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與
如果問你對於老百姓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相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金錢。金錢的重要性確實不容忽視,不過除了錢之外老百姓還有一樣東西離不開,那就是糧食。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忽視的。
然而就是在老百姓餐桌上出現了幾十年的品牌,許多人可能至今還不知道其實它是「外國貨」。
它就是食用油巨頭金龍魚,曾幾何時金龍魚一直被當成我國「知名品牌」,不少國人買食用油首選都是這一品牌。
一方面覺得這個品牌是國產,購買起來更加放心,另一方面畢竟金龍魚的名氣還是不容小覷的。
令人意外的是,金龍魚可以說是一個地道的「偽國貨」,從本質上來說金龍魚並不是國產品牌。而背後老闆郭鶴年,已經蟬聯馬來西亞首富位置了。
根據7月3日發布的馬來西亞富豪榜顯示,郭鶴年憑藉122億美元財富,再次登頂馬來西亞首富。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金龍魚其實是益海嘉里旗下食用油品牌,而益海嘉里則是豐益國際在華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食用油在國內市場還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品牌,那時候老百姓只能去糧油店「打油」。說白了那時候基本都是散裝油,雖然吃起來不受影響但是質量卻很難把控。
這時候益海嘉里看中了中國市場,推出了小包裝食用油。不過那時候國人收入水平還不是很高,面對這種小包裝且價格貴的食用油,很多人是不買帳的。這時候金龍魚為了開拓市場,只能不斷降低價格。
直到後來單位福利變成了「髮油」,不少國人才開始重視包裝食用油。一時之間金龍魚在市場需求大增,願意認可這一品牌的人也越來越多。正是因為如此,金龍魚才一直被誤認為我國「知名品牌」。
從這點來看的話,其實不得不佩服郭鶴年的商業眼光。在剛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不被看好時,沒有立即放棄這一市場,而是選擇通過降價的策略來引起注意。
在其他外資沒有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對食用油市場進行布局,這才掌握了「主導權」。
不僅拿下了國內部分食用油市場,之後在米、面等領域,都接連占據了一定份額。先從小包裝食用油開始做起,率先填補國內糧油市場的「缺口」,同時也讓金龍魚在短時間內獲得認可,收穫了高額的利潤。
更為重要的是在國內市場享受到了紅利後,金龍魚還順利在A股上市。當然除了金龍魚之外,糧油市場也是有著不少知名國產品牌的。
比如中糧集團,在糧油市場的地位同樣也是不容小覷的。而且這是正宗的國產品牌,對於國人來說認可度自然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