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理想主義老二次元,決定去做娘化大噴菇。

2023-12-21     差評

原標題:一個理想主義老二次元,決定去做娘化大噴菇。

10 年前的 2013 年,一條特殊的帖子在 A 島這個二次元論壇橫空出世。

在那個 XP 還只是代表 window 作業系統的年代,這位發帖人展示出了自己獨特的興趣,他想要一份大噴菇的成人漫畫,並且留下了自己的 qq 郵箱。

在帖子的二樓,他特意指出來,必須是 NTR 類型的,沒有牛頭人不看。

這番發言驚為天人,滿朝文武竟無人應答,都認為這哥們是個傻子。

樓主震怒表示這是對他性取向的歧視,遲早有一天,人人都會控大噴菇的,久而久之,這事也就成了一個名梗。

十年過去了,有位名為莊不純的 B 站 UP 主卻響應了大噴菇黨的號召,啟動了一個叫 「 植物娘大戰殭屍 」 的項目。第一個慘遭娘化的角色,就是大噴菇。

正好最近,植物娘大戰殭屍的第一版公開試玩 demo 開放下載。他為啥要做這個題材的遊戲?遊戲里都有什麼,它做到什麼程度了?很多問題都讓我十分好奇。

於是我們找到了莊不純,和他聊了聊關於植物娘大戰殭屍的故事。

似乎每個愛玩遊戲的男生都和網吧有不解之緣, 97 年出生的莊不純和植物大戰殭屍的初次接觸是在小學,在老家淮安的一家黑網吧里。

網吧的環境什麼樣,他大概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一定很符合那個時代。

其實在小學時候的莊不純偷偷去網吧後不久,家裡就裝了一台電腦,但沒有接寬頻。所以網吧對他來說,依舊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場所。

他不記得自己當時在網吧玩什麼遊戲了,但他很清楚的記得這麼一個場景,某天網吧突然斷網,一排排等著網絡恢復正常的玩家們全在玩植物大戰殭屍,放眼望去一片綠色。

雖然對於小學生莊不純來說,花上一兩塊錢一小時的網費,去網吧里打單機遊戲感覺很蠢: 「 我在網吧不玩單機,從來不玩,一分一秒我都覺得浪費。 」

但這不妨礙他對植物大戰殭屍產生興趣: 「 每一個模式都很好玩,到處都是亮點。 」

他把家人的 U 盤帶到了網吧,把遊戲文件拷貝回了家裡沒網的電腦上,在那台現在看來屬於老古董的設備上,他第一次通關了植物大戰殭屍。

童年時候做過的很多事,在短時間內並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反饋,但是經過了整個青春期的發酵,多少會影響未來的人生。

小學生莊不純去網吧是好是壞,這不是今天要討論的話題。目前有一個確切結果——網絡,確確實實影響了他的生活。

高中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在網絡上活躍,自學視頻製作,大學學的也是相關專業,這段時間他的視頻製作水準逐漸穩定了下來。

雖然早期的作品已經找不到了,只能找到 17 年之後的視頻,不過在當時的 B 站,他的視頻播放量已經穩定在幾十萬這個量級。

離開大學後,他順理成章的開始以視頻博主的身份謀生。

近兩年視頻的紅利期已經過了,不過他的收入還是會比當地的平均收入高一截,所以他對自己的生活沒什麼不滿,視頻也在穩定更新,時不時還會上個熱門。

植物大戰殭屍這個遊戲 IP ,在他的視頻里出現次數並不算特別多,但是資歷很老,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個一兩期,有幾期還是小爆款。

2018 年 12 月 19 日,他的 B 站投稿中首次出現植物大戰殭屍,這條視頻距離他之後全網大火的 「 東北往事 」 的第一條視頻,隔了大概有三年半的時間。

這三年半時間裡,他成了植物大戰殭屍 IP 的歷史挖掘機,挖到了不少新鮮資料,例如說植物大戰殭屍的各個稀有版本、刪減植物與彩蛋,以及最最最重要的,在 2022 年就投遞了的娘化大噴菇。

這條稿件投遞 3 個月後,東北之夏的第一期相關視頻才開始出現,所以嚴格來說,植物大戰殭屍才是他的真愛,東北之夏只是個意外。

2013 年 1 月 9 日,正式在 steam 平台上線的 galgame 《 東北之夏 》讓莊不純名噪一時,在國內遊戲圈也掀起了一陣熱潮。

或者用更加具體的數據來展示,《 東北之夏 》上線至今,入庫量達到了 130 多萬,有上萬人評價了這款遊戲,並保持著 steam97% 好評如潮的成績。

如果可以把自己和莊不純的身份互換,估計有很多人會冒出各種各樣的想法,出續作,炒熱度,靠這個 IP 大賺一筆,走上人生巔峰。

但莊不純在東北之夏做的第一件大事,是逆著風往回飛,嘗試追求植物娘大戰殭屍這個夙願。

4 月 30 日是莊不純第一次公布植物娘大戰殭屍項目的日子,此刻距離 「 人人都控大噴菇 」 十周年紀念日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不得不說,他的眼光很犀利,可能是因為常年和網際網路打交道,他敏銳的察覺到了 「 大噴菇 」 這個點,可能會成為新項目的第一把火。

在植物娘大戰殭屍公開的第一期視頻中,他除了展示了大噴菇娘化後的立繪,也公布了遊戲內的大致效果。

其實看起來就是娘化的植物角色和殭屍對戰,除了植物變動之外,其他所有的內容都保持著植物大戰殭屍的原狀。

遊戲概念的真正成熟得是八月份了,他公開了新的視頻,裡面展示了新的角色火爆辣椒。

伴隨著這條 PV 的發布,遊戲確定延續和東北之夏一樣的依靠粉絲眾籌的非盈利開發方式。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想玩遊戲估計只能網盤見了。

在 PV 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原版遊戲,植物娘大戰殭屍添加了新的世界觀,以及和角色配套的動態漫畫,植物娘的形象和動作也更加細緻流暢。

「 我們打算加入一個任務系統,玩家做任務可以增加植物娘的好感度, 」 莊不純說, 「 足夠的好感度可以讓植物娘在圖鑑中的立繪以及花園中互動的動畫發生變化。 」

他們有很多的創意和想法,也有很多粉絲會給他發送私信,提一些意見。

團隊成員和粉絲們的想法不乏天馬行空的一面,十分具有想像力,但是對於植物娘大戰殭屍這個項目而言,基本只能被 pass 掉。

一方面是很多想法只是單純的個人愛好,對於遊戲設計本身來說沒有太大價值,另一方面是想法的實現難度太高,可能只有現金流充裕的大廠才能燒的起這些錢。

不過最重要的是,植物娘大戰殭屍依託植物大戰殭屍的開發程序進行製作。

而 2009 年發售的植物大戰殭屍的開發程序,是 PopCap Games Framework ,相信絕大部分玩家都沒聽過這個遊戲引擎,這是由寶開公司於 2000 年發布的老古董了。

這個上了年紀的開發軟體已經支撐不起 2023 年的腦洞了,用大眾能理解的說法,就是你沒法給一個 1GB 儲存空間的手機塞下 1TB 內存的文件。

所以莊不純他們只能在蘿蔔上雕花,儘量使用開發軟體去實現最核心的想法。

所以,莊不純為什麼選擇讓植物 「 娘化 」 呢?

最直接的理由就是紙片人好看。莊不純原話如此形容: 「 娘化是動力 」 。

和 ACG 接觸比較多的人,基本上對娘化這個標籤不太陌生,遠一點的有手游 FGO 里的從者,近一點的有 B 站熱門的賽馬娘。

Fate 中的 saber 娘化了不列顛著名的亞瑟王

莊不純本人和 「 娘化 」 更是關係密切,他自己本身接觸過娘化的各類作品不說,自己也被娘化過。

大概只有一些老粉絲還記得,有一段時間,莊不純曾被粉絲稱作純姐。

這本來是個網友們隨口取了個外號,但他們沒想到,莊不純玩真的。

十分遺憾,莊不純沒有親自女裝,不過他想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做一個自己的虛擬角色。

2018 年,他根據自己的頭像設計出了虛擬角色的外觀,並且找到了一位真實女性作為中之人,由此,純姐 「 木糖純 」 出現了。

這裡不得不說,莊不純天生就是吃網絡這碗飯的。

木糖純的意義,不只代表了莊不純對 「 娘化 」 的首次嘗試,為之後植物娘大戰殭屍埋下伏筆,它更是國內虛擬 UP 主的老祖級別人物。

國內最早進行虛擬 UP 主活動的社團之一虛研社,曾在 2017 年推出了第一個國產 Vtuber 。

2018 年的時候,虛研社和莊不純與木糖純進行了接觸,並且給了莊不純很大的幫助,包括提供 3D 建模、接商單等。

對於莊不純本人來說,木糖純讓他發現「娘化」是件十分奇妙的事情。網友喜歡自己設計的娘化角色,甚至公然 「 發癲 」 ,讓他有種特別大的滿足,感覺在精神上爽到了。

總之,莊不純和木糖純的一體雙生關係一直持續到了 2020 年年初。

當時兩人對於帳號運營的不同想法產生了分歧。

莊不純偏向於傳統的視頻向虛擬 UP 主,而木糖純則偏好緊跟市場潮流的直播向虛擬 UP 主,最後兩個人和平分手,莊不純把木糖純的形象打包售予了木糖純的中之人。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莊不純與木糖純的決裂,也不意味著莊不純從 「 娘化 」 這個 XP 畢業。

因為兩年後的 2022 年,他就整了個大活,也就是大夥熟知的東北之夏。

東北之夏脫胎於網際網路上流傳的梗 「 東北往事 」 ,這個梗在 B 站上也享有相當的熱度,以至於 2022 年的時候,莊不純也受到了影響,約了畫師創造出了幾位主播的二次元性轉形象。

視頻一經發布,迅速開始在網絡躥火,成為 B 友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不少吃瓜不嫌事大的網友喊莊不純趕緊整個 galgame 出來,於是十幾個月後,東北之夏在 steam 上線了。

可能有玩過的朋友已經回想起來了,遊戲中插入的角色立繪與 CV 名單中,為藍色雙馬尾的殺馬特團長配音的,正是木糖純。

這次木糖純也將在植物娘大戰殭屍中配音,舊娘化形象中之人和新娘化遊戲的結合,這大概就是莊不純對於娘化的執念。

網友對於植物娘也飽含期待,這也讓莊不純有種成就感,這也是他願意在這條路上堅定走下去的核心動力。

除了 「 娘化 」 的一脈相承外,東北之夏給植物娘大戰殭屍留下了大量的 「 遺產 」 。

在東北之夏前,莊不純雖然喜歡玩遊戲,但他從來沒有接觸過遊戲製作這類工作。這點和絕大部分玩家一樣,都想著既然能吃到雞蛋,又何必去認識下蛋的雞呢?

東北之夏的一年開發期中,他突兀的闖入這個陌生的世界,以一個總策劃兼所有雜務的身份挑起了大梁。也由此積累了一些經驗,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夥伴。

植物娘大戰殭屍項目公開後,有不少人慕名而來。

「 配音有的是網上的愛好者,有的是以前認識的配音,有的是東北之夏的配音, 」 莊不純說, 「 還有個別是給手游配過音的,只是這方面因 CV 與其手游公司的合約所以不能詳細透露,也不會去特意宣傳。 」

美術部分也是如此,植物娘大戰殭屍的美術設計專業性其實也很高,團隊夥伴基本可以拿捏玩家的愛好。

雌小鬼版本的膽小菇:雑魚 ~ 雑魚 ~

最難的其實是程序這塊,不是每個程式設計師都玩得轉寶開的開發軟體。

不過莊不純曾經和幾個植物大戰殭屍圈子的作者聊過幾個想法,他們給推薦了幾個圈內人。

今年的時候,他還認識了幾個新的圈內大佬,他們分別是植物大戰殭屍β版、 tat 版、 mixed 版的作者,在圈子玩家裡,這幾個版本的名氣都很好,技術也在線。

東北之夏給莊不純最大的助力,其實是網友們的信心。

正是因為東北之夏的成功,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相信他,並且對遊戲成品抱有期待。

反映到遊戲開發過程中,就是團隊資金的唯一來源——眾籌。

莊不純的記帳文檔里,統計了每一筆現金流的出入,這些都會對參與眾籌的網友公開: 「 火爆辣椒那次,一兩個月就籌到了 12 萬。 」 而東北之夏在當初用了半年才籌到差不多的金額。

這些眾籌的金額大部分會用在人員支出上,根據每個人的工作量,他們都會拿到相應的報酬。

此外眾籌的錢還有一部分會反饋給眾籌者,除了和開發團隊的更深接觸外,他們還會拿到遊戲的周邊。

周邊的支出其實並不高,但它給了眾籌者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正反饋,起碼能讓人感覺到,自己參與眾籌的遊戲確實在推進。

製作遊戲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莊不純是對直接結果,對玩家們負責的。

但對莊不純而言,製作遊戲更是一件理想主義的事情。喜歡就做,不喜歡就不做,就這麼簡單。

從故事的開始到現在,乃至未來,他和盈利之間隔著一堵牆。如果說東北之夏有一絲盈利的可能性,那麼植物娘大戰殭屍,從版權上就宣判了遊戲不可能商業化。

同時遊戲最後還會公開所有美術資源、配音文件,植物娘大戰殭屍會被玩家改成什麼樣,就不關他的事了。

「 植物娘大戰殭屍結束後,應該不會有新項目了,除非特殊情況 」 ,莊不純感覺自己有點累, 「 估計那會我也 30 歲了,而且我想好好的繼續回歸做遊戲解說什麼的。 」

以後他計劃出去旅旅遊,回歸自己的小日子。

遊戲開發者的故事早晚會結束,但莊不純的故事才剛開始。

撰文:張大東 編輯:莽山烙鐵頭 封面: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受訪者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a6919910fc7d9550e195a64575945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