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即將開啟全面搖號了,我們這裡已經實施了幾年的搖號,從媒體、從周圍的家長,聽到了不少故事,都很具代表性,各位家長看看,其中有沒有你。
1.小升初搖號眾生相
家長A,在小學時就給孩子報了奧數等各類補習班,為小升初做著準備。不過突然改變的搖號,讓他們之前的準備都打了水漂。
搖號未中,孩子進了家附近的普通中學。不過A很快調整了心態,孩子也進了學生會和足球隊,開朗、自信。
A說,我不會去為難孩子,如果身心健康和學業只能選一個,我選健康。我會盡全力幫助孩子,考一個好高中。
家長B,孩子成績一般,所以本來也沒報什麼希望,已經做好了上附近公立學校的準備,結果意外搖到了重點名校,全家有一種中彩票的喜悅。
可惜這喜悅並沒有維持多久,孩子很快就跟不上教學進度了,並逐漸出現了抑鬱、厭學等症狀,B考慮良久,為孩子辦了轉學,又回到了家門口的公辦。
家長C,典型的「雞媽」,日常給自己和孩子都打滿了雞血,就是孩子在重壓下有些扛不住。搖號政策後,她變得更「無為」,親子關係大大改善。
C通過對前一年類似B的孩子的觀察,沒有選擇報名校,而是綜合選擇了離家較近,質量相對好的一所私立,並最終搖中。
小升初考試現場
老師D,重點名校的名師。搖號後班上新進的一批學生中,剛開學沒多久,就有人考出60多分的成績,漸漸地開始有學生不交作業了,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而對此,D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D開始懷疑,以前教出的那麼多好學生,是因為自己教學水平高呢,還是因為學生本身就優秀?
老師E,名師,同時也是小升初學生家長,孩子搖號未中。
E說,作為老師來看,搖號是目前最能平衡各方利益訴求的辦法。對老師的要求也更高,怎麼能滿足優生的進度,又同時能讓差生聽懂,的確是個難題。
作為家長,孩子沒搖上,還可以繼續努力,去考好高中,小升初難道會是人生的終點嗎?
各位家長,你們是哪一種心態呢?
2.幾種觀點的交鋒
針對搖號的辦法,很多家長都頗有些微詞:
一、搖號是大鍋飯,讓優秀學生遷就差生,更不公平。
持這種觀點的家長,僅憑自己的想像去評判,根本不理解國家有關義務教育的大政方針。
什麼是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必須接受的強制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義務教育在消除文盲,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相比教出更優秀的小學畢業生,義務教育的目標,更多的是完成基礎教育,提高全民總體受教育水平。
所以,義務教育階段最重要的是公平,這個公平不是讓成績好的學生上好學校,而是學生不論學習成績好壞,都有權享受對等的教育資源。
在現階段家長無限制追求名校的情況下,搖號是目前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能公開透明,平均分配資源的最好方式。
二、為什麼搖號只搖學生,應該搖老師。
首先,公辦教師是「體制內」的,民辦教師是合同聘用,兩者無法互相調配。
其次,老師頻繁變動,會使學校制定好的教學計劃難以連續貫徹,讓日常教學變得混亂。
其實,相比於搖老師,我到覺得搖校長,更好一點。
三、小升初搖號了,那能讓我搖號上985嗎?能給我搖號找個好工作嗎?
這種觀點,很有些無厘頭。
在小學階段,孩子身心發育尚未成熟,認知能力有限,不應有過重的學業負擔,更不應將小學生置身於如此激烈的競爭中來。這和少兒影視節目中,不應播放暴力場面,是一個道理。
校外培訓機構、民辦學校不遺餘力的宣傳,和掐尖行為,加劇了部分家長的焦慮情緒,使得競爭的時間一再地前置,顯然是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
保護好小孩子的身心,讓他們在更自然的環境中生長,至於中、高考,找工作,當然各憑本事。
3.家長的經驗教訓
第一,衡量好自家孩子的學習水平,謹慎報名。
如果孩子學習一般,卻非要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自己可以通過搖號的方式輕鬆進入名校,那麼即使進入了名校,也不是什麼好事。
名校老師教學進度快,學生總體水平高、環境好,如果沒有兩把刷子,進去只能找虐,不要成績沒提高,打擊一個接一個,喪失了自信,最後跟不上進度,產生厭學情緒。
那樣,會比上一所相對差的學校更難受,上面的B就是最好的例子。
要像上面的家長C一樣,不唯名校論,而是根據孩子自身情況、離家遠近、學校教學質量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校報名。
第二,給孩子做好解釋工作。
提前就給孩子打好「預防針」,注意做好正面引導。升學靠搖號,人生靠命,這種發泄情緒的話還是不要說了,對任何人都沒幫助,還可能把孩子帶跑偏。
如果家長自己有負面情緒,請先內部消化好了之後,再向孩子解釋。
第三,家長提前做好入學準備。
在名校的環境中,孩子學業壓力大,如何進行心理疏導?如果有不交作業的,怎麼教孩子和他們正確的相處,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告訴孩子,遠離這些「壞孩子」?
在普通中學,怎麼教育孩子更全面的發展,怎麼讓孩子更加積極,以應對三年後的中考?
在較差的學校,為什麼有人不聽課,不寫作業,不學習,怎麼教孩子正確認識這些人、這些現象,怎麼去積極引導,讓孩子儘可能遠離他們的影響,更加努力上進?
這些都是需要家長考慮清楚的。
在幼小銜接、小升初、初升高的各個階段,家長更多的在問,要不要讓孩子提前學,怎麼讓孩子完成階段性的轉變,很少有人問,家長應該做什麼準備。
家庭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原生環境,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導師,家長應該保持不斷的自我成長,為孩子樹立一個光輝的榜樣,而不是把重擔,都壓在稚嫩的孩子肩上。
4.結束語
對了,還有一個例子F,一位普普通通的學生,搖進了名校,他並不像B那樣慘烈,只是還是普普通通,成績也沒有什麼起色。
他當初同班的那些「雞娃」,多數進了質量非常差的初中,對他能進名校充滿了羨慕嫉妒恨。
但是,那些在普通學校的「雞娃」們,更被激發出了鬥志,兩年後,在F仍然渾渾噩噩的時候,「雞娃」們都亮出了自己的爪牙,準備在將來的中考中,和他一較高下。
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樣: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也還是那個月亮。
這世界,該是怎樣,還是怎樣,該努力的,可能會更努力,該優秀的,可能會更優秀。
如果你被一個區區搖號擊垮,那也只能說,你根本不配名校,也不配擁有高質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