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志願前,我建議你先百度下這個詞。

2024-06-21     差評

差評君掐指一算,過幾天要出高考分數了,不知道今年參加高考的各位,現在心情如何。

不過出分了,並不代表就徹底解放了。因為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你將面對一個 終極大 BOSS——

填志願。

前兩天,咱們編輯部也聊到這個話題。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幾十人的編輯部,只有兩三個來自新聞傳媒專業,其他人專業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毫不相干。

比如有植物保護的、戲劇影視文學的、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的。

甚至還有聽起來非常硬核的——核物理。

當被問到為啥選這些專業,同事的回答是:

看分數能選到哪個就選哪個;憑感覺的,覺得這個專業還行;問親戚的,他們好像挺懂。

最騷的是,還有人是扔骰子決定的。

從這明顯可以看出,當時大家對志願這種東西, 是一點不懂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新模式下的填志願讓考生的選擇多了很多,比如浙江這邊可以填報的志願高達 80 個。

但即便 2024 年,填志願依舊是試卷里的最後一題,讓考生和家長們非常抓瞎。

對我們未來的命運來說,分數和填志願都很重要。

然而我們用三年時間去提高分數,可思考該 如何填志願的時間往往只有一周不到。

我們要學習各種專業名詞和填報流程;要查詢學校的歷年錄取線、位次、招生計劃;要考慮學校和專業是否適合自己,又是否有就業前景;

在短時間內做出人生的關鍵選擇,太難了。

大家都見過的志願指南

這,也催生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高考志願填報的付費課程。

雖說價格不菲,從幾千到上萬都有,但這些課程需求非常大,供不應求,有的甚至還需要搶號才能買到。

其實差評君理解各位家長的心情。 畢竟志願關乎著每個孩子職業發展的前景,只有一次機會,能在這方面尋求到專業的意見,哪怕只是獲得幾個適合自己的選項,對未來都是極大的助力。

當然,昂貴的付費課程不適合所有人,如果你在報志願上也需要一些參考,其實也不妨考慮免費的 AI 工具。

事情是這樣的,前幾天我在百度搜「高考」,發現下方有一個高考信息板塊,整合了很多相關資料和工具,其中有個叫 百度Ai志願助手。

這是百度基於文心大模型能力和專業大數據打造的工具,在一頓體驗後,差評君覺得填志願時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症,它都能解決。

工具很簡單。

假如差評君是一名 599 分,三科為物化生的浙江考生。

在填好基本信息後,它馬上推薦了百來個符合我的大學,並按「沖、穩、保」分成了三列。

列表里的每個大學,也都清晰標明了是否 211 、雙一流、有碩博點,以及去年錄取最低分,最低位次和招生數,來供你參考。

當然最重要的是, 每個大學和專業的錄取幾率,百度 Ai 志願助手都根據大數據,給你算好了。

也就是說,過去那種上網查各項數據然後一頓瞎估算,最後誤差特別大的情況,不會再出現了。

可能有差友會說這推薦不夠人性化,要是哥們不想離家太遠,就想要雙一流大學,還得自己一個個查呢。

並不用。

工具還支持你按照地域和類別來顯示院校的。想去哪個省哪個城市,只想看什麼類型的學校,都能挑出來。

另外差評君發現,如果你對某個學校感興趣,可以點擊學校名稱看到更全面的數據。

比如說,該校過去 5 年在你省的招生計劃是怎樣的?該校每年各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位次又是多少?

這些數據你都看一眼,做到心中有數。

當然這還沒完,填志願就和面試一樣是雙向的。光看學生夠不夠格還不行,還要看學校夠不夠格。

比如四年學費多少,環境如何,宿舍又是怎樣的?別急,這些都不用你去搜,百度 Ai 志願工具里都有。

你還能看到大學官方出的就業前景質量的報告,還有一眼就能看懂的「 就業行業 」,「 就業地區 」,「 就業薪資 」等數據圖表。

如果你覺得這些數據看起來不夠主觀,也沒事。

百度 Ai 志願助手還收錄全網關於這所大學的評價及學長學姐的評價,主打一個真實,供你參考。

到這你應該對一所大學有一定解了,能不能填進志願,心裡也有數了。

自行添加一些志願後,還可以在模擬志願表里查看。

在這裡,百度還會推薦你是填報一段還是二段,沖穩保比例應該是多少。

差評君完全可以說,用了這款工具,咱填報志願時那些信息不全、數據不夠、分析不會的痛點,全被解決了。

考慮到很多家長不會操作,百度今年還推出了一個志願助手的智能體版,支持自然對話詢問。

比如你可以問他自己選的這些專業,哪個就業環境好。

也可以和他說,自己不想離家裡太遠,要求四人間宿舍,食堂味道也要好,讓他在已選學校里做推薦。

這些問題,百度Ai志願助手統統都能回答。

其實差評君推薦這款工具,更多是想幫大家打破信息差。

因為在填志願上,很多家長和考生都缺乏經驗。

他們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查到完整信息,也沒有形成一套方法論來計算錄取幾率,更不清楚具體該怎麼「 沖、穩、保」。

而百度 Ai 志願助手就是借著百度強大的大模型能力,吸收了各種權威專業的數據, 替代他們去消化和理解,利用技術的進步,減少了信息差。

最後差評君還是要提醒一句,作為一個 AI ,它的回答不一定完全正確。不管它的推薦如何,你只能將它作為一種參考。

你的志願最終決定權,始終在自己手上。

撰文:刺蝟

編輯:莽山烙鐵頭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百度 Ai 志願助手、小紅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45e33337971c080b4b89d8d67d836df7.html