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軍火市場,我國占據多少份額?

2020-05-30     楓葉說世界

原標題:全球軍火市場,我國占據多少份額?

在我國的出口的軍火中,過去10年平均有74%左右流向亞洲,21%左右進入非洲,5%進入美洲和歐洲。(資料來源於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院《國際武器轉讓趨勢報告》,該資料為公開展示,有據可查)

經過數十年的經濟增長與軍事現代化的不斷推進,自2003年開始,我國軍工產品的出口額超越進口額,並逐漸成為全球軍火貿易中的重量級國家,僅僅在2008年至2017年的時間裡,我國向全球出口的常規武器價值就達到144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俄羅斯、法國與德國後的世界第五大軍火出口國。

資料來源於國際和平研究院

我國的軍工產品出口的產品中,大多都出口給了鄰國,準確來說是東南亞國家,據可查詢到的資料顯示,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持續向該地區提供軍工產品,儘管這些產品的質量不高,但鑒於地緣上的壓力,該地區的中小國家或多或少都會採購一些中國製造的軍備,這一傳統也一直保留至今,比如泰國軍隊中始終會保留中美俄三國製造的常規軍備。從2008年起,我國出口的常規武器中大部分銷往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與緬甸。

資料來源於國際和平研究院

其中出口巴基斯坦的規模最大,這主要得益於兩國的傳統關係的緊密,我國很快成為了巴基斯坦的第一大軍工產品供應國,涉及產品從步槍子彈到飛機坦克,再到軍艦甚至衛星等等,兩國還共同開發的諸如MBT-2000主戰坦克和FC-1「梟龍」/JF-17「雷電」戰鬥機在內的著名產品,很大程度上也進一步展現出兩國間的緊密合作。

FC-1「梟龍」/JF-17「雷電」戰鬥機

孟加拉國也是我國軍工產品的主要買家,從2008年到2017年,我國向孟加拉國出口了價值18.6億美元的軍工產品,占孟加拉國同時期整體軍備採購額的71.9%,這也讓中國成為孟加拉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軍備供應商,當然,鑒於孟加拉國的經濟情況,為促成這些採購交易,我國撥付大筆貸款,並且以最優惠的價格出口,其中就包括2013年,中國以單艘僅1億美元的售價向孟加拉國轉讓兩艘035G型「明」級退役潛艇的例子。

K-8教練機

緬甸則是我國軍工產品出口的第三大買家,過去六年,緬甸從我國進口了價值約9.54億美元的常規武器,包括17架FC-1「梟龍」/JF-17「雷電」戰鬥機、12架「彩虹」無人機、兩艘護衛艦,K-8教練機和大量裝甲車。

資料來源於國際和平研究院

上世紀80到90年代,對非洲地區的軍備銷售在我國總體軍工產品出口中占比約15%,主要產品絕大部分為輕重槍械和水平不是很高的坦克裝甲車等等,但隨著我國在此區域的活動增加,這一數字也有所增長,自2008年以來,我國出口非洲各國的軍備已占總體軍工產品出口額的21%,主要對象國家是埃及,奈及利亞,坦桑利亞和安哥拉,出口產品包括K-8戰鬥教練機、VT系列坦克和C28A護衛艦等高水平軍備,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出口的K-8戰鬥教練機是一款非常成功的產品,非洲大陸上80%的教練機皆為中國產K-8教練機。

資料來源於國際和平研究院

中國在美洲的軍備出口主要集中在委內瑞拉,過去十年,在我國對該地區的出口中,委內瑞拉占到了8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美國指責委內瑞拉未能配合由美國主導的反恐工作,並因此對其實行全面的武器禁運,因此委內瑞拉只得尋求中國進口軍備,並且開始購買高性價比的武器,來升級換代本國軍事系統,較大規模的交易包括2010年銷售的18架K-8噴氣式教練機,2012年的121輛VN-4型裝甲車,以及2017年一批數量未公開的C-802反艦飛彈。此外,我國還是美洲和歐洲地區主要的輕武器供應商,主要提供民用和警用槍械。

本文資料和圖片素材均來自於網絡,由作者整理髮出,如有不嚴謹之處或侵權行為,請聯繫修改或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E2OY3IBd4Bm1__YvJ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