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一座有頭腦的城市

2020-05-17     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標題:太原,一座有頭腦的城市

(戳下方視頻,看明太原縣城四方城池)

太原,

九朝古都,「龍興之地」,

曾經多少豪傑在這裡問鼎;

但太原,

為什麼是一座有「頭腦」的城市呢?

其實這是一個文字遊戲。

第一縷晨光照耀著太原古縣城。

一碗平淡無奇的「頭腦」,

就足以太原人站在早餐鄙視鏈的頂端

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也叫「趕頭腦」,需要掛燈籠照明。非常暖胃、非常滋補,看起來難喝,實則令人拍案叫絕。

在這裡,

世界最早大型石刻大佛靜坐山巔,

世界最大皇家祠堂彰顯傲人歷史;

如今的雙塔「豐碑」依舊守護著整座城市,

21座跨汾大橋緊密聯繫,夜夜璀璨至極。

曾經的「山西煤老闆」刻板印象一去不返,

如今的汾河水也變回一股清流。

龍城大街,正在向全國乃至世界宣告太原發展的雄心壯志。

本文作者拍攝太原3年有餘,

在他的鏡頭下,

這裡不僅是一名攝影師眼中的太原,

還是一個太原人眼中的家鄉。

撰文、攝影:郭宇峰(追光紀)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太原人,曾拿著相機走過許多地方,但直到27歲那年才回過神來,選擇用相機記錄自己家鄉的模樣。雖然就年齡而言,這種記錄行為好像略顯姍姍來遲;而且偌大的城市,最開始的著手拍攝會讓人茫然無措。但當一張張照片呈現眼前,我才發現我的家鄉如此美好,一切並不晚,太原一直在平心靜氣地等著我好好看看「她」。

龍城之源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別稱,成都的別稱是蓉城,廣州是「羊城」,重慶是「山城」,哈爾濱是「冰城」,而太原的響亮別稱是—— 龍城

夜幕降臨前,霧氣瀰漫的晉祠殿堂顯得格外幽靜。

太原之所以叫龍城,是因為太原曾經出過數不勝數的帝王,一千多年前人們在太原天龍山腳下為紀念晉王唐叔虞興建了一座祠堂——晉祠,晉祠背後的天龍山也被稱之為龍脈。

如果你問一個太原人,太原有什麼值得一去的地方?九成都會告訴你「去晉祠」

魚沼飛梁是一座十字形橋,是中國現存古橋樑中的孤例,可以理解為是我國最早的水路立交橋。

晉祠經過一千多年來多次擴建,才有了今天如此規模的建築群。除歷史意義外,晉祠在建築、繪畫、書法、雕刻和鑄造都有著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

晉祠湧出的難老泉哺育著晉源大地,李白曾為它揮墨「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寫崔娥」。

雙塔之下

每座城市都有「豐碑」,記錄並見證著整個城市的歷史發展與變化,這些「豐碑」是整座城市的脊樑與靈魂。印刻在太原市徽上的「雙塔」在太原東山已矗立400餘年,時時俯視著整座城市。

夜幕中被燈光點亮的雙塔寺,是每個太原人最熟悉的景觀。

雙塔是太原人對 永祚寺雙塔的簡稱,其中舍利塔高54.78米,文峰塔高54.76米,是我國留存古建中最高的雙塔。它們就這樣陪伴著一代一代太原人成長,就像陪著它院落里的牡丹凋零又盛開。

高聳又古老的雙塔守護著這片土地

龍城蛻變

作為省會,太原這個名字在全國範圍內的存在感似乎並不強烈。從一個老牌的工業城市轉型發展旅遊及新能源,曾經提起山西就想到「山西煤老闆」的刻板印象一去不復返,但迎來的是一片城市新氣象。

和你的愛人在太原萬畝生態園啟春閣俯瞰如今太原的輝煌全景,是一件愜意浪漫的事情。

夜晚的太原南站,對於外地旅人,城市的入口影響著人們對它的第一印象。

山西省體育場,由於外形酷似燈籠,人們稱它紅燈籠體育場。可以同時容納6萬人觀賽。

太原理工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太原理工大學

太原市圖書館外形酷似擺放著書籍的書架

太原市圖書館建築總面積5.6萬平方米,是全國第三大省會圖書館。每天一早門口都會排起數百米來這裡求學的人。

夜晚的太原高樓林立,一輛輛車輛從立交橋穿梭而過,匯聚成燈光的河流。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358.84萬人次,同比增長9.6%。

長風商務區的燈光秀

汾河兩岸

一條大河把太原城一分為二,21座跨汾河大橋將兩岸緊緊聯繫在一起,隨著城市的南移,這個數字還會增長。治理後的汾河水日益清澈,21座大橋與河水交相輝映,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它們也成為太原城新晉的「顏值擔當」。

通達橋懸索上的燈珠倒映在河面

北中環橋的橋拱與晚霞相融

年輕的「古城橋」在迷霧盡顯典雅

供行人跨河的「汾河之冠」

通向長風商務區的躋汾橋

一輛汽車通向彼岸

包羅萬象

太原除了鋼筋水泥的樓宇,還有別有洞天的人文與自然風光。

熱鬧的早市包羅萬象。人們在這兒交易日常生活需要的五穀雜糧、水果菜蔬,也喜歡逛一逛陶養性情的書畫店、古玩市場。世俗和高雅消弭了界限,共同構成太原人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開化寺古玩市場的大門前,人們來來往往。

熙攘的早市,人們在此採購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想像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喧嚷的交談聲。

一間書畫工作室就開在果蔬區市場的上方,寧靜與熱鬧,層樓之隔。

靜謐的 晉陽湖是太原的另一處風景,它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南端金勝鎮內,東靠晉祠複線路,西臨山西省最大的太原第一熱電廠,南接歷史悠久的古晉陽城和馳名中外的晉祠旅遊勝地。

靜謐的晉陽湖是建國初期人工開挖的一電廠蓄水池,現已被開發為旅遊景點。

「晉陽湖」之名由來已久,相傳遠古時期的太原地區是一大片汪洋水澤,喚作晉陽湖。

山西作為能源輸出大省,在過去的日子太原低調又有擔當,近2500年的歷史沉澱,令這座城市、我的家鄉不卑不亢,從容自若。

新的一天

太原的早晨,往往會伴隨一碗400年歷史的豪華早餐而「正宗」開始。人稱「頭腦」的八珍湯,配一杯黃酒更滋補。有句既養生又通俗的話叫「早上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頭腦」正是如此,一碗湯里彙集羊肉、羊髓、酒糟、煨面、藕根、長山藥、黃芪、良姜八宗營養食材。

而在吃「頭腦」的時候,羊肉燒麥和黃酒是標配(晨酒切勿多飲),配上陳醋的腌韭菜解膩而清爽。

遠眺太原古縣城,可見整齊的房舍街道,令人感到城市的沉靜從容。

又一個寒冬飄雪的太原清晨,一碗豐盛的太原頭腦下肚,腹內早已暖作一團。隨後,442萬人口的城市從睡夢中漸漸醒來,而近2500年歷史的「龍城」也將在忙碌人群的不知不覺間,依然躊躇滿志步入下一個新年。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霜威出塞早,雲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李白《太原早秋》

購買《與野生動物面對面》系列

10冊精裝版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kF_InIBiuFnsJQV68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