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師挨刀砍加成,冰脈加強提護甲!官方終於明白半肉是戰士歸宿

2019-07-30     蒼耳蒼耳

就在近日,王者榮耀體驗服再次針對裝備進行了平衡調整。

這次調整的幅度不算太大,但涉及面偏廣。

其中最受玩家關注的,應當還屬破曉,這麼一個鑄就「射手榮耀」的罪魁禍首。

調整了裝備合成部件,降低了暴擊率,同時作為補償降低了整體價格。

綜合下來看,可以理解為降低了射手的成長上限,同時還使得部件合成的費用抬高,降低了合成平滑度。

其次,就是暗影戰斧的削弱。

作為戰士萬年不變的主流出裝,這一次的削弱,輻射了絕大多數的戰士。

但戰士玩家也不用怨聲載道,畢竟這次削弱削的是後期,而戰士發力點是前中期,從本質上來說並未影響到戰士的太多對局思路。

以戰士為主的陣容,壓根不在乎後期的削弱;以射手為主的邊射陣容,也不需要戰士在後期有太突出的傷害。

但在這一眾裝備的調整中,我最關注的並不是黑切破曉,而是宗師冰痕。

一直以來,宗師冰痕以及巫術法杖(說的真拗口- -我還是習慣用LOL的說法,三項冰脈巫妖),都因為他們相似的技能機制而被玩家列為同一類裝備。

但他們的定位各不相同。

「宗師之力」更加傾向於物理輸出,適用於射手;「冰痕之握」則是傾向於坦度和功能性;而「巫術法杖」則是只針對極個別需要穿插平A的法師。

三者被動都稱為「強擊」,但效果並不相同,也不可疊加

然而,自當年「坦克榮耀」的版本開始,「冰痕之握」與「巫術法杖」的地位則是越來越低。

「巫術法杖」的熱度不高是可以理解,畢竟他本身就只是針對極個別法師,註定了他的適用面不廣;

但反觀「冰痕之握」,擁有血量護甲與稀有的「冷卻縮減」,從理論上來說,適用於所有定位的所有英雄。

這四個屬性中,除去法力值以外,剩下的所有英雄

本應仗著最廣的適用面,有著最高的使用率,卻在近七八個賽季中,被極端的宗師壓過一頭!

我甚至想問,若非上個賽季馬可的回歸,又有幾個玩家記得這麼一個曾經的神器?

其根本,還是在於版本環境的極端化。

自我S5入坑,在當時的幾個賽季中,冰痕之握還是戰士的核心裝。

而其他位置的英雄,雖說不如戰士那般與冰痕契合,但也有著可觀的收益。

其中就有著當年叱吒風雲的趙雲,憑藉兩段位移與可觀的基礎傷害,一手暗影戰斧+冰痕之握就可大殺四方;甚至剛重做的花木蘭,還未削弱的曹操等一眾無藍條英雄,都一併加入了「冰痕黨」。

就算是當前版本,趙雲的1技能也和冰痕有著極高的契合度

然而,當版本更替到了S8~S9賽季,那個坦克高光的版本,「冰痕之握」開始慢慢淡出了玩家的視野。

其根本,就在於版本的不平衡,防禦裝大幅加強,射手的生存環境受到擠壓,在陣容選擇上,玩家被迫選擇無射手陣容。

那沒有射手,就意味著陣容上傷害的欠缺。

而「冰痕之握」這麼一個主打防禦,變相進攻的裝備,就顯得傷害不足。(我依然記得,當時我的邊路雅典娜黑切冰脈出裝,連戳夢琪9槍,我殘了他還剩2/3血量)

反觀隔壁的「宗師之力」,提升攻擊力和暴擊率,而被動的傷害加成更能直接高頻的提高戰士的爆發傷害。

因此,在當時那個版本中,戰士紛紛放下了「冰痕之握」,拿起了「宗師之力」。

這是一場傷害與坦度的較量。

冰痕給不了的,宗師給了,昔日神器落於下風也著實無奈。

再往後,就是S12賽季的「互秒榮耀」。

雖然當時天梯的主流陣容,依舊是邊路雙戰士,但隨著一眾主流戰士的削弱,以及典韋的異軍突起,邊路對線的思路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最明顯的就是從曾經的「先消耗,再收割」變成了「抓準時機一套秒」(而「坦克榮耀」則是先消耗,再消耗,繼續消耗,然後大家都跑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對線思路的轉變,使得玩家被迫抬高「爆發傷害」。

就拿典韋舉例,大招初始CD30s,你一套不打出可觀的收益,不將敵方血線壓制,從而掌握線權,那典韋就會因為技能真空期,反而陷入被動。

而當時的版本中,對於邊路英雄還有另一個需求——續航。

因為要單帶,要賴線,要持續的施加兵線壓力,逼迫敵方前來抓單,並從中尋覓破綻來打出優勢。

那就意味著,一套打不出效果,除去自身陷入被動以外,對手還很有可能通過續航,將你之前打出的傷害變得毫無價值。

達摩被削弱前,被動的回覆量還是很可觀的

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沒人選擇冰痕。

因為生死只在一瞬間,沒有多少餘地留給你周旋。

(再到後來的射手榮耀,其實依舊和「互秒榮耀」的思路相差無幾。)

但這次宗師削弱,冰痕加強了!

這兒我不由得回想起前兩天有個條友在我的文章下評論,說曜的上線就意味著官方對於半肉戰士的扶持。

在當時我還沒有很明顯的感觸,直到這次體驗服對於宗師和冰痕的改動。

這就是官方對於半肉戰士的回歸,埋下的伏筆啊!

因為我最近剛好都在玩曜,他的對局思路和我一直堅持的邊路雅典娜相仿,都是「先手消耗,後手收割」。

利用第一波血線的互換,在第二波技能完善後一套爆發。

我玩的上單雅典娜,一直一來都是先消耗,後收割的思路

其中我就很明顯的察覺,冰脈對於上單曜的契合度,遠高於宗師。(打野曜因為有藍BUFF,宗師更適合他)

曜雖說需求冷卻縮減,但實際上真的不需要達到上限值——40%的冷卻縮減,很多時候30%的冷卻縮減就能讓曜的操作銜接。

在曜常規的推薦出裝中,大神都會將冰心放在黑切之後的第二件完成,並於第三件補出宗師提高傷害。

上單曜的推薦出裝,基本都會把黑切冰心卡死,再加個輸出裝

然而,曜並不需求宗師的暴擊率,也不需求冰心的20%冷卻(真正需要的也就10%)與被動的挨打減速。

因此,我個人感覺,黑切冰心宗師三件套,對於曜來說有不少屬性屬於溢出,沒有真正的發揮全部價值。

反觀冰脈,10%的冷卻縮減,坦度,平A減速(剛好對上強化技能後的一次平A)。

同樣的211+平A,傷害也僅僅相差400不到

這些屬性,都完美契合上單曜的對局思路!

而更重要的是,黑切冰脈兩件套,相比黑切宗師冰心三件套,成型時間更快3~4分鐘!

3~4分鐘什麼概念?

意味著你能更快的反打,更快的壓制,打出更緊湊的對局節奏!

更不用說,此次裝備的調整,兩者此消彼長,或許真的會動搖到上單的對局思路!

一旦這次體驗服的調整在正式服實裝,那許多老牌戰士就會回歸。

比如大家心心念念的花木蘭,楊戩,曹操,都會是這次改動的受益者!

作為一個老戰士玩家,一想到這番走勢,不由得激動萬分。

戰士就該有戰士的亞子!

手提尖刀的是刺客,一身戎裝的才是戰士。

刀刀見血,拳拳入肉,這才是一個戰士該有的快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fF2R2wB8g2yegNDWZ3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