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星巴克剛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時,沒人能篤定中國消費者是否會對現磨咖啡買帳。如今各項數據證明,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正在迅速增長,特別是咖啡館市場,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喜愛在外買咖啡了。
不過市場中的各大玩家表現卻不盡相同。儘管連鎖咖啡店——星巴克、咖世家、太平洋咖啡等等,承擔了教育中國消費者的責任,但過去一年成績最亮眼的可能是便利店咖啡。
1. 全家湃客咖啡
全家2014年首次推出湃客咖啡時,就有意識地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品牌進行打造。
湃客咖啡申請了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logo和設計,這是全家任何一個產品所沒有的。2017年,全家邀請了陳意涵作為湃客咖啡的代言人,而並非全家代言人。目前,在上海看到的湃客咖啡大屏廣告也並不強調其為全家商品。
湃客咖啡的咖啡豆來自安提瓜瓜地馬拉,位置在中美洲的中部,建於海拔1500米的潘喬亞(Panchoy)山谷,其位置靠近阿瓜和富埃戈(Fuego)火山頂峰。在這裡產出的咖啡豆帶有焦糖口感,餘韻中帶有明顯的可可和巧克力味,濃醇有回甘。
意式咖啡用奶採用的是味全鮮牛奶。咖啡豆採用半水洗的處理法,通過咖啡豆倉的熟豆(色澤大體上屬於city+的烘焙程度),可可味很濃郁略帶一絲煙感。整體的濃淡掌握沖煮的比例很不錯,口感還是不錯的。
2. 7-11咖啡
上海 711 的店制咖啡是最強的,十幾萬的瑞士 ergo 全自動咖啡機,與之相比,羅森家用的是 wmf 低端商用款,全家的湃客咖啡,在出杯數和口味穩定性上都無法與 711 相比。
這主要得益於台灣 711 在台灣成功商品 city cafe 一整套原汁原味的移植。7-11作為最早進駐台灣的便利店品牌,發展至今已成為台灣總店數最多的超商品牌。
7-11的咖啡選用100%阿拉比卡咖啡豆,牛奶是明治的餐飲鮮奶。喝起來風味較重,適合重口味黨,咖啡的香氣還是很濃郁的。相較於其他便利店咖啡,7-11的咖啡達到了香味和苦味達到了較高標準的平衡。
3. 羅森咖啡
羅森的咖啡是這些便利店中價格最低的,標準杯的熱美式只要8塊錢,比喝奶茶還要划算。
採用100%阿拉比卡咖啡豆,使用的牛奶是朝日唯品綠源鮮牛奶,喝起來咖啡的口感很淡,著實不太出彩。
4. 蘇寧咖啡
10月10日,蘇寧小店首家咖啡店在南京試營業,門店以「便利店+咖啡」的模型組合,面向上班白領為主的用戶群體。
除核心的咖啡系列,該店還推出了「蘇小茶」、「蘇小霜」、「蘇小泡」和「蘇小冰」,共計五大類27款飲品,品類涵蓋了美式咖啡、拿鐵、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等經典款,以及水果茶、奶蓋、氣泡水、冰沙等近年新興產品,價位從12元到28元不等。
其中「蘇小咖」全系採用阿拉比卡咖啡豆,其咖啡因含量較低,氣味柔和,口感清新微甜,略帶怡人的酸味。店內招牌咖啡「橘香美式」,利用了咖啡豆本身所含的柑橘香料氣味,入口清爽並帶有一股清新的果香,口感回味無窮。
便利店+咖啡有何優勢?
說起咖啡,離上班群體最近的可不是星巴克、COSTA、太平洋這樣的大型連鎖式咖啡館,而是在街頭巷尾的便利店裡售賣的低價咖啡。
價格是便利店咖啡的重要優勢。全家的美式咖啡僅售10元,中杯拿鐵售價12元,7-Eleven、羅森等便利店的咖啡定價也在20元以內。
除了價格,還有一個重要優勢,那就是便利!全家曾將三明治與咖啡進行捆綁銷售,發現效果並不理想,國內大多數上班族搭配咖啡的,是包子!上班族作為龐大的消費群體,去便利店買早餐時順帶買一杯咖啡,市場需求量非常可觀。
便利店在兜售的不是咖啡文化,而是一杯口感尚可的咖啡因飲料,來讓急需咖啡因的人們得到滿足。
便利店咖啡如何生存?
一杯咖啡的耗材成本來自咖啡豆與牛奶,咖啡機及其耗損、人力成本等。
咖啡豆
為了保證咖啡的風味,便利店在咖啡豆品類的選擇上並不低級。全家採用瓜地馬拉產區的阿拉比卡咖啡豆,這個地區位於南北美洲交界處,是全球咖啡豆的主要產區之一,品控標準;7-11咖啡更是採用了與星巴克同款的咖啡豆;羅森咖啡豆的供應商是日本咖啡品牌UCC。
咖啡豆採購、烘焙和磨製等等,都需要規模化的高效產業鏈來優化成本。而便利店的規模讓它與大型咖啡生產商合作成為可能,從而提高性價比。
牛奶
在牛奶的選擇上,便利店可能比連鎖咖啡店更捨得花錢。便利店咖啡使用的牛奶,多為味全、明治、朝日等品牌的冷藏奶。
根據知名調研機構顯示,偏愛奶咖的中國消費者比例是57%,而喜愛黑咖的比例僅為27%。大部分中國消費者目前能接受的還是口感更溫和醇厚的拿鐵、卡布奇諾等咖啡。為了匹配消費者需求,牛奶香氣、奶泡質量似乎成了比咖啡豆味道本身更需要重視的事。
咖啡機+人工服務
便利店使用的咖啡機也同樣有所把控,使用的是全自動咖啡機,售價雖然較高,但沖煮時間、比例都可調控,便捷的同時保證了出品質量。
還可以根據自己咖啡的配方對機器進行調整,保證每一家門店出來的咖啡味道都是一樣,店員只需要按幾個鍵就可以完成一杯咖啡的製作,不需要重新聘請咖啡師,一位店員可以一邊做咖啡,一邊為顧客買單。
同時根據英敏特數據,中國市場上,咖啡飲品的受歡迎程度從高到低分別為拿鐵、卡布奇諾、摩卡、美式、風味咖啡和冷萃。中國消費者目前更偏好加奶咖啡,勝過濃縮和美式咖啡。
此外,植物蛋白奶混合的咖啡對於中國咖啡消費者來說還是比較新的概念,只有22%的現制咖啡消費者購買過此類咖啡飲品。未來,可能熱量更低的燕麥奶會更受愛好健康人群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