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溫」
2024年剛剛開始,化妝品行業就發生多起投融資事件。
1月2日,若羽臣投資科技護膚品牌KEYiN;1月4日,青銳創投獨家投資個護品牌水之蔻;1月5日,USHOPAL對高端香水品牌聞獻進行股權融資……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此前陷入冰點的美妝投融資將在今年迎來反轉?從中又顯露出哪些行業新趨勢?
5天內3筆投資
近日(1月5日),國際新奢美妝品牌集團USHOPAL正式宣布對中國本土高端香水香氛品牌聞獻DOCUMENTS進行少數股權投資,此次投資為USHOPAL對中國本土品牌的首個股權投資。據悉,這已是聞獻獲得的第3筆投融資,早在2021年,該品牌就獲得眾麟資本數千萬元的天使輪投資;2022年,歐萊雅旗下上海美次方投資有限公司和凱輝基金再次對聞獻進行了數千萬元的A+輪投資。
能獲得多家投資機構和企業青睞,與聞獻品牌的高端定位及良好的市場表現有關。根據《高端香氛品牌中國活力榜》數據顯示,2022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期間,在中國市場最活躍的高端香氛品牌TOP20名單中,聞獻的綜合活躍度高居第三。在新開門店數量方面,聞獻與國際品牌阿蒂仙之香、潘海利根並列第一。
無獨有偶,就在聞獻獲得融資的前一日,另一個護品牌水之蔻也宣布完成了由青銳獨家投資的A輪融資。水之蔻表示,此輪融資將用於品牌建設、產品研發、產品線拓展、供應鏈建設等項目。公開信息顯示,水之蔻成立於2008年,是一個為亞洲膚質專研的功效型個人護理品牌,旗下產品包含了身體乳、沐浴露、護手霜等產品。其中,水之蔻雙抗美白身體乳自2021年7月上線至今,已售賣出超1500萬瓶產品,並長期占據全網類目前列。
今年美妝領域投資的第一槍則是由若羽臣打響。1月2日,若羽臣對2022年成立的科技護膚品牌KEYiN進行了一輪數千萬元的融資。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該品牌成立初期,若羽臣就已對其進行了一輪千萬元級別融資。也就是說,若羽臣對KEYiN品牌已進行了兩輪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除KEYiN以外,近年來,若羽臣還陸續投資了SPD Care超級牙科、倍珍保、OUNGMAY樣美、解你、溯華等數個消費新品牌,涵蓋口腔護理、寵物保健品、科技護膚、功能性食品等多個賽道。若羽臣連續投資多個品牌的行為也被行業解讀為,「傳統的代運營模式天花板已現,做品牌,是提升市值和建立長期價值的最優選擇。」
可以看到的是,在2024年的短短5天內,美妝領域就至少已發生了3筆投融資,美妝行業資本回暖的跡象較為明顯。
上游原料端受熱捧、投融資升溫跡象明顯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美妝領域的投融資就迎來了一波升溫。
據青眼不完全統計,2023年,美妝領域共發生了56起投融資事件。其中,上半年有21起,下半年35起。也就是說,去年下半年的融資數量是上半年的約1.6倍。尤其是去年12月的融資事件數量最多,為9起。
從全年情況來看,共有50個品牌/企業獲得融資。其中,部分品牌/企業在去年獲得了多輪融資。典型如,專注於底妝產品的國貨彩妝品牌半分一,就先後在去年1月、8月和12月,獲得了眾源資本、杭州悠可化妝品有限公司的股權融資以及LVMH旗下基金L Catterton的戰略投資,不過這3次投資的金額均未披露。又如,醫學護膚品牌綻妍也分別在2023年10月和12月獲得了天使輪和戰略融資,前一次是由鼎暉投資獨家投資,後一次是由鼎暉投資和楚昌投資共同投資。
而從被投資品牌/企業的類型來看,數量最多的即是原料企業,共有25家。此外,還有22個品牌/品牌商企業被投資。其餘少數幾家被投資的企業則為美妝行業的渠道商或是服務商,如消費者數字化運營科技公司數雲、美容護膚賦能商六個喵、高端美容品牌集合店COCOKUMO可可庫麥等。
不得不提的是,在被投資的原料企業中絕大多數為合成生物公司。生合萬物、微元合成、上海柯泰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元一生物、和晨生物、粒影生物等多家合成生物企業在去年相繼獲得了聯想資本、軟銀中國、紫金港資本、弘博資本、國元創新、懷格資本的投資,且投資金額在數千萬元到近億元之間不等。
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合成生物學在化妝品行業的參與度越來越高。譬如,蝦青素、白藜蘆醇、糖苷、角鯊烯、乙醇、丁醇、甘油和有機酸等均是合成生物技術可開發的化妝品原料。由於能夠突破生物原料限制、加快生產效率、環保等特點,合成生物公司已然變成化妝品行業青睞的新焦點。
例如,成立於2022年的蛋白改造合成生物公司粒影生物,就先後在去年4月和11月宣布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和Pre-A+輪融資。公開報道稱,粒影生物團隊已突破了重組蛋白產品技術,實現產業化,助力了50餘種高難度蛋白原料的開發。粒影平台技術在日化醫美、疫苗序列設計、蛋白大分子藥物、酶工程、合成生物、體外診斷試劑等多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
作為由生物合成技術應用而生的新原料之一,重組膠原蛋白可謂是「當紅炸子雞」,並且目前中國在該領域的發展已領先全球。因此,植根於該領域的企業也成為了資本押寶的重地。典型如,成立於2015年的創健醫療先後獲得了美妝巨頭資生堂和LVMH的投資。
可以看到的是,雖然早些年上游原料商在產業鏈內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偏少。但近些年,隨著全行業對於原料創新的重視以及法規的變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也讓有那些有較高科研實力的原料企業,成為了資本的香餑餑。
美妝品牌又變「香」了
另值得關注的是,拆分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被投融資企業的類型來看,上半年僅有8個品牌獲得了投資,分別是個護品牌心動壹創、頭皮護理品牌漾博士、口腔護理品牌公司薇美姿、彩妝品牌半分一,嬰童洗護品牌森敏以及3個護膚品牌馥郁滿滿Arome manpo、伊沙曼妮和HEPROA海璞諾。
而去年下半年則有14個品牌/品牌商企業獲得了投資,且主要以護膚品牌為主,此外還有少數香水品牌、兒童護膚品牌和個護品牌等。尤其是在去年12月,即有5個品牌獲得了投資。分別是清護膚品牌無雙THEONE、功能性彩妝品牌商Subtl Beauty、國產高端香水品牌melt season、兒童護膚品牌海龜爸爸和半分一。
可以看到的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僅是整個美妝領域的投融資開始逐漸升溫,資本對於美妝品牌方企業的投資也開始重新變得多了起來。
事實上,回顧近3年來美妝領域的投融資走向,在2021年美妝融資熱度達到頂峰後(近百起),化妝品行業融資速度持續放緩。據青眼情報數據,2022年,國內化妝品市場投融資事件數同比下滑31.34%,並且,這種降溫一直持續到了2023年。然而,通過去年下半年的情況來看,美妝投融資已開始有了回暖跡象。
有資深行業人士認為,從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的投融資勢頭來看,預計今年美妝投融資將有所回暖。「再加之當下上市之路比較艱難,或許也會進一步促進融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