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這兩句大意是:天光水色,上下輝映,碧藍的天空和碧綠的湖水,融為一體,放眼望去,無邊無際。這兩句描寫洞庭湖春日美景。作者以如此簡潔的面筆,在讀者面前展開一片綠的世界,令人心曠神怡。可用來描寫晴日裡的湖光水色。
《岳陽樓記》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以:因為。物:外物,指客觀環境。喜、悲,均為互文,含有悲喜兩層意思。這兩句大意是不因為環境的好壞或個人的得失而改變自己的思想感情。這兩句寫古往今來仁人志士的曠達胸懷。他們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帑樓記》),不以個人得失為念。可用以表現一種忘我的精神境界。
《岳陽樓記》
3.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具:即「懼」。選兩句大意是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原來被廢置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攻通」、「人和」是「百廢懼興」的條件。」百廢懼興」是「政通」、「人和」的結果。這兩句寫出了「政事」、「人心」與社會各項事業欣欣向榮的辯證關係。可用於讚頌政績,也可用於寫社會的安定和發展。
《岳陽樓記》
4.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5.國家之患,莫大於乏人。
6.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宋·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寐(mèi妹):睡。這兩句大意是:徵人不能入睡,將軍增舔了白髮,士兵流淌著眼淚。這是這首詞的結尾兩句。在「燕然未勒歸無計」的矛盾中,在無法排遣的鄉思的煎熬下,戍邊將士夜不能寐,將軍愁白了頭髮,征夫淚流滿腮。這兩句通過外貌刻畫心理,素描之筆極為傳神。
《漁家傲》
7.家貧志不移,貪讀如饑渴。
8.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宋·范仲淹《御街行》[紛紛墜葉]。無由:無法。這幾句大意是:愁腸已經寸斷,無法飲酒成醉。酒還沒有到我唇邊,先已化成了眼淚。這兩句寫痛徹肝腸的思念之情。在《蘇幕遮》[著雲天]中,作者寫自己因為思家念遠,「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首詞中所表現的痛苦又進一層:在飲酒以前,作者已因思念親人而愁腸寸斷,因此酒已無法入腸,作者也不可能借酒澆愁了,所以說欲醉「無由」;那臉上的滿面淚痕,倒像是未到唇邊的酒所化成的一樣。這種愁緒,比「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更加淒切,更加難堪。前人評論此詞時說「鐵石心腸人亦作此消魂語」(許昂霄《詞綜偶評》),確實如此。范仲淹是一個剛正不阿的政治家,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胸襟,但這樣的鐵漢子也有兒女情長之時,也有思家念遠之情,唯其如此,才使范仲淹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政治家而光照千古。
《御街行》
9.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在……之先。這兩句大意是:憂在天下人憂患之前,樂在天下人安樂之後。~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表現出范仲淹時時處處不忘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和宏大抱負。這種以天F為己任,不計十人得失,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憂樂觀和濃重的憂國愛民意識,即使在今天也是值得肯定和稱道的,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時,應當繼承和發揚范仲淹這種無私精神。
《岳陽樓記》
10.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宋·范仲淹《御街行》[紛紛墜葉]。月華:月光。練:白絹。這幾句大意是:年年的今夜,月色美得像白絹一樣,可是我所想念的人,老是遠在千里之外。這幾句寫月夜懷念家人的心情。從「年年」和「人千里」來看,作者和家人既是久別,又是遠別。作者年年對這千里以外的人思念不已,特別在月明之夜,千里共月,最易引起懷人之思。今夜,在美好的月色中,作者愁思又起。詞句以景寓情,意境很美,平平寫來,而深情如見。
《御街行》
11.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宋·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濁酒:質量較差的酒。燕然未勒:指沒有建立破敵的大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勒,刻。史載東漢竇憲將軍等追擊北單(chán蟬)於,「登燕然山,去塞三干余里,刻石勒功」而還;後世因以「勒功燕然」喻指防邊破敵,功勳卓著。這兩句大意是:端起一杯濁酒,想起了萬里以外的家園;破敵之功未建,無法回到親人身旁。這兩句寫戍邊將士守邊和歸家的矛盾,反映了深沉的多愁。「一杯」與「萬里」相對,極言濁酒之少和家鄉之遠,刻畫了「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懷;接著寫將士守邊衛國的責任感與不可遏制的歸思的矛盾,這種矛盾,難解難分,真實地反映了戍邊將士的思想感情。作者運用了對比手法,把徵人的思想感情放在矛盾中來抒寫,顯得特別真切。這首《漁家傲》把邊塞征戍之事寫進詞里,擴大了詞的題材,在蘇、辛之前開了豪放詞風之先。
《漁家傲》
12.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宋·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塞下:邊塞駐防要地,這裡指陝西一帶。風景異:指邊塞景物與作者的故鄉江南地區不同。衡陽雁去:即雁去衡陽。湖南衡陽縣南衡山有七十二峰,第一峰叫回雁峰,傳說北雁南飛,至此折回。這兩句大意是:邊塞的秋天風景荒涼,天氣寒冷,與內地大不相同。只見大雁不停地向衡陽方向飛去,對邊塞古城毫無留戀之意。詩句可用來描寫邊地景物的荒涼。
《漁家傲》
13.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
14.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這幾句大意是:自雲飄浮在湛藍的天空,大地鋪滿了枯黃的落葉,這濃重的秋色一直向前伸展,同那江上層層疊疊的綠波連接,寒冷的波浪把江上瀰漫的煙霧也抹上了一層蒼翠的顏色。這幾句通過碧雲、黃葉,江波,寒煙,渲染出充盈在天地間的蒼茫秋色,境界闊大,富於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成為歷代傳誦的名句。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開頭的[正宮·端正好]:「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顯然深受其影響。可引用描寫高秋景象,或用以襯托深秋時節人們蒼涼蕭瑟的感覺。
《蘇幕遮》
15.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宋·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這幾句大意是:在明月之夜,不要獨自去登樓憑欄,不如借酒澆愁,可是酒進入了愁腸,卻化為滴滴相思之淚。這首詞寫徵人的愁懷。作者宦遊天涯,在一個秋日的黃昏,他登高憑欄,遙望家鄉,從日落望到月出,心裡充滿愁苦。於是他寬慰自己:不要再獨倚高摟了,且去借酒澆愁吧。可是酒入愁腸,卻化作了相思淚,使范仲淹這樣的政治家也禁不住潸然淚下,可見相思之苦,愁緒之深。這幾句融記事、抒情於一體,使讀者既見其人,又察其情,藝術感染力很強。
《蘇幕遮》
16.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宋·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這幾句大意是:傍晚時分,斜陽映照著遠處的山巒,碧藍的天空與秋水相連,芳草向遠處伸展,一直伸展到連夕陽也映照不到的天邊。作者在這幾句詞中主要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來抒發羈旅思鄉的心情。「芳草」是一種蘊蓄著豐富內涵的藝術形象,作者對它寄予著深情,然而芳草卻是那麼「無情」,「更在斜陽外」。以如此委曲婉轉的文字抒發思鄉之情,是很有特色的。可用來描寫傍晚夕陽西下、水天相接的景色,也可以用後兩句抒寫思鄉或懷人的心情。
《蘇幕遮》
17.善國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勸學。
18.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沉壁:指沉在水中的月影。壁:圓形的玉,這裡比喻明月。這幾句大意是:當天上的雲霧一掃而空,明月的光輝千里朗照,浮動的波光閃耀著金輝,幽靜的月影就像沉在水底的壁玉。這是寫月光下的洞庭景色,充滿一種幽靜之,其中,「浮光躍金」寫有風時的月色,「靜影沉壁」則寫無風時的月色。如此良宵美景,令人神往心醉。寫月色滿湖的景象,可資借鑑。
《岳陽樓記》
19.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宋·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邊聲:邊塞特有的聲音,諸如角鳴馬嘶之聲、胡笳聲、風雨聲等。角:號角,宋時軍中鳴角以示昏曉。嶂(zhàng帳):像屏障一樣的山峰。長煙:傍晚山間湧起的雲氣,一說迴風捲起的沙柱。這幾句大意是:隨著黃昏嗚咽的號角聲,各種邊地之聲從四面八方一道發出,在層巒疊嶂之中,一座城門緊閉的孤城,在落日西斜,漫山煙霧中兀然獨立。這三句詞突出了邊塞森嚴壁壘的緊迫氣氛和淒涼、悲壯的戰地情景。可用來描寫邊地駐軍營地荒涼的環境和緊張的戰備狀態。
《漁家傲》
20.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見宋·范仲淹《嚴先生柯堂記》。蒼蒼:蒼茫。高遠遼闊。泱泱(yǎng央):水面廣闊的樣子。先生:指東漢嚴光,曾與劉秀一起遊學,後劉秀即帝位,他拒官不受,隱居於富春江上。范仲淹在這裡讚揚他不圖富貴、不慕榮利的高潔情懷。風:風範操守,這幾句大意是:雲山蒼茫,江水浩蕩,先生的高潔風範,像山一樣高,像水一樣長。可用以讚揚具有高風亮節的人,尤以讚揚蓋棺論定、德高望重的死者為宜。
《嚴先生柯堂記》
2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廟堂:指朝廷。處江湖之遠:指遠離朝廷,退居江湖。這幾句大意是:(古時候的仁人志士)在朝中身居高位時,就憂念他們的百姓,身處僻遠的江湖時,就憂念他們的國君。這幾句讚揚古仁人在任何處境中都能以天下為己任,而不以個人得失為念的博大胸襟和無私精神,倡導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的憂樂觀,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岳陽樓記》
22.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見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寵辱:得寵受辱。這裡是偏義詞,著重指「辱」。偕(xie鞋):一同。把酒:端起酒杯。這幾句大意是:精神愉快,心情開朗,一切屈辱的事都已遺忘,臨風舉起酒杯,內心喜氣洋洋。這兩句寫「遷客騷人」(被貶的官吏,失意的文人)登上岳陽樓見到周圍大好風光時的愉快心情,神情畢現。原文是:「登斯樓也,則有~者矣。」寫人們陶醉於自然風光時可以化用。
《岳陽樓記》
23.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
24.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宋·范仲淹《御街行》[紛紛墜葉]。欹(qī七):歪斜。諳(ān):熟悉。都來:算來。這幾句大意是:殘燈閃爍,枕頭歪斜,嘗盡了孤眠滋味。算來這相思之苦,積聚在眉頭,凝結在心間,實在沒有辦法可以迴避。范仲淹長期仕宦在外,有時還遠在邊塞,思鄉念遠之情,在所難免。他的《漁家傲》流露了「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的多愁,《蘇幕遮》、《御街行》更是直抒離情。這幾句寫自己夜不能寐,輾轉反側,弄得枕頭都歪斜了,只有一盞昏暗的孤燈,陪伴著他獨宿孤眠。此時,他愁鎖雙眉,痛徹心肺,想迴避這相思之苦,卻無計能免。幾句中有孤眠之狀,有愁苦之容,有揪心之痛,把「無計相迴避」的相思意刻畫得淋漓盡致。
《御街行》
25.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後人在後頭。《書扇示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