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 3 個月,孩子近視加深 100 多度,醫生直呼:你得上點心啊!

2023-09-11     丁香媽媽

原標題:短短 3 個月,孩子近視加深 100 多度,醫生直呼:你得上點心啊!

丁香媽媽以前給大家科普過,想預防孩子近視,平時要注意用眼習慣,保證戶外活動時間,定期檢查遠視儲備。

孩子上學以後,寫作業、上網課,用眼的需求會更多,戶外活動時間在變少,預防近視的挑戰更加艱巨。

查出近視後,一旦防控不到位,其加深速度往往令人猝不及防。

最近我們收到一位媽媽 @詠心 的投稿,兒子體檢查出近視,嚴防死守之下,還是在 3 個月內迅速加深了 100 多度。

為什麼孩子近視加深得這麼快?為了控制近視,家長和孩子又做了什麼?

我們來看看這位媽媽的講述。

兒子剛上一年級就查出近視

醫生:你怎麼現在才帶孩子來?

一年級下學期,學校組織統一體檢,視力篩查結果顯示兒子近視了,右眼 4.9,左眼 4.8。

我看過一些科普,知道這只是初篩結果,真實度數必須散瞳以後才能確認。孩子定期檢查遠視儲備的結果一直都正常,加上當時正值廣州夏季流感高峰期,拖了兩三周我才帶孩子去醫院。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電腦驗光初篩得出右眼 4.9,左眼 4.7。跟學校體檢的結果差不多,我沒有太多想。

沒想到,醫生看到檢查結果,第一句對我說的話便是:你怎麼現在才帶孩子來看啊?!

我馬上追問:

我:不是散瞳以後才能看出真實近視的度數嗎?

醫生:是,但是散瞳一般也就減個 50 度,最多 100 度,你這個十有八九就是近視了。

聽到這句話,我心裡一緊:才一年級,真的要開始戴眼鏡了嗎?

看完初篩結果,又做了散瞳檢查。最後得出結果:右眼 1.0,左眼 0.8+。看到右眼 1.0,我心裡稍微鬆了一口氣。

檢查結果,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醫生給出的醫囑是:左眼現在大概就是 50 度,右眼是沒有近視,回去一定要注意用眼習慣,加強戶外活動,3 個月後複查。

雖然鬆了一口氣,但對近視的顧慮還在,我們回家後謹遵醫囑,在以下三個方面開始進行近視防控大作戰:

1. 注意用眼習慣。在看得見孩子的時候,寫字、閱讀姿勢,時刻提醒。

2. 注意用眼光線。買了照度計,測了家裡的燈光,保證書寫閱讀的光線在 500 lux 以上。

3. 增加戶外時間。每周周末除周六早上的興趣班以外,只要不是雨天,基本上只要有空,就往戶外跑。上學日要參加課後服務到 6 點,只能靠周末來補上「目」浴陽光的時間。

3 個月後複查,近視加深 100 多度

醫生:增長太離譜,你得上點心啊!

我們以為這 3 個月里各方面都加強了近視防控管理,複查情況也不至於太糟。

沒想到,又迎來了一記當頭棒喝。

複查電腦驗光結果顯示,右眼 125 度,左眼 150 度,對比 3 個月前右眼 0 度,左眼 50 度,雙眼視力明顯下降,右眼更是增長了 125 度。

複查結果,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醫生看到檢查結果,也很意外:

3 個月增長 100 多度,你這個也增長得太離譜了!

結合孩子的眼軸長度(右眼 23.17 mm,左眼 23.29 mm),你得上點心啊!

學齡兒童眼軸長度參考值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小學生近視防控手冊》

聽到醫生的話,我真的很難過。但更令我不解的是,這三個月已經謹遵醫囑,各方面要求孩子都加強去做了,怎麼還會增長這麼快呢?

醫生:你就沒有發現孩子平時看東西有不一樣嗎?比如眯著眼睛看東西、歪頭看、皺眉看之類的?這些都是近視常見的典型表現。

我:你說的這些都沒有。

看著戴眼鏡的我,醫生又問:

醫生:你和你先生都近視嗎?度數多少?

我:我 500 度左右,我先生 900 多。

醫生:那這個增長的速度,加上這個眼軸長度,近視的遺傳影響的因素可能還是在的。

緊接著孩子又做了主動屈光測試,結果顯示右眼 1.25,左眼 1.50。配鏡度數參考這個數值,也就是右眼 125 度,左眼 150 度。

不願接受事實的我,還在做最後的掙扎:

我:他今天早上還在發燒,對視力檢查會有影響嗎?

醫生:發燒基本上對視力不會有什麼影響。現在發燒嗎?沒有的話就更沒影響了。

好吧,這下只能徹底接受現實了。

我心中還有一連串的問題和憂慮:孩子的視力還有可能恢復嗎?還能做什麼來控制?必須要戴眼鏡嗎?今天就要配鏡嗎?配什麼眼鏡好?

醫生:首先你必須要知道,已經近視了,不可能通過非手術的手段矯正,或者說恢復到正常視力,只能延緩加深的速度。

正確戴鏡是近視防控的有效手段。目前比較常用的是佩戴離焦眼鏡和角膜塑形鏡,也就是 OK 鏡。

從原理上來說,角膜塑形鏡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手段,但你的孩子還不滿 8 周歲,同時也不一定能配合完成 OK 鏡的日常佩戴,所以離焦眼鏡是你家孩子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離焦眼鏡 vs 角膜塑形鏡

離焦眼鏡是一種框架眼鏡,鏡片周邊有特殊的離焦設計,在為孩子提供清晰中心視力的同時,也控制了周邊視網膜的遠視離焦,從而避免因眼軸變長而導致的近視加深,有效減緩近視發展。

角膜塑形鏡(又叫 ok 鏡)外觀和隱形眼鏡相似,材質較硬,透氣性較高。佩戴後鏡片會重新塑造角膜的形狀,將其暫時恢復至正常狀態。白天不戴眼鏡也能短暫恢復視力,也有抑制近視度數加深的效果。

醫生解答完我的問題又強調,由於這 3 個月度數加深太快,別人都是每 3~6 個月複查,我們家孩子必須每個月複查一次。

帶孩子做完配鏡檢查,選了鏡框和離焦眼鏡的品牌,交了錢,我們忐忑地等待離焦眼鏡到貨,開啟新一輪近視防控作戰。

孩子從不願意到積極配合

醫生:控制得很好,度數一點沒增加

兒子一向敏感慢熱,這次查出近視,讓他很難過。

我能感受到他的情緒,於是跟他深入討論了關於近視、戴眼鏡的疑惑和焦慮。發現他很擔心近視會一直加深、眼睛會瞎……

我詳細解釋了近視的原理、防控的措施,讓孩子對近視防控的信心增加了不少。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但拿到訂製的離焦眼鏡時,孩子還是糾結了。他說,現在班上只有一個同學戴眼鏡。

我:所以,你怕跟別人不一樣?擔心別人指責你,取笑你?

兒子:是的,我擔心他們會笑我,怕他們都來問我怎麼回事。

我:那不正好,你現在就是班上最懂近視知識的人了,誰都沒有你懂。你可以告訴他們有不懂的都可以來問你。

兒子:那他們要是笑我呢?

我:那他們笑另外一個戴眼鏡的同學了嗎?

兒子:好像沒有。

我:在他們還沒有笑你之前,你先問他們,我戴眼鏡是不是超帥的。

兒子:萬一他們還是笑我呢?

我:那你剛好可以知道,哪些朋友才是尊重你的真朋友。如果他不尊重你,連你的朋友都算不上,你還為了他的話難過,那自己不得虧死啦,好心情都被不重要的人破壞了。

這一輪談話,不知道能不能對他戴著眼鏡上學有幫助,但起碼,我在他原先擔憂的眼睛裡,看見了光。

接下來佩戴離焦鏡的一個月中,我們始終堅持用眼習慣、用眼光線、戶外時間 3 個點,戶外時間和用眼習慣更是「變本加厲」:

儘可能多增加戶外時間,必須保證每天至少 2 小時,或每周至少 14 小時。取消校內課後服務,提早放學後先在室外運動起來,作業挪到晚飯後再寫。

利用中午時間進行戶外活動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書寫閱讀、玩積木、玩具等,只要是近距離用眼,就堅守 20-20-20 原則,提醒孩子每用眼 20~30 分鐘後遠眺一會。

只要孩子在家,我們就會經常性地提醒他遠眺休息,反覆幾次過後,難免讓孩子覺得嘮叨厭煩,時不時就會跟大人較勁。

這時候,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解釋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這樣能幫到他,從而讓孩子理解這些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先讓孩子舉起手臂 3 分鐘,才跟他聊起來:

我:舉 3 分鐘手臂酸不酸?

兒子:好酸!

我:酸就對了,你的手臂維持同一個姿勢,時間長了,肌肉就酸痛了。

我們的眼球也是靠肌肉去控制的,當眼球的肌肉長時間保持在同一個距離盯著看,是不是跟你一直保持著平舉手臂一樣呢?

手臂 3 分鐘酸痛了,那眼球的肌肉,盯著看 20 分鐘,是不是也需要休息一下呢?

圖片來源: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小學生近視防控手冊》

經過這一番解釋,孩子基本明白了做什麼對他的視力有好處、為什麼要這麼做,之後再提醒孩子注意遠眺休息,他也不會抗拒了。

就這樣堅持過了一個月。

一個月後,我和孩子都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複查的診室。

醫生:很好啊,度數一點都沒增加啊!繼續保持!

在視力問題上,孩子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事後反思:

孩子的近視為什麼加深這麼快?

兒子近視的這大半年裡,我一直在回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最讓我後悔的兩個點,一個是長期以來存在的僥倖心理,另一個則是忽視了近距離用眼要定時休息。

孩子在拼搭積木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先說說那個該死的僥倖心理。

早在孩子幼兒時期我就聽說過,父母高度近視對孩子的視力可能有所影響。但孩子 0~6 歲體檢的視力都是正常的,只是遠視儲備在參考範圍的邊緣值。

這個階段,除了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我們並沒有對孩子採取特別的近視防控措施,就連戶外時間都不是經常滿足每周 14 小時。

工作日,除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外,爺爺奶奶很少會把孩子帶出門玩,周末也有時會因為加班或自己想多休息,就懶得把孩子帶到戶外去。特別在炎熱的夏天,戶外時間不足的問題就更加嚴峻了。

以至於孩子的視力在一年級以後,禁不住考驗,原本脆弱的防線,一下子就崩潰了。

直到孩子第一次去醫院確診近視後,才算真正開始了視力保衛戰,嚴格執行上面說的三大點:注意用眼習慣、用眼光線和戶外活動。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既然已經開始了視力保衛戰,為什麼仍然會在 3 個月加深了 100 多度,連醫生都說離譜?

這就是另一個教訓——

在近視飛速加深的 3 個月里,孩子看電子產品的時間是非常少的,但我們對孩子近距離用眼的干預依然不夠。

當孩子看電子產品的時候,你會記得讓他 20 分鐘休息一下,但寫字畫畫呢?拼積木玩玩具呢?這些近距離用眼,你並不會想起來讓他 20、30 分鐘就遠眺一下,調節一下眼睛吧?

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玩的時候,我們只會自己慶幸,他終於沒有在耳邊叨叨念念喊媽媽了。

尤其我家孩子平時練架子鼓,需要長時間注視樂譜,琴房又在封閉的室內,缺少自然光、燈光亮度不足,極易引起眼睛過度疲勞。

在孩子已經近視的情況下,無疑又成為近視快速加深的高風險因素。

這樣一回想,孩子近視、並在短時間內大幅加深,確實是只能怪自己對近視防控的了解和執行不夠深刻。

在這個過程中,最值得慶幸、做得最正確的事情,就是選擇了不拖延,讓孩子迅速佩戴離焦眼鏡控制近視。

孩子戴鏡以後,最近兩次複查都顯示暫時沒有加深,這已經是我們在近視防控的路上,能看到的第一道曙光。

接下來,希望能夠把孩子每年的增長度數控制在 25 度以內,在小學階段結束以前,儘可能把近視保持在輕度。

醫生點評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22 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 53.6%,其中 6 歲兒童為 14.5%,小學生為 36%。有臨床研究表明,6~8 歲也就是孩子剛上小學時,是近視的高發期。

近視度數就像身高一樣,一旦增長起來,就不會再縮回去了。

平時要注意用眼習慣,定期帶娃檢查,及時關注孩子遠視儲備的變化趨勢,一旦出現快速下降,就要及時干預。

近視防控 tips

1. 保證每天 2 小時,或者每周累計 14 小時的戶外活動

2. 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每近距離用眼 20 分鐘,向 20 英尺(6米)外遠眺,保持 20 秒或更長時間

3. 保證足夠的室內光照度,建議在 500 lux 以上

4. 定期做好視力檢查和記錄

3 歲以內建議每年檢查一次,到兒保做視力篩查,排除異常的同時可以記錄下屈光度數

3 歲以上每年至少一次常規視力篩查,教會孩子看視力表,配合電腦驗光和綜合驗光。有條件增加眼球生物學測量檢查,了解孩子眼軸等詳細參數,每年或半年一次

本文專家

劉剛

審核專家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

眼科 主治醫師

策劃製作

監製:大力

策劃:美麗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b682f2e67a326a172541403f25ad9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