儀式感,但請不要相信任何面膜能讓你的皮膚起死回生。甚至在任何皮膚問題嚴重時要避免使用面膜。因為面膜的封閉性增加了皮膚角質層水合程度。角質層含水量高後,角質排列被打亂,角質與角質之間縫隙增加,外界的刺激物等更容易進入皮膚,內部水分也更容易流失。
OK,總結今天的內容:
1、醫美面膜不存在,械字號敷料可以作為醫美術後使用,不可日常頻繁使用;
2、沒有特殊用途申請審批的面膜只有保濕、清潔及滋潤的功效。普通面膜不可宣傳美白、祛斑、祛痘等功效;
3、任何面膜不可每日使用,會加重皮膚敏感,影響皮膚健康。
——END——
我是認真聊護膚的Miya,希望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跟我一起理性護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