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法新社
以未來主義和創新著稱的日本曾是無現金交易的先驅,但隨著電子支付在越來越多國家流行,日本儼然落在了後面。
由於日本犯罪率較低且幾乎不存在假幣,人們攜帶現金消費會感覺更加舒服。因此,消費者對於電子支付的反應遲緩,特別是日本還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
長谷川勝之在日本自己開了一家自行車修理店,顧客們可以使用手機上的PayPay掃描二維碼支付。這位40歲的店主告訴法新社,每周使用這項支付功能的人「只有兩三個」。
圖片來源:Pexels
「在這樣的地方,一切都很慢。我們有很多老年人喜歡在取錢的時候聊天。他們不需要快速交易,」他補充道,「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現金。有了PayPay,你就不能記錄你的錢了。」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電裝公司就開發出了第一個支付二維碼,索尼也在2000年推出了用於公共運輸和支付的晶片。東京和其他城市的交通卡還可用於自動售貨機或便利店交易,但現金仍是其他交易的首選。
目前,日本國內五分之四的購買交易仍是用現金完成的。相比之下,在韓國,大約90%的交易是數字化的,瑞典更是早早定下了在2023年實現無現金社會的目標。
日本國立工業大學研究所的分析師福本幸表示,隨著日本成為第一個「超高齡」社會(根據WHO的定義,65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的21%,即屬「超高齡社會」),說服消費者接受新技術變得更加困難。數據顯示,日本65歲及以上老人已占總人口28%。
圖片來源:Pexels
在擁有20多萬台自動取款機的日本,激勵人們改變消費習慣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大多數小商店只接受現金,以避免高昂的交易成本。
據波士頓諮詢集團的一項調查估計,為了維護自動取款機和安全運送資金,日本已經在考慮依賴現金的成本。
隨著2020東京奧運會的臨近,日本政府希望憑藉蜂擁而至的遊客來推廣電子支付,預計到2025年將電子支付比例提高一倍,達到40%。
政府還計劃推出積分系統,獎勵使用電子支付的客戶,還可緩解因去年10月將消費稅由8%上調至10%而引發的爭議。
企業也在極力推動無現金社會。今年早些時候,日本電商樂天公司為旗下的棒球隊和足球隊開設了無現金支付的體育場。還有一些餐飲店為使用PayPay結帳的食客推出了10%的折扣。
樂天公司的老闆三木谷浩史確信,即使在日本,未來也是無現金的社會。不過他承認,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提高電子支付的安全性。
據了解,零售巨頭Seven & I Holdings在推出一個新的二位碼支付系統後,立即遭到黑客攻擊,被迫取消了這一計劃,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編譯/李立鳴)
特別聲明: 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繫,本站將及時更正、刪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中文網郵箱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